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诗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诗圣-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到这里就结束了
毕竟历史上李白和杜甫一起旅游的时间也就两年,原本我是想写几个类似于公路片的旅游小故事,不知不觉就写了这么长,所以便到这里收笔吧
接下来会有几个脱离历史时间线的番外小故事,也算是对主角们的未来有一个交代吧

第66章 番外一


杜甫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阿娘,耶耶告诉他,阿娘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很远很远的地方是哪里?我长大了能去那里找阿娘吗?”年幼的杜甫睁着圆溜溜的眼睛问杜闲。
那么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杜闲也不想让自己的幼子伤心,就手指着碧蓝的天空说道:“你阿娘去了这里,你现在是找不到她的。”
所以在幼小的杜甫的心里,阿娘其实是天上的仙女,杜甫想阿娘的时候,就会一个人跑到小河边,背靠着大柳树的树干,仰头看着蓝蓝的天空,幻想着那些云朵会变成梯子垂下来接他上天。
云朵自然不会变成梯子,但有一天黄昏,太阳已经有半个沉落山头,晚霞如同火焰般布满了西天,夕阳的余晖把柳条都染上了一层瑰丽的金红色。
就在这红彤彤的天光里,飞下来一只浑身布满火红色羽毛的大鸟,这个大鸟头上有金冠,拖着长长的尾羽,羽毛末梢是金色的,里面有一圈圈彩色的纹路。
凤凰在杜甫面前扑扇着翅膀,叫了好几声,随着它扇动翅膀,不断有红色的小火焰从它双翅掉落下来,碰到杜甫的身体,非但没有灼伤,而且还让杜甫感到整个人都暖洋洋的,像是沐浴在了盛夏的阳光里。
杜甫听不懂鸟叫,他仰头一派天真地问道:“我知道你是凤凰,是阿娘派你来找我的吗?”
凤凰围绕着杜甫飞了几圈,发出动听的凤鸣,将脖子在杜甫的小脑袋上蹭了几下,才依依不舍地重新飞了起来。
“你要走了吗?”杜甫站起身来。
凤凰张开嘴,将一块闪着五色光泽的石头吐了出来,石头落在河边的石滩上。
“这是给我的吗?”杜甫问道。
凤凰点了点头,振翅高飞,最后仿佛消融在火红的落日里了。
杜甫大胆地跑前几步,蹲在石滩上,将那块闪着五种颜色的石头捡了起来,石头上还带着那种令他觉得非常舒服的热度,仔细捏了捏,这石头竟然和泥一样是软的。
突然觉得很饿的杜甫出于好奇将石头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这块石头透出比他吃过的任何东西都好闻的香气,杜甫馋嘴得不行,把石头放在嘴里,竟然一口吞落肚中。
说来奇怪,这石头吃下去竟然没有半点不适,肚子里仿佛有一个小太阳一样暖暖的,但很快一切都恢复如常,就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
杜甫觉得整个人暖洋洋的,就躺在柳树下睡了一觉,等他醒来的时候,他已经把吞下五色石的事情给忘记了,只依稀记得自己好像是见到了凤凰。
来寻杜甫回家的二姑母听说此事之后,笑着刮了杜甫的鼻子一下:“这世界上哪里能见到凤凰?你一定是做梦梦见的。”
杜甫很快就把这件事抛到脑后,只是在被杜闲带着看了公孙大娘龙飞凤舞的西河剑器舞之后,灵感爆棚写了生平第一首诗,吟咏的就是这只他以为在梦中见到的凤凰。
那一年,杜甫才只有五岁。
后来杜甫年少时游历大唐的大好河山,四处听了不少关于神仙妖怪的民间趣闻,再后来,他得了一头会说人话的成精的驴子,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他面前开始铺开了画卷的一角。
这一年,杜甫遇到了李白,两人一见如故,结伴同游齐鲁。在孟渚泽上,当那几只青鸟告诉他身上也有凤凰的血脉的时候,杜甫第一时间想到的问题居然是,那我阿娘难道就是那只凤凰吗?
和李白分别后,杜甫毅然来到了长安,但这座繁华的都城留给他的是十年困顿,杜甫应过试,给皇帝献过赋,却仍然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日子。
曾经也裘马轻狂、少年意气的杜甫,终于把自己活成了现代语文教科书插画里那瘦弱愁苦的样子,最终只当上了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
怀揣着的五色石在寒冷的冬夜散发出淡淡的暖意,安抚着有段时间过得穷困潦倒的诗人。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不顾潼关失守,毅然投奔肃宗,却在路上被安史叛军俘虏,好在有五色石的庇护,他从乱军中逃了出来,顺利来到凤翔行在,任职左拾遗,却因为上疏为宰相房琯说话得罪肃宗被贬官。
弃官逃到蜀地之后,杜甫在世交严武的帮助下过了一段相对安定的生活,李白被流放夜郎,高适病逝,故人渐渐离去,音声稀少,天各一方,杜甫在诗歌里又回忆起了当初在吹台上和李白他们一起饮酒怀古的日子。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
严武病逝后,杜甫再次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涯。
大历五年,杜甫贫病交加,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病逝,终年五十九岁。
杜甫去世之后,有人看到一只红色的凤凰在湘江上空徘徊哀鸣,久久不愿离去。这个时候从西边的山里突然飞来一只白色的凤凰,冲着火凤发出鸣叫,两只凤鸟互相盘旋了几圈之后,便一起消失在天际。
湘江水流浩荡向南,并未有一刻停歇,大唐诗歌巅峰的两颗双子星,自此全部陨落。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二白扔了1个手榴弹投掷时间:2018…01…21 21:12:09
这个故事收尾挺悲的,下个番外讲他们去世后在天上的故事

第67章 番外二


明镜台,是位于天界西方边缘的一处楼台,此台正对着一处明镜般的池子,池上终年云雾缭绕,但那拥有神力之人,可以透过云雾,窥见下界的人世百态。
要说这在天庭上神仙,也不是个轻松的活,时不时要下凡历个劫难、出个任务什么的,有时候仙友下凡了还未曾归位,就会在这明镜台上摆个酒席,一边看着仙友在下界的情况,一边喝点小酒慢慢等待。
反正这天上的时间,过得比凡间可要快上许多。
一个穿着白色羽衣的年轻仙人,正坐在明镜台边缘,把酒临风,似乎在等着什么人归来。
“怎么,长庚凤君今日又来这明镜台等人了?”一道流光从远处飞来,变成一个手持毛笔的仙人,却是那路过的文魁星君。
长庚凤君朝文魁星君略微致意,随口打着招呼:“星君又往何处去?”
文魁星君将长袖一甩,一点红光从袖中掉落,飞速地穿过明镜台的云雾,径直朝下界去了。
“我是来送下一任的文曲星下凡。”文魁星君说道,“说起来荧惑凤君也该回归仙班了吧,这也过去有些时日了。”
长庚凤君摇头不语,好在文魁星君事务繁忙,说完就又化成流光飞走了。
刚刚因为文曲星下凡引起波动的明镜池面重新平静下来,倒映出一张年轻、俊朗而又令人熟悉的脸,俨然就是在古大泽唤出白凤时那张更加年轻的李白的脸。
传说李白在出生之前,他的阿娘梦到太白金星飞入怀中,然后就怀孕生下了李白,因此将这个孩子取名白。李白也经常以太白自居,取字太白,他在长安崭露头角时,诗歌令当时的宰相贺知章惊为天人,连连夸赞道:“你一定不是凡人,是天上的太白金星下凡的。”
因此李白自此有了一个“谪仙人”的称号。
等李白病死在当涂之后,人生就如大梦一场,他一闭眼再一睁眼,就发现自己置身仙界。
李白曾经在诗歌里用充满想象力的笔描绘了不少游览仙界的画面,因此当他真的被一班仙子仙童围绕着,身边都是云雾缭绕的玲珑楼阁和琼花仙草时,他竟然并没有陌生的感觉。
一个长得和当年在齐鲁和杜甫同游时那个假装杜甫书童的小妖一样的仙童走上前来,自我介绍道他是仙草园里的鹿童,并且将李白在仙界的身份一一作了说明。
原来李白确实和太白金星颇有渊源,但他却不是那个白胡子的慈祥老头,而是太白星宫里一只灵凤,简而言之,太白金星的手下长庚凤君。
凤凰一脉也都回到了天界,和四方神兽不同,龙、凤这两种上古神兽相对自由,和仙界联系不多,各自占据了冥海外的孤岛作为居住地。
李白是出自西方白凤领地的一只白凤,自然就来到位于西方的太白星君的手下任职。
李白看向云雾茫茫的下界,很快就找到了那个看起来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杜甫比他很久之前见到的时候要老了很多,也病弱了许多,寒冷的冬夜里,杜甫披着一件打上了补丁的衣衫,正在灯下写着什么。
那是一首思念李白的诗歌,李白在人间的时候曾经收到过杜甫寄过来的诗,但他都没有回信。
那个时候李白处于“天下皆欲杀”的窘境,而杜甫尚且有高适等旧友愿意接济,李白便不想再和他发生牵扯了。
再后来,局势动荡,两人都各自颠沛流离,这信件更是连寄送到何处都不知道了。
李白沉默地看着杜甫在写一首应该永远得不到回应的诗,他不知道后世怎么看自己和杜甫的这段友情,是觉得自己无情吗?还是觉得自己因为高适怨恨杜甫呢?
其实李白只是再也回不了诗了而已,他后期的很多诗作也在流放过程中失落。
刚才文魁星君随口说荧惑凤君去了下界许久未归,但怎么能算久呢?对于有着近乎永生的时间的仙人来说,人间的百年只如蝴蝶振翅,短暂一瞬罢了。
但对于李白来说,那是他认识的杜甫的整个人生,他才五十多岁,却仿佛承受了远超过他年龄的苦难和沉重,但是生活并没有拖垮这位万方多难中成长起来的“诗圣”,杜甫的诗歌创作越来越趋于化境,成长为和“诗仙”李白并肩的伟大诗人。
和李白的身世相似,杜甫是东方火凤一族的后代,在东方荧惑星宫担任荧惑凤君,原本和李白一东一西,从未打过照面,因为他也和李白一样下凡,才有了短短几年的交集。
李白已经回不了杜甫的赠诗了,他只好在明镜台边等杜甫回到仙界之后,亲口回复他。
杜甫没等到,高适先上来了。
李白看着杜甫在高适祭日对着高适寄给杜甫的元日赠诗哭得泪撒诗卷,心里很不是滋味。
如果自己当年回赠给他一首诗,如果杜甫能知道自己的死讯,他也会为我哭泣为我写诗吗?李白默默想着。
终于李白看到杜甫乘坐着湘江的一叶小舟,杜甫生病有些日子了,而且几乎没怎么吃饭,贫饿交加又舟船劳顿,杜甫终于病逝在小舟上。
李白纵身跃下明镜台,化作一只白色的凤凰,穿过明镜池的云雾,朝下界飞去。
杜甫死去的灵魂幻化成了一只火凤,正迷茫地在江面徘徊,李白发出清亮的凤鸣,将火凤唤了过来,和他一起翱翔直上九重云霄。
火凤从明镜池里飞上来的时候,迅速化作一道火光,往东方天际去了,他是要先去荧惑星宫归位。
李白也驾起云头,朝西方飞去。
“原来是长庚凤君来访,不知来我们荧惑星宫有何要务啊?”看门的鹤童一派天真地问道。
“并非有要务,只是来访一位旧友。”李白将一卷诗交给鹤童,“请将此物交给你们刚刚归位的那位仙人。”
“都说您在凡间的时候诗名满天下,看来这又是高作了。”鹤童似有所悟,拿着诗文便走了进去。
李白乘云飞起,从远处俯瞰云海上的荧惑星宫,只见鹤童进去没多久,一座楼阁的大门猛地被推开,一个穿着火红色羽衣的仙人从里面匆匆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李白刚刚送进去的诗卷。
在问了跟出来的鹤童几句之后,那人急忙腾云飞了起来,很快就找到了不远处的李白,并且朝这边飞了过来。
“我们终于又见面了,子美。”李白微笑着朝来人说道,“我写给你的这几首诗,你读着可还喜欢?”
作者有话要说:番外是四个主要人物一人一篇

第68章 番外三


卿平是一把剑所化,作为通天教主的佩剑,剑长三尺六寸五分,剑身与剑鞘通体皂黑,青色莲花覆绕其上。
作为一个剑灵,他看尽世间王朝兴衰,聚散分合,心中波澜不兴。
乱世时,卿平干脆就在剑里沉睡,直到大唐盛世,他被大唐第一剑圣裴旻唤醒。这位剑圣将他赠给了自己的徒弟——大唐后来赫赫有名的诗仙李白,李白就成了卿平名义上的主人。
以卿平的能力,自然知道李白来历非凡,这也是他甘愿当一介凡人的剑的原因之一,不过卿平对于李白的身世也是懒得追查的,原因无他,卿平作为一柄上古就有的老古董剑,他实在习惯于当一把宅剑了。
李白要仗剑闯荡江湖,要斩除为害人间的妖怪,卿平也陪着他一起,直到有一天,他在去往洛阳途中,在山林里遇到了一只虽然还未成精却拥有人的思维的“驴子”。
卿平一眼就看出那不是普通的“驴子”,但宅惯了的他同样懒得管那是什么生物,反正在剑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