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长的逆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长的逆袭-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与之前的预估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因为根据预估,潼关乃魏境内部关卡,不会有太多守军,一个加强式的连续波次攻击,要不了半日就应该能拿下来了。可是看目前的态势,守军绝对不止千余人,很可能是数千人,而且一定是精锐!好几次己方士卒都冲上城墙了,却又被强行打了回来。

  从上午到现在接近傍晚,吴班已经派了至少六波人马上前攻城了,但仍然未能击破,自己的人马损失还挺大,估计至少阵亡了上千人,也是另他有些着急。吴班来到后方找到王平,焦急的问道,“王将军,是否休息一个时辰,再次攻城?”

  王平摇摇头道,“我们损伤很大,他们肯定也是如此,就算是拿人头去耗,也一定要拿下潼关!每过一日,我们的危险就大了几分,只有进入潼关我们才能休息!”

  吴班一头是汗,“将军,我们这半日已经损失了一千多人,这样下去直到城破,怕是要损失四五千人啊!这都是姜大人的心血啊王大人!”

  王平沉默了半天,终于缓缓说道,“我们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这里,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拿下潼关,如果因为怕损失兵力而暂缓攻势,下场会非常凄惨!不要停下,继续连夜攻城!把那几部强弩抬出来!”

  吴班一听,叹道王平是把看家的器械都提前拿出来用了,这个强弩是在原来丞相设计的连弩基础上改进的,这种弩因为体型巨大,被架在战车之上,弩引需要数人拉开,一次可以射出数支长达一尺有余的铁弩箭,劲力非常大,被击中者如同摧枯拉朽一般。

  吴班知道,一旦决定使用这几部东西,意味着更多的士兵要被牺牲。很快,这些大杀器被抬了出来,而攻城的士兵却还在继续,是的,他们马上要成为吸引城墙上魏军的牺牲品了。

  看到蜀军士兵不要命的涌了上来,魏军守城士兵都快将狭窄的城头站满了,没命的射箭和扔石头,大家都没有注意到一百多步远处被夜色所掩护的几个奇怪的战车。

  无数的铁弩箭被架到了弩车上,一些膂力奇大的士兵在后面缓缓拽开弓引,带着蜀军夺城信念的铁弩箭在一声释放的号令下如闪电般飞出,向城头袭去!

  郭淮这边正在城下组织往城上运送物资,这边忽然听到隐约的无数破空之声,和普通的箭矢不同,这次的攻击似乎很不一般。果然,转瞬之间,随着由远及近的一阵阵尖利的飞矢之音,无数的破空利刃射中了城头的魏军士兵,巨大的冲击力将他们推得连连后撤,有的直接被远粗于普通箭矢的铁弩箭一穿二变为亡魂,有的则被强大的动能推得连连后退,摔落于城头之内!

  城头的守军头目们都纷纷叫道,“快趴下趴下!!。。。”大家都发现这恐怖的东西厉害之处,不敢再站在城上当靶子。

  吴班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擂鼓阵阵响起,蚁附在墙上的蜀军士兵赶紧趁机往上爬去,转眼间就有好几个云梯上的士兵成功登上了潼关城墙。

  郭淮等将军吓坏了,大叫着,“快防守!!!快杀掉城头的敌人!!”听到头头的命令,趴着躲箭的士兵赶紧爬起来和蜀兵撕咬在一起。

  哪知道那收割生命的无情铁弩箭又到了,后面的吴班心里在滴血,却横着心下达着继续射击的命令,无数如死神般的铁弩箭再一次的离弦飞出,直袭敌方城头。

  守军绝望的发现,这敌军攻城的夺命凶器居然连自己人都不放过,有些蜀军士兵和对手一起被射中,完全不分敌我了!

  郭淮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心中绝望的念头升起,对方是豁出去了,就是要靠数量压倒自己!

  旁边一个副将哭喊着对郭淮说道,“将军,我们撤吧!坚持不住了!目前已经死伤过半!再这样下去。。。。”

  郭淮想起司马大人的嘱托,眼中露出了必死的目光,“所有人都不许退!哪怕拼至最后一人!!。。。”接着不顾旁人的阻拦,亲自率兵又冲上了墙头。

  这场潼关争夺战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晨,城头上的血流淌下来,渗透在城墙外壁上,似乎整个关头的每一块地面都被两军士兵的鲜血所覆盖。

  吴班终于登上了敌人的关卡,到了最后,他自己都杀红了眼,亲自上阵,终于一鼓作气摧垮了敌人的最后一丝防守。这一刻,他浑身都是鲜血,缓缓走在这堆叠了满满的尸身的城头,默默的踢下最后一支斜插着的魏军旗帜,换上了一支由自己的无数兄弟热血换来的代表着胜利的蜀军大旗,面颊上也留下了两行热泪,随后跪倒在这如同血之地狱般的城墙上。


第一百四十一章 负隅顽抗

  吴班和王平不负重托,终于以损失接近六千人的代价,拿下了这座决定了长安城司马大军命运的城池,潼关。

  由于王平的坚持,他们花了仅仅一日的时间,不惜自身的重创,攻进了敌人的关卡。手下人回报,潼关城头和城内死伤的魏军接近三千人,而且看起来是精锐,但是没有捉到守城将军,听俘虏的供述,之前守关者为郭淮,而且还是专门奉司马大人的命令,率三千精兵到此。

  两位将军都不由钦佩司马懿的远见,此刻郭淮逃走,距离洛阳派援军前来可能不会超过十日,不过己方仍有接近万人。只要援军不超过两万人,他们有信心守上半个月一个月的,这次他们的辎重本来都是准备用来打长安等雄城用的,没想到有不少用在了打潼关上。开始的时候王平吴班还觉得有些大材小用了,可是没料到却正好派上了用场。之后如果有魏国援军前来,搞不好还指着这些新式强弩呢,可不吗,稍微调整下角度就可以往外射了。

  二人正在安排手下兵马整顿和布防,一个军校过来道,“将军,在几处粮仓中发现不少粮草,但皆被烧毁,可能是对方败退之前做下的手脚吧。”

  王吴二人听此言便急忙前去查看,这些粮草似乎正准备被装运走,估摸着是一批关外支援长安的粮草,刚刚送到潼关,没料到这么快蜀兵就杀了进来。吴班想了想大笑道,“王将军,看来这次我们无心之下又立了一个大功啊。”

  王平点头道,“确实,这样看来,司马懿的粮草马上就要不济了!”

  ………

  魏斌按照徐军师的建议,将大营扎在了长安附近,但心下也是有点发虚,不知道这长安城要花多久才能困死。满打满算自己这边一共才一万五千人,要攻城肯定是不行的了,也就只能用眼神进攻法了,困死对方,等待对方没粮的那一刻寻自己决战吧。

  想到这,魏有点带着怒火问手下,“去探查潼关情况的人回来了没有?怎么那么慢?”

  徐庶看到魏心急火燎的样子笑道,“将军为何对王平和吴班如此没有信心啊,有道是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相信经过这次磨难,此二人必能克敌制胜,拿下潼关!”

  魏斌听着徐疯子的话,突然有点找回当年听课时的犯困的感觉,正要回答,外面有个满脸喜色的军校奔入道,“右将军,徐军师,长安东侧传来消息,王平和吴班人马已经拿下潼关!王将军命人前来报信,称损失了五六千人马,现在率所余兵力坚守潼关,请右将军尽快与司马主力决战!”

  哦?!这个消息来得如此及时,让魏和徐庶精神大振,但魏斌随即有些发愁的问道,“军师,我们如何逼司马懿出来和我们决战啊?”

  徐庶哈哈大笑,“大人,何必为此事烦恼。我料魏廷再得知消息后肯定会乱成一锅粥,现在潼关被我方占了,他们很难获取非常准确的关内军情,因此司马大军是死是活,我们的兵力到底有多少,他们都未必判断准确。所以援军派多少人?由谁来领军?都是很大的问题。等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真的选出一个人率领援军前来,也肯定一两个月的事情了。”

  魏斌点头道,“这么说,司马懿会主动出来与我们决战?”

  徐庶道,“确是如此,所以我们应该提前有所准备,防止夜袭、或引诱我军进攻等对手策略的执行。”

  ………

  司马懿这两天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首先夏侯霸的残兵终于赶回,清点人数后,发现损失惨重,二者这几日长安城外非常安静,一直等待的攻城行动并没有出现。而自从郭淮率三千兵马去守潼关并顺带督促粮草补给后,还没有一丁点的消息从潼关传来。

  难道真的有蜀军从子午谷出偷袭潼关不成?这个悬而未决的疑点如同一个沉重负担开始压在司马懿心上。他的儿子司马师看父亲如此表情,宽慰道,“父亲,不如我领兵数千前往潼关一查?”

  司马懿摇摇头道,“暂时不用,我之前已经派出斥候,相信不久就会有消息传来了。”

  果然,司马懿的预计很准确,先后有两个骑兵斥候赶回,且带回了让司马懿如雷轰顶的消息,潼关刚刚被蜀军拿下了!

  听到消息的一刹那,司马懿差点无法支撑,几乎要晕倒,两个儿子赶紧上来扶住父亲,“父亲!父亲大人!你怎么样了?”

  司马懿其实没什么病,只是一时有些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口中喃喃道,“为何郭淮的三千精兵守不住潼关?至少也应该能坚持数日啊?!”

  司马师和司马昭还有其他几个心腹都上来拜道,“大将军,挺住啊!现在您不能倒下,所有的兄弟们还在等候大人的号令啊!”

  过了好一会儿,司马懿才缓过神来,但表情仍是有些呆滞,许久说道,“如今之计,各位以为如何?”

  夏侯霸自从上次绝境中突围回来,感觉整个人成熟了很多,性情变得决断了不少,建议道,“司马大人,蜀兵远道而来,粮草供应肯定不足,我们只要能拖到他们断粮,自然胜券在握。而朝廷的援军相信也会很快抵达潼关,大将军且宽心,我们在座各位将军都会全力助大人守住长安!”

  司马懿两个儿子也随声附和,赞成夏侯霸的观点。司马懿虽然精神首创,但思维仍非常敏捷,“他们固然缺粮,但我们也很缺粮。此城已是孤城,很难预测军心能够保持到什么时候,一旦城中军民知道这个残酷现实,恐怕敌人没有攻进来,我们就先乱套了!”

  司马昭故作欢颜道,“父亲大人,怎么会呢,长安城墙如此雄伟,他们就区区两万不到人马,怎么攻得进来?我们只要严格保守这个消息不外传,一定能够坚持下去!”

  “大将军!大将军!不好了,外面有一些蜀军开始往城里射箭和投东西了!可能是准备攻城了!”一个守城的兵尉连滚带爬冲进来说道,样貌极其狼狈。


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理战

  “各位,我有一计,大家一起帮着想想看怎么样。”徐庶刚刚提到司马懿会主动求战,魏斌忽然想起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策略。

  “哦?右将军请言明,我等一起参详。”徐庶现在一点都不敢小看魏将军的策略,这子午奇谋实施的成功,便全赖魏大人之功。

  “我料司马懿可能会再观望一阵,毕竟他们还有魏廷援军的希望,而且一动不如一静,守城固然无益破敌,但总比贸然出击被我再次击垮好的多。”

  说到这,众人皆大笑,魏斌也是有些得意道,“所以我认为司马懿如果决定守城,则必须稳住军心,一旦军心丧失,便会祸起城内了。那么我们来动点手脚,主动告诉长安广大善良之军民以真相,如何?”

  “此计甚妙!”徐庶一听,击掌叫绝,“右将军才思敏捷,徐庶佩服!”

  其实徐庶一直挺担心魏大人贪功冒进,或者被胜利冲昏头脑,一时不能正确判断形势的,但目前看来,右将军似乎正确的运用了自己的信心。

  “如此便好,还请几位文笔拿得出手的,多写一些字条,就说潼关已被我军拿下,现在长安是座孤城,趁早开城投降,我们一定善待投降之人云云。。”魏斌一时大起童心道。

  “那,大人我们要写多少?”一个副将问道。

  “额。。。至少得写个几千份吧!”魏斌一拍脑袋。

  这个夜晚,蜀军大营中的中军灯火通明,周围巡夜守卫的军校们看到这个情景,有好事之人还问,“大人们这么晚了不睡觉做什么?”

  “谁知道,大概在忙着定什么策略吧。”好事之徒二号无聊的回答道。当然要是他们看到这军帐里是一群人在奋笔疾书的情景,一定会惊呆了吧。

  忙了一晚,魏斌等人一共写了数千张“告示”纸条,赵礼问道,“大人,我们怎么弄进去?现在长安城的东门应该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