还有毋级战败后,俘虏的二千二百余人。
    也就是一共有一万一千七百余俘虏。
    如今还有七千余人,没有完全劝服。
    也就是劝服的人,有四千七百余人。
    赵云挑走六百余会骑术的。
    张辽、薛俊,两人一共挑走一千人。
    张武、黄邵,两人一共挑走两千人。
    周仓挑走四百人。
    等于如今还有七百余人。
    赵风在进攻毋级前,就率领了三千三百余人。
    其中四百余是亲卫,两千九百余人,是九门的山寨之人。
    虽然中途划拨了,一千六百余人给了张辽。
    毋级拿下后。
    张辽只是暂时帮忙操练着。
    现在张辽带兵走了。
    这些士兵又回到了赵风麾下。
    虽然一战伤亡不少。
    但如今也有三千余人。
    加上这七百余人,就达到了三千七百余人。
    实在太多了。
    比校尉统领的兵马还多。
    重点是,赵风现在还只是一个县令。
    赵风思考良久,看向田丰:“田丰!”
    “命你暂任军师司马。”
    “从我这里划拨一千人给你”
    “再把剩余的,七百余劝服的士兵,也划拨给你。”
    “你共领士兵一千七百余人。”
    “边走,边整合部曲。”
    田丰眼睛一亮,快步走到大厅中间。
    行了一揖:“田丰领命!”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从这一刻开始。
    田丰从一个没什么权利的文职。
    开始正式掌兵了。
    也代表田丰,开始被赵风重用了。
    更代表着田丰,从半嫡系,正式成为赵风的嫡系。
    当然,因为田丰没有在,翼州刺史韩馥手下坐过冷板凳。
    所以田丰对赵风到底有多忠诚,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赵风自己估计。
    应该是低于典韦、周仓、张武、黄邵、赵铁柱等人。
    高于各个山寨统领,就是薛正、尉蕴、步和怡、洪向明等人。
    张辽、薛俊、甄尧、甄黍、甄宁等人不算。
    张辽是因为何进的命令,前来协助赵风的。
    也就是说,如果何进要调张辽走,张辽马上就走了。
    薛俊是甄家的人,甄家要薛俊反叛赵风,那薛俊也就分分钟反叛了。
    甄尧、甄黍、甄宁也是一样。
    真是不算不知道。
    这一计算下来。
    赵风猛然发现,自己手下,甄家已经占据了不小的分量。
    甄尧毋级县丞,甄黍九门县丞。
    甄宁九门县尉,带兵一千人,还暂时管理一千余乡勇。
    薛俊统兵两千余人。
    光兵力就占据了,赵风所有兵力的两成半以上。
    赵风神色略微复杂的看向甄尧:“甄尧。”
    “毋级所有反贼的田产、地产,全部充公。”
    “拟一份文书给徐福。”
    “要他把培训好的毋级伤兵,送到毋级来。”
    “把毋级的醉仙楼也开起来。”
    “赈济百姓、流民的事宜,也一同展开。”
    “毋级一应大小事务,都和张磊协商处理。”
    甄尧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甄尧出了议事厅后。
    赵风看向张磊:“张磊。”
    “你也去接管城防事务吧。”
    “毋级北方的各个关卡,也派人接管。”
    “人数不用太多,你自己看着办就好。”
    “平时没事,记得多和甄尧学习。”
    张磊一拱手:“遵命。”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赵风最后看向典韦:“典韦。”
    “出去安排一下。”
    “我们也要出发了。”
    典韦一拱手:“喏。”
    说完,也退出了议事厅。
    如今整个议事厅里,就只有赵风一个人。
    赵风站起身来,往门口走了两步。
    回转身体,看向案己上的《呼风篇》。
    神色复杂。
    修炼了这么些天,半点微风都没呼出来。
    也不知道是自己天资不行?还是自己期望太高?
    又或者是自己想多了?
    
………………………………
第二百零八章 出兵北伐
    赵风犹豫良久。
    最终还是走到案己旁边。
    拿起《呼风篇》,放入自己的胸口。
    才转身走出了议事厅。
    等赵风来到县府门口的时候。
    所有的亲卫,都已经集合了起来。
    赵风翻身骑上绝尘。
    转头对典韦说道:“下令出发吧。”
    说完,马上双手捂住耳朵。
    典韦接道命令后,转身对着四百余亲卫。
    大吼一声:“出发!”
    赵风听到典韦吼完后。
    才一夹绝尘的肚子,策马走了出去。
    果然,捂住耳朵后,耳朵就不用遭罪了。
    赵风一行四百余人,来到军营门口。
    田丰马上率领两千六百余,已经集合好的兵卒。
    加入了赵风的行军部队。
    这两千六百余人里。
    一千人是划拨给了田丰的。
    一千六百余人,是属于赵风的部曲。
    赵风的行军队伍,一下就扩充到三千余人。
    浩浩荡荡的往毋级南城门而去。
    期间还能看到周仓正在和张磊进行防务的接管。
    也能看到全城各处兵马,都开始往北而去。
    按理。
    赵风应该要往北城门而去。
    出了北城门后,直接北上一段距离,然后转道,往西北方向走去。
    等赵风出了南城门。
    行了十五里路。
    来到了毋级南大营。
    此时张武和黄邵,已经在大营外,列好了阵型。
    虽然列好了阵型,不过看上去,不怎么规整。
    说难听点,就是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乌合之众。
    事实上,这也确实是七拼八凑的。
    两部人马,都是训练不足一个月的新兵。
    然后收编了五百山寨之兵。
    现在又刚刚收编了,一千劝服的士兵。
    想指挥如臂,那就不用想了。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好在这些人,都是经过训练的。
    起码比新兵强。
    稍微训练一下,还是能正常指挥的。
    赵风转头对田丰说道:“元皓兄。”
    “进大营去把剩余的七百余人,收编吧。”
    “抓紧时间。”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率领几十人,策马走出了队伍。
    往大营里行去。
    一刻钟时间。
    田丰就带着七百余人,走了出来。
    赵风没有等田丰完全归队。
    一挥手,大声喊道:“全军出发!”
    喊完,就捂住耳朵。
    接着典韦也大声吼道:“全军出发!”
    等典韦吼完。
    赵风才一夹绝尘肚子。
    率领大军开始缓缓前进。
    大军行军队伍。
    依次是赵风、黄邵、张武、田丰。
    等来到北城门时。
    周仓也率领部曲,加入了行军的队伍。
    跟在田丰的后面,属于后军。
    而张辽、赵云、薛俊等人。
    早就率军先走一步了。
    如今尘土还在空中飞扬。
    这次北伐,兵分两路。
    张辽一路是。
    张辽、赵云、薛俊,分别率领两千人。
    还携带了七千余,没有劝服的降卒。
    中途到底还能劝服多少,赵风就不清楚了。
    赵风估计,最少也能劝服两千人左右。
    赵风这一路是。
    赵风、周仓、张武、黄邵,分别率领两千人。
    田丰率领一千七百余人。
    总兵力达到了一万五千七百余人。
    如果算上还没劝服的降卒。
    总兵力达到了两万两千七百余人。
    也就是说。
    赵风这次出征的人马。
    最少一万五千七百余人,最多两万两千七百余人。
    如果张辽等人,能全部劝服的话。
    赵风对于这种兵力分配。
    也颇为无奈。
    首先就是,一般司马最多领兵是两曲,一千人。
    分为左、右曲。
    别部司马,相当于独立战斗营。
    最多统领三曲,一千五百人。
    分为左、中、右曲。
    之上就是校尉。
    最多统领前、后、左、中、右,五曲,两千五百人。
    而赵风等人。
    现在已经统领了四曲,两千人。
    已经属于不符合律法的程度。
    如果事后有人拿这个做文章。
    赵风都会颇为头痛。
    另一边,都城元氏,相府议事厅。
    常山相藩鸿跪坐在主位上:“如今栾城战事如何了?”
    一面无一人回话。
    藩鸿一拍案己:“说话啊!”
    “都哑巴了?”
    一身穿绿色帛衣的儒士,行了一揖,结巴道:“消息来报。”
    “昨、昨日,栾城就被反贼攻破了。”
    藩鸿吃惊的站起来:“一帮废物!”
    “真定令,夏侯兰呢?”
    一身穿绿色帛衣的儒士,结巴道:“不、不知。”
    另一个身穿彩色缣衣之人,行了一揖:“如果不是前些日子。”
    “反贼调派了四、五千人马,往九门而去。”
    “栾城早就被攻破了。”
    “守了这么久,殊为不易。”
    “还望常山相,息怒。”
    藩鸿想了想,自己当初……
    确实不容易。
    重新跪坐了下来:“知道九门具体发生了何事吗?”
    “自从东督邮回来禀报。”
    “九门被一万五千反贼包围。”
    “然后就什么消息也没了。”
    “如今到底是在坚守?还是早就破城了?”
    身穿彩色缣衣之人,行了一揖:“有派不少探子,潜入九门打探消息。”
    “很多探子,都被拦截了回来。”
    “九门如今各个要道,都被设置了关卡。”
    “只有少量探子,混进了九门。”
    “消息不好打探。”
    这时。
    门口的守卫,跑进议事厅,单膝跪地,一拱手:“门外从九门潜回的探子求见。”
    “说携带九门重要消息。”
    “是否传进来?”
    藩鸿大声道:“速速传进来!”
    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就站起身来,快速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
    一穿着普通,长相也普通的男子。
    走进了议事厅,单膝跪地,一拱手:“参见常山相。”
    藩鸿点了点头:“把九门所有消息。”
    “全部细细道来。”
    探子整理了一下话术:“根据四处打探到的消息。”
    “九门令于一个月前,就已经率兵击退了一万余众的反贼。”
    “听闻九门令,当时就率兵出城追击。”
    “半月前,九门令还在率兵和反贼毋级方向的两万人马周旋。”
    藩鸿大笑道:“好、好、好!”
    “总算有一人不是废物!”
    然后脸色一变,看向探子:“还有呢?”
    “反贼调了那么多兵马过去。”
    “是不是又去进攻九门了?”
    探子摇了摇头:“不是!”
    “听闻反贼四千余兵马,直接往毋级方向去了。”
    众人听到这里,心中一凉。
    都认为九门,应该不保了。
    
………………………………
第二百零九章 兵临新市
    九门不保,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真定也要被破了。
    真定令和栾城令,刚刚失守栾城。
    如果这时候反贼出兵真定。
    不用一天,真定就要城破。
    届时两路兵马,合围都城元氏。
    毫无希望可言。
    身穿彩色缣衣之人,感叹道:“真希望九门令,能再坚持一个月。”
    身穿绿色帛衣的儒士,摇了摇头:“还坚持一个月?”
    “能坚持现在,就已经不容易了。”
    “如今不但后无援兵,反而还被反贼围堵。”
    张嘴还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化为一叹:“唉!”
    藩鸿脸色难看,盯着探子,沉声道:“还有什么消息没?”
    探子摇了摇头:“没了。”
    藩鸿冷哼一声:“废物。”
    “下去吧。”
    探子站起来,低着头,退出了议事厅。
    不一会。
    门口的守卫,跑进议事厅,单膝跪地,一拱手:“门外从九门潜回的探子求见。”
    “说携带九门重要消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