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诗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诗圣-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此这么一件事情也算告一段落了。”李白勾住了杜甫的肩膀,“子美这次你立有大功,来跟我去竹岩,我们开怀畅饮,不醉不休。”
张叔卿一觉睡醒就觉得有什么不对,坐在床上掐指一算,昨夜命犯灾星,可是他感觉到周围风平浪静,除了有一丝大妖怪的气息出现又消失之外,并没有什么不妥。
百思不得其解的张叔卿推开了房门,风中传来了浓郁的酒香,等等这个味道怎么如此熟悉?!
他赶紧跑到院子里,只见草地上躺着无数的空坛子,不是他酿了好几年还来不及品尝的竹枝酒吗?
地上那大字型躺平的人,不是喝得烂醉的李白又是谁?连小驴子都现了原型,抱着一株胖乎乎的人参趴在地上。
而在石案上还伏着一个陌生的青年,看起来也是喝了不少,此时恐怕还在梦会周公呢。
“李太白你快起来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张叔卿一声怒吼,惊吓了枝头停落看热闹的麻雀。
李白从地上坐了起来,伸了个懒腰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借叔卿的美酒一用,酒钱我先欠着。”
“说得好像之前的你还了一样?”张叔卿没好气地说,他又指了指趴在石案上的杜甫,“这位又是谁?”
杜甫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有些茫然地看向张叔卿,片刻才反应过来这是李白口中一起隐居的朋友了,他连忙起身行礼道:“我是杜甫,有幸拜见高人。”
张叔卿看这青年眉清目秀,又彬彬有礼,看起来比放浪潇洒惯了的李白看起来沉稳多了,心下有些好感:“杜小兄弟免礼,我等只是在此闲居,当不起高人之称。”
“太白的朋友自然是非常厉害的。”杜甫星星眼说,在张叔卿被他捧得心里非常熨帖之后又补了一刀,“高人的酒也是美酒,真的非常好喝。”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张叔卿说道:“是啊,我还没舍得喝呢,都被李白和你们几个喝完了。”
李白拍了拍张叔卿的肩膀:“我们昨晚半夜不睡觉,帮你们赶跑了为害这一带的大妖怪疆良,这酒就当做酬劳了。”
“疆良?”张叔卿摸了摸白胡子,“这种从古代驱邪仪式里出现的恶神为什么会现世?”
“我觉得这和上次的伯奇一样,也许其中并非毫无联系。”李白说道,“可惜线索不足,又让疆良跑了,一时也没有什么头绪。”
“你不是到处游山玩水吗?没准又在哪处名山大川找到这种传说中的妖怪了。”
杜蘅这个时候也醒了过来,变回人形之后发现自己抱着小红,人参娃娃的口水涂得他衣襟上都是,连忙将小红挪到了旁边,自己将衣服打湿的地方用个小法术变干,然后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讨论:“我们接下来先去哪里?”
毕竟这可是他和杜甫一年前就和李白报下的豪华旅游团,又能欣赏沿途美景,又能第一时间看到唐代大诗人作诗的现场,而且还可以打打怪、升升级,想起来真是别提有多美了。
“我们先去梁园。”这个时候卿平从外面走了进来,和其他喝得烂醉的人不同,他浑身不沾一丝酒气,还是和平时一样冷若冰霜。
“为什么只有卿平没有喝醉啊。”杜蘅嘟囔道。
“因为我们剑不喝酒。”卿平淡然道,“我还以为你会问我梁园是什么地方?”
还是真被你说中了,作为一个现代人我就是这么没常识啊!杜蘅在心中默默吐槽,从善如流地提问道:“那么梁园又是什么地方?”
“梁园是西汉文景时期梁孝王刘武营造的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西起睢阳城东北,东至今商丘古城东北,《史记》上记载‘筑东苑,方三百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平台三十里。’在西汉的时候,以邹阳、严忌、枚乘、司马相如、公孙诡、羊胜等为代表的文人云集于此,形成了著名的梁园文人群体,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文学著作,因此只要是文人,都有一个流连梁园的梦想。”
梁王刘武杜蘅是知道的,就是那个窦太后偏心想要汉景帝传位给弟弟的小儿子,而梁园文人虽然都是以汉赋为主,汉赋对于现代人来说就和乱码一样,因此普及度不高,但司马相如的大名杜蘅肯定知道,这不还有部叫做《凤求凰》的电视剧主角是他呢。
李白听他喃喃自语,觉得有趣,问道:“你在说什么《凤求凰》?”
“啊,没有,我随便说说的。”杜蘅忽悠了过去。
卿平忽然笑了:“杜蘅莫非是无师自通了预测?倒是有意思的很,我们这次去梁园要看的就有一个台,大名鼎鼎的古吹台。”
“吹台和凤凰又有什么关系?”
“因为从北边传来消息,说古吹台上夜半无人也有乐声传来,月下还有凤凰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你们说是不是有情况?”
作者有话要说:下个单元——凤凰台
12。02捉了个虫

第22章 凤凰台 一


宋州睢阳城东北有一处名苑遗址,是汉代梁孝王的梁园,至今仍有不少人前来凭吊古迹。
根据史书的记载,梁王在七国之乱中…功劳颇高,又深得太后的宠爱,为人非常豪奢,在他的封地梁国建造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园林菟园,后来又被叫做梁园。
这梁园里面遍植松柏桐竹,豢养珍禽异兽,亭台楼阁点缀其中,据传方圆三百里,其实恢弘,“宫观相连,奇果佳树,珍禽异兽,靡不毕至”,其华美仅仅次于汉武帝后来兴建的上林苑。
但当杜蘅跟在唐代最为著名的两位大诗人踏足此地的时候,曾经的大汉盛世繁华早已风吹雨打去,再华丽的宫阙也化成了土,遗址仅剩下蓬池旁边一座孤零零矗立的古吹台,见证着千年历史的流逝。
风吹过池畔的白色茅草,发出沙沙的声音,似哀叹似感伤。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歌千里来。”
一个浑厚有力的男子吟诗声从吹台附近传来,杜蘅连忙拨开白茅看去,只见池塘旁坐着一个穿着深褐色衣服的男子,头上带着一顶斗笠,在些微飘飞的雨丝里端着钓竿,盘腿坐在池边的大石上垂钓。
“何人如此好兴致,雨中吟得此等妙句?”李白听到了诗句,顿起知己之感,不觉迎了上去。
那褐衣男子看有人问起,就站起身来说道:“我只是偶感而发,不想这里还有诗友,倒是让人见笑了。”
他站起来才让杜蘅觉得此人身材高大,器宇轩昂,等他摘下斗笠,露出一张英气十足的脸时,刚才正在欣赏池畔秋天景色而拉在后面的杜甫突然跑了出来,对着那人就是一拱手:“达夫兄,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见你。”
那人看到杜甫,也面露惊喜之色:“子美,这可真是太巧了。”
李白看了眼杜甫又看了眼被唤作达夫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男子,开口问道:“这位是子美故交?不知如何称呼?”
杜甫连忙介绍道:“这位是高适,这位便是鼎鼎有名的谪仙人李白了。”
“原来是高兄这位高人,难怪做得如此好诗。”
高适年轻时曾经北游燕赵,欲投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禕、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府,厕身行伍,报效国家,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边塞诗,此时已经颇有诗名,只是李白晋身玄宗之前的时候,高适暂时官场失意,来到宋中定居。
因此高适和李白虽然彼此听过对方的诗作,却没有见过面,这次在梁园还是第一次会面。
“子美,太白兄,你们此番来梁园是访古?还是寻怪?”高适意有所指地问。
杜甫笑道:“你猜得没错,我们来这次,确实是听说了吹台的一件怪事。”
说到这吹台,它存在的年头可比这梁园的主人还要久远,早在春秋时期,卫国浚仪就在此建造高台,当时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琴师叫做师旷,常常在高台面对蓬池演奏乐曲,因此这座原本默默无名的高台就被命名为吹台。
魏国的梁惠王曾经修缮吹台,但秦将王贲因为久攻魏国不下,就采用了决堤用洪水冲毁城池的兵法,繁华的大梁城毁于一旦,连吹台也被大水冲倒。
直到刘邦建汉,首封彭越为梁王,到了文帝的儿子刘武成为梁王之后,他在为自己大肆修建宫室苑囿的同时,将吹台重新修建,一时间成为文人云集的梁园最为美丽的风景,在很多汉赋散文中留下了对它的赞美。
“听说吹台最近夜晚总有奏乐声传来,可有此事?”李白问道。
高适点了点头:“我秉烛夜游此地的时候,偶尔确实有耳闻乐声,似乎自风中隐约而来,但是走近去看时,却什么也听不见了。”
杜蘅问道:“我听说伴随着乐声还有凤凰翩翩起舞,这是真的吗?”
“这个我倒是无缘得见,凤凰登临高台乃是非常祥瑞的征兆,当今国家兴盛,也许应合了国运?”高适叹道,“可惜我还是梁园一介书生,早已不问世事多年,这样吧,我请几位喝一喝睢阳城最烈的酒壮胆,到了夜间再来这里寻访异象如何?”
李白听说有好酒招待,欣然愿往。
几人酒饱饭足之后,等到夜深人静之时,才提着灯笼朝梁园遗址走去。
睢阳城虽然非常热闹,但城外的梁园旧址一带却颇为荒凉,此时白茅连着秋草,在月光下如同覆盖了一地银霜。
黑暗中蓬池上有几只黑色的水鸟扑棱着翅膀飞起,在半空中发出拖着长长调子的怪声,让古吹台在夜色中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你们听,是不是有乐声传来?”杜蘅突然停下脚步,询问大家。
众人屏气凝神听去,果然在那呼啸而过的风声里夹杂着拨弦乐器的弹奏声,乐声古雅,仿佛有位君子在高台上迎风奏乐。
“是琴声?还是别的什么?”杜甫问道。
“听不清,我们且登台看个究竟。”李白提议。
高适也是个胆大富有好奇心的人,他赞同道:“那我就略尽地主之谊,带诸位登台欣赏梁园夜景。”
高台上风越发急急掠过,俯瞰脚下蓬池和附近的山林,只觉得苍茫一片,虽然看不到曾经的繁华景象,却又一种亘古的寂寥。
然而台上空无一人,那乐声还在缓缓流淌,却不知道何人奏响,又从什么地方发出声音?
随着琴音渐入佳境,半空中传来凤鸣之声,一双凤凰从天而降,围绕着吹台翩翩起舞,仿佛不愿离去。
“这是……真的凤凰?”杜蘅张大眼睛感叹道,他来到大唐虽然见识了好几种妖怪,但凤凰这种级别的圣兽还是第一次见,杜甫召唤出来的只是火凤虚影已经非常罕见,如果这吹台上被乐声召来的是真凤凰,那演奏的一定是位传说级别的大神人。
这个时候李白腰间的剑发出类似于龙啸的长鸣声,那两只凤凰听到龙啸声,连舞步都凌乱了几分,在空中转了两圈便匆匆离去。
长剑震动发声过后,卿平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他面容冷漠,朝着凤凰消失的方向嗤笑一声:“并非真凤凰,而是此处有器灵作怪。”
高适看向卿平,面露艳羡之色:“这是太白兄的剑灵?天下第一剑客送的宝剑果然是不世神兵。”
杜蘅却急忙走到卿平面前问道:“这里明明什么也没有啊,你说的器灵到底是什么器物之灵?”
卿平冷冷环顾四周:“自然是能演奏出这乐声的器物,就藏在梁园里,吹台附近。”
杜蘅来到这里后见过的唯一一个器灵就是卿平,按照他在竹岩学习时恶补的世界观,在大唐动植物修炼成精的不少,这些是精怪世界的底层群众,而高端精英则是那些上古就存在的圣兽和神兽,还有拥有上古血统的神兽后裔,至于器物成为器灵则比那些神兽都要罕见——只因为器物原本是死物,不具备成精的能力,要得到天地机缘造化方能修出灵智幻化成人。
所以这奏乐能引来凤凰幻像——甭管它真的假的,能造出幻影已经非常难得——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乐器?它的出现又是否会像先前的伯奇、疆良一般为害人间?杜蘅真的是非常好奇了。
作者有话要说:高适来搞事了^^
大家来背诗,李白的《凤凰台》会背吗?
捉了个虫

第23章 凤凰台 二


只见卿平挥舞起一道剑光,在半空中突然似遇到阻碍般炸裂开来,众人只听到不远处传来什么东西裂开的脆响,然后原本如泣似诉的音乐瞬间就停了下来。
不消片刻功夫,周围竹林里的夜雾渐渐凝聚起来,变成一个穿着紫色长衫,半披散着一头黑发,只有头顶带着一个精致的紫金冠的清俊青年漂浮在半空中,他腰间别着一种杜蘅不认识的管状乐器,冲着卿平破口大骂:“你这粗鲁莽撞的臭剑灵,上来就砍有没有风度了?害得老子的本体都裂了一道口子,要花好些年修炼才能修好。”
和他那宛如仙人般清新脱俗的外表形成了鲜明对比。
卿平微微一笑:“我道是什么呢,原来是一支小管子成精。”
“管子是什么乐器?”杜蘅奇道。
众人都转头看杜蘅,似乎为他连这个也不知道感到奇怪,不过其中的李白和卿平很快就释然了,这个小驴子是杜甫从乡下买来的,想必没见过世面,之前也是对很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