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长的逆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长的逆袭-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边说着,徐庶一边起身,踱到了大厅之中,左手背在身后,右手向上一指,“我们且不说之前,就说诸葛丞相北伐的这几年,凡是由司马氏来防守的战役,丞相又真正赢了几场?”

  看到有几个武将脸上露出忿忿不平的神色,徐庶一刻不停歇的说道:“不错,丞相是靠神鬼之策赢过几阵,但从大的形势上来说,并没有改变整个战役的优劣。除了第一次北伐,是有机会攻取关中的,但无奈街亭之失让良好的开局化为无用之功。而这一次,司马大军有备而来,我军经过前几次的内耗,兵势衰退,各位如果还想以普通的计谋去改变大的局势,显然是不可能的。”

  杨仪看着徐庶那张上下开合之口,心说这老头真是会表演,之前对我军的偷袭,轻描淡写就变成了“内耗”,真是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啊,趁徐庶这一段话说完歇口气的功夫,立刻问道:“徐先生,那敢问您有什么高超的计策来帮我们克敌制胜啊?”

  徐庶丝毫不在意杨仪带着讥讽口吻的询问,回过头向魏斌的方向施礼道:”右将军,我将自己的浅见说出,还请将军和各位参考和定夺。“徐庶环顾四周,自信的继续道,”司马懿围城击援,不算汉城的攻城前锋兵力,主力大军暂且估计为七万,其中定有五万多步军,一万余精锐骑兵。而我方骑兵只有不到四千,姜大人的步军大概不到四万。因而对方有接近两倍于我军数量上的优势,人马强壮程度也超过我们。因而司马懿会稳扎稳打,绝不会轻易冒进,他也没有必要速胜。“

  姜维颔首:“兵力之数先生预估应该准确,不知先生之计安出?”

  徐庶不知道什么时候摸出个木杖,在中间地面上比划着,“这里是汉城,这里是阳平关,司马懿会在阳平关到汉城的路上设伏,而他的大营会留在汉城的北侧。我建议兵分三路,第一路,姜维大人亲帅虎步军士兵主力顺势前往汉城,不必强行军,正常行进即可,行进时保持防守阵型,一旦前方哨探碰到骑兵,立刻按照预定策略变换队形,组成四方形的可抗骑兵之枪盾大阵,相信魏军精锐骑兵也无法穿透这重重盾阵。此时魏军步兵必然上阵,骑兵可能会暂避不必要的损失。到那时将军的连弩军可派上用场,配合步军营与魏军主力步兵抗衡。我记得将军还有几千骑兵,此时可以投入,追击地方撤离的骑兵。“

  看到姜维和众人都在认真的听和思考着,徐庶将木杖向汉城西方一指,“第二路,我率领魏将军麾下的五千无当飞军,从阳平关到汉城的大路西侧山脉处越过,如果顺利的话,可以直捣其大营本阵,劫掠和烧毁其粮草辎重,断其后路。”

  徐庶最后将木杖往右一划,“魏将军率领飞骑营,向东悄然而行,偷偷渡河,然后绕行至汉城东北方向,根据情况援救汉城守将,或可偷袭汉城攻城魏军人马。此为第三路。“

  说完后,徐庶又扫视了一下姜维的手下,“还请诸位多提提见解。”

  姜维这边的人听着都很不舒服,为什么呢,因为目前来说姜维手下有数万大军,而你魏大人不过几千人,凭什么对我们的进军路线指手画脚的,但碍于姜维之前说过要求大家不计前嫌,因而都闷着头不吭声。

  看着手下的表情,姜维也猜出个大概,便说道:“策略方面,该提建议还是要提,大家畅所欲言。”

  杨仪一听,立刻蹦了出来,“徐先生,兵分几路我们就暂且先不说合理性了,就说这个正面对敌,为何让我军全部押上直接面对司马大军,你们跑到后面去拣现成的是不是?对方的精锐骑兵哪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如果没有对应级别的骑兵配合,根本不能无法战胜这万余马军!”

  杨仪帮着揭开了这个锅盖子,大家纷纷点头称是,“是啊是啊,我们在前面厮杀,你们躲得远远的,这是何道理?”

  姜维看大家都表述的差不多了,轻轻的咳嗽了一声道:“徐先生,你以为如何?”

  徐庶已经回到本位,悠然的说道:“王平和马岱将军麾下的骑兵都很勇猛,我对他们很有信心。”

  这要放在平时算是句恭维的好话,但现在说出来,大家都觉得特别刺耳,而且特别不希望别人说自己的人马厉害。

  马岱连忙起身道:“姜大人,您也知道,我们的骑兵一向比不上魏延将军的飞骑营,对抗魏军的骑兵,还需要右将军亲自出手。”

  魏斌耳根子动了动,这会儿怎么大家都拼命夸起对方的人马厉害了,看起来都不愿意来作这个出头鸟。这会儿姜维那一边人声鼎沸的,自己这边寥寥数人都是闷声不作响,有的看着屋顶,有的摆弄着衣角,好像这事儿和他们没关系。

  魏斌其实知道杨仪的担忧是对的,但他更想救他夫人啊,徐庶的安排他肯定没有意见。这时姜维忍不住对魏说道,“右将军,你看,飞骑营是否能协助在正面对抗对方的骑兵?”

  魏斌很想拒绝姜维,但考虑到姜维这些日子一直信守约定,而且之前蒋琬还有诸葛夫人都希望他能够以大局为重,便点点头道:“这样吧,飞骑营就由赵礼、严平率领,助大人一臂之力。这第三路人马,我自己再想想办法吧。”

  姜维站起身来,“如此便多谢右将军了!”

  ………

  “我说右将军啊,我的右将军大人,怎么能一句话就让飞骑营随他们正面作战呢?”庞统听到魏描述了刚才之事,有些不悦,扭头责备徐庶:“老徐,你怎么搞的,没拦住魏将军吗?”

  徐庶呵呵一笑道:“魏将军正气凌然,坦坦荡荡,徐庶佩服。”

  庞统懒得跟徐庶废话了,又问道:“这飞骑营谁来统帅?”

  魏斌喝了口水道:“让赵礼带吧,严平为辅,还请庞先生在幕后指挥了。”

  庞统点头,“也好,只是还不知道将军的第三路人马从哪里来?”

  

第一百零七章 拯救正室行动

  “从哪里来?我也没想好。”魏斌挠了挠头,让庞统大为尴尬。

  “魏将军不会就是随口说说吧,还没有想好就。。。”庞统一脸“迷茫”的看着魏斌。

  魏斌求助的看着徐庶,“徐军师,不如你帮我想想从哪里找点人马出来。”

  徐庶摊开了手,“我的无当飞军必须大部分出击,还要留一些守阳平关,实在分不出人手了。右将军不如向姜大人借点人用下?”

  魏斌用脚后跟想想也知道自己借不来兵,知道徐军师其实是有些责怪自己没有事先跟她商量就自己决定了。但魏斌想我堂堂右将军,总依靠别人出主意,岂不是太懦弱了,想到这,便站起身道,“好,既如此,我自己想办法去筹措。我计划从南郑、乐城征调人马,随我走第三条路线。”

  徐庶点头,“也只有此法了,不过将军要小心了,那两城的守军估计你也就只能带出来两千余人,而且守军的战斗力不高,将军需要谨慎进兵。”

  庞统在一旁补充道,“将军,其实你也不必冒险,夫人吉人自有天相,必然逢凶化吉,待到我们正面击退魏军。。。”

  魏斌一听,坚定的说道,“那不行,夫人对我情深义重,我怎可坐视不理。夫人就在那里坚守着,相信我会去救援,我不能辜负夫人对我的信任。”

  安排好一切后,因为时间紧急,魏斌便收拾利落,准备赶去南郑了。

  临行前,徐庶等人前去送别,几人互相久久对视,魏斌先说道:“徐军师,各位,此战是否可胜,全赖诸位的奋战了。为了日后我们能够继续留守汉中,列位将军的所率兵马一定要尽量保全,更要保护好自己的性命,这是我的期冀。另外,阳平关地理位置甚为重要,我和徐军师均要带兵出征,庞先生,此关之后就拜托你了。“

  庞统挥舞着小扇道:“将军放心,我定然全力而为。”

  庞盈在一旁已经准备完毕了,催促道,“将军,我们赶紧出发吧!”

  ………

  南郑城内。

  “董城守,你说什么?真的没有多余的兵力了?”魏斌听到董傕的话,简直哭笑不得。

  董傕也是满脸懊恼道:“魏将军,此事千真万确,之前您的夫人已经带走了一千人马,现在城里就剩这一千来人了。。”

  庞盈仍是一副女扮男装的服饰,提醒着魏斌道:“将军,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过了。。夫人已经带走了一些兵马,你是不是忘了。。”

  魏很无奈,说道:“董将军,既然如此,再分我一半吧。。“

  “右将军,就区区五百人,够用吗?。。”董城守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追问着魏斌。

  “五百人也是人。。聊胜于无吧!”魏斌咬着牙说道。

  ………

  乐城城守府邸。

  “魏将军,城内守军只有一千五百余人,您看。。。”城守韩大人小心翼翼的问着魏斌。

  “乐城东临上庸郡,至少也要留一千人吧。。那请韩将军分拨给我五百兵丁就好了。”

  “多谢魏将军!”

  魏斌带着这一眼就能望得到头的队伍,暗自摇了摇头道,“这一千人不知道能不能在汉城掀浪头来。。”

  ………

  司马懿目睹了这一出汉中简化版“黄巾起义”后,哭笑不得的回到了中军。

  随后有人回报,攻城的夏侯霸人马已经撤回他们的营地,司马懿对着两侧谋士将领笑道,“诸位,没想到汉城里有这么神奇的人物,居然能想出把百姓武装起来的想法。可惜啊,他们毫无组织和作战的本事,只能勉强搅搅局。”

  郭淮出列道:“大将军,汉城的实力我们已经弄清楚了,我们是否即刻攻取汉城。”

  司马懿摇摇头道:“我原本有意攻取汉城,但根据得到的哨探消息,姜维大军似乎已经进入汉中,由此可见其与魏延极有可能已和解,则敌方大军应该会直奔汉城前来。现在决定做如下变动。即日起,留守一万步军在本营驻扎,由郭淮将军统帅,看护大军的粮草辎重。我自提四万步军、一万马军,前往汉城至阳平关之大路设伏,迎击前来营救的姜维和魏延人马。“

  说完,司马懿问两侧诸将,“各位还有什么意见要补充么?”

  司马昭提了一个问题:“大将军,为何不分兵击之,多用计谋。我们的兵力应该多于他们很多。。。”

  司马懿笑了笑,回答道:“汉中地形狭窄,并不容易铺开兵力分路作战,反倒不如一鼓作气。这样的风险也最小,尔以为然否?”

  众位将军都躬身施礼道:“谨遵大将军号令!”

  ………

  姜维率领着三万五千名虎步军士兵,正在前往汉城的大路上。

  为了防止可能随时袭来的魏军骑兵,姜维令虎步军士兵各营分为前中后,而前中后又各自分为三个方阵的雏形。在这个基础之上,分为正常行军的队列前进,一旦前方或者侧方有警告,立刻收缩成原本布下的方阵队形,试图能够抵抗得住虎豹骑精锐的冲击。

  而马岱廖化等人率领的骑兵则在斜后方掩护前进,一旦前方接敌,立刻前往接敌处支援。

  今天的天气不错,视野也比较好,大军行进正常,以大概每日三十里的速度前进。

  就在这时,远远的前方传来一阵告警的呐喊声,喊声由远及近,根据报警声和旗语判断,应该是魏军骑兵来袭了。

  这个时候虎步军主力处在一个较为开阔的旷野地势上,估计是对方认为此处方便展开骑兵的攻势吧。

  姜维给手下将领一个眼色,将领们纷纷传令各营的士兵,按照预先安排,立刻收缩组成枪盾大阵!

  虎步军各营训练有素,迅速在前中后聚集成九个巨大的方阵,以此应对对方骑兵的冲击。而上一次结阵还得追溯到严平率飞骑营夜袭大营的那天晚上了,这个重盾配长戟的阵型给当时的飞骑营以重创。

  不多时,远处有战马数万只马蹄踩在地面上的撼动声传来,魏军骑兵杀了过来!蜀军虎步军方阵的士兵都将重盾戳在地上,长戟和长枪从盾与盾缝隙中露出,做好了迎接的准备。

  转瞬之间,上万的魏军虎豹骑精锐士兵冲杀到了前营方阵正面,在那一刹那,黑色的金属巨流冲进了红色的坚固大堤。

  

第一百零八章 小兵韩良的日常

  姜维在远远的后方一处高地,俯视着前方的战局。

  果然是魏军的精锐骑兵,全部是玄色的重盔重甲,甚至连马匹都恨不得套上个铁脑壳,一切的设计都是为了加速冲锋时,可以抵挡更多的伤害,而去杀伤更多的敌人。

  今日一见,司马大军似乎为对抗益州的虎步军而重新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