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之大贼- 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说训练多精锐,精锐不是练出来的,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可是上战场之前,最起码的一些战术他们要懂!

黄大侠的脸上稍微红了一下,然后点头:“请杨司令放心,我们一定遵守命令。”

蒋百里这个时候说道:“司令,我们是不是应该支援一下在蒙古抵抗的载涛部?这一次俄国人的运输线拉的很长,如果载涛有足够的力量,完全可以威胁俄国人的后勤补给,那样的话,战局对我们将非常有利。”

蒋百里这话说的大家基本上都同意。老毛子来打北京,运输是他们最大的困难。俄国人的那条运输线路目前还没有完善,如果载涛有能力切断的话,他们来中国的兵力越多,死的就越快。而杨司令喜欢打人家后勤和运输线也是出了名的,所有人都认为杨小林一定会赞同蒋百里的意见。

谁知道杨司令笑了一下,那笑容好像有些狡猾:“百里,你说的很对,如果能威胁俄国人的运输线,会让我们轻松不少。但是我不打算这么做,发命令给载涛,明确的告诉他,这一段时间让他好好待在大青山里面练兵!不许破坏俄国人正在打造的这条运输线。”

蒋百里一愣,对杨小林这个命令当真十分的不解:“司令,能告诉我您的想法么?”

“我的想法很简单,咱们必须对这场战斗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定位。我相信只要我们自己肯付出努力,一定能够打退老毛子的这一次攻击!但是这不是我要的结果,我们不能以击退了俄国人为胜利的标准。”

杨小林手中的棍棒狠狠的在挂起的地图上俄国的位置敲击了几下:“我说过很多次,这次中国和俄国是生死之战!生死是什么意思?不是说他打不死我们就算我们赢了,我们就可以庆祝胜利了,生死的意思是,我如果活下来,他就必须去死!”

第八章携手共进

蒋百里马上明白了杨司令的意思。以前别人都说杨司令这个人非常凶狠,这几天在北京接触下来,他觉得杨小林还挺随和的。可是杨司令的这个作战意图彻底的改变了蒋百里对他的初步印象。

让俄国人能把物资平安的运送到中国,绝对不利于目前这个阶段的战斗。中国现在是什么情况?兵工厂都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俄国人物资充足将给战斗造成极大的困难。

但是杨打鬼要显然不是为了保卫北京和击退俄国入侵部队而作战的,他现在的目标定的比自己想的要疯狂的多。如果以这样的作战目标制定战略的话,在前期让俄国人把大量的物资运输到中国来进行消耗,对后期的战斗将极为有利。

同时杨打鬼也是在投机取巧,这条运输线一旦完善,等中国发起反击的时候,就不用自己重新建了。

这非常冒险!

你一切为了后期,可是前期能顶的住么?稍有不慎整个中国也就会陷入无法想象的痛苦之中。只有那些狠的不在乎自己性命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就算让他守住了北京,在老毛子弹药充足的情况下,战斗打的必然艰苦。

蒋百里仿佛已经看到了北京城下血流如河的场景。

北京城内袁世凯和孙文还有陈天华正在交涉着政府组建的事情,这事麻烦,估计没有半年他们都谈不好。不过军事上不可能等半年的,杨司令的军事会议刚刚开完,部队就投入了战斗准备当中。

已经编入战斗序列的第一作战集团军开始在北京城的周围挖掘战壕修筑工事,这一次的工事在以前北洋军修筑的基础上增加了防御纵深,同时地道也开始挖掘,单兵掩体受到了重视。

杨司令也采纳了一些北洋军将领的意见,在一些特别重要的位置,修建坚固的永久性堡垒。现在的战壕完全就是士兵们自己在挖了。老乡们也来帮忙,不过是帮着打打下手,抬抬土什么的。

被编入序列的士兵马上统一了装备,北京城里的妇女们现在有事情做了,按照政府给他们提供的样板,缝制大量的携行具。铁匠们也在开始忙碌了起来,杨司令要求北洋士兵人手一把工兵铲,同时大刀作为正式装备,被纳入了装备计划中。。

不是每个士兵都装备,那些冲锋兵几次的战斗下来对这种古老的作战兵器确实非常欢迎。以前义勇军拼刺都是五个人一个小团体。刺刀配手枪,一旦落单了形势就很危险。

但是大刀配手枪就不一样了,一手拿一个,落单了手枪噼里啪啦能打上一阵,敌人一旦围过来大刀的转向灵活,攻击面也比刺刀要大的多,能抵挡更长的时间。

还没有编入作战序列的中国部队全部调往山东整训。杨小林没有想过把士兵们练成精锐,只是这是一个作战模式。

士兵们先在山东进行最基本的战术训练,然后拉到北京来和俄国人打上一场。经过历练之后再退回去,从山东再调新的部队来。那些从战场上退下去的士兵再整训一段时间,等他们再上战场的时候,就应该是合格的军人了。

在和老毛子进行战争的同时。让俄国人的炮火来淬炼中国的部队,这个办法虽然很残酷,但确是让部队快速成长起来的最佳途径。

还有一个原因,说出来杨司令自己都觉得自己有些太小人了。他现在是总司令。有全国的部队的指挥权,老袁虽然把段祺瑞和冯国璋放在军队里面看着北洋军,但是在不断的战斗和整合的过程中。杨司令可以轻松的做到让北洋军这三个字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等到对俄战争胜利,在政府部门里面陈天华他们的表现再出色一点,一个没有了北洋军的袁世凯,能不能继续坐那个总统的位置,要看杨司令的心情是不是很好了。

他真的比孙文计划的要详细的多,现在没动,只是杨司令不想在这个时候也袁世凯冲突。还是那句话,战争形势没有明确之前,杨司令支持老袁,无条件支持。

可能老袁不会坐以待毙,可能他也有什么手段等着对付自己。没关系,只要袁世凯和自己一样愿意等到可以斗的时候再斗,最少对中国是没有多少危害的。

直上松原要离开北京了。

这一次松原君来中国算是不辱使命吧,日本方面给他的底线根本不是他说的那几个条件,就像杨度分析的那样,中国就算把大连给日本人,小日本也是不敢要的。老袁就是点头说以后日本商人进入中国做生意可以享受特权,他们也不敢堂而皇之的签订条约。

谈了两天,双方最后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协议。日本方面将对运往中国的货船实行暗地里的宽松政策,那批已经被他们扣下的机器,将马上交给德国人运来中国。

同时,双方在国内的宣传上都尽量避免仇恨对方,对于来华的日本商人,中国方面不得实行打压,杨小林在东北对日本商人的特殊政策,马上解除。

双方都没有就目前的战争局势表示没态度,说起来比较奇怪,中国和日本之间从来没有宣战过,双方却打的热火朝天。现在也没有宣布停战,但是却隔着鸭绿江井水不犯河水。

松原君要走,作为兄弟,杨司令就算再忙也是要送他一程的。

杨司令没有带卫队,也没有穿军装,和一样一身长衫的松原君走在一起,真的就像是送别一个朋友一般。

“松原君,这次你回日本,不知道我们下次再见面又是什么时候。想想这时间过的真快,要是我没有算错的话,我们之间相识已经六七年吧?”

直上松原点点头:“七年了。小林君,你的那批货现在已经在路上了,我知道这对你十分重要,以后如果有什么能帮的上忙的地方,你尽管开口。”

杨小林呵呵一笑:“那是自然!那天你跟我说过之后我觉得有句话是完全正确的,咱们应该携手共进,把那些白人都赶出亚洲去。”

直上松原转头看着杨小林,笑笑也没有吱声。

杨小林却说的依然慷慨激昂:“松原君,你看看咱们是不是可以在某些地方,适当合作一下?”

直上松原问道:“小林君想在什么地方和我们合作?”

杨小林想想:“资源。我们中国有很多资源目前都没有开发,我们自己的技术又不过关,指望德国人总是靠不住的,松原君也知道,我从来不相信他们那些白人。”

直上松原愣了一下,得到中国的资源是日本人很想做的事情,而杨小林在这方面一直没有让步过,所以这一次小日本也没提。他现在忽然松口,直上松原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惊喜,反常必有妖,特别是对于杨打鬼这个家伙。

杨小林却嘿嘿一笑:“松原君,这是我的真心话。我们中国面临什么样的战斗你也清楚。在这场战斗中我们必须有充足的钢铁,煤!但是我们技术比较落后,英国人一封锁也找不到来帮忙的,怎么样?帮兄弟一把?”

“这对你们也有好处啊,你们日本方面不是想下南洋么?如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中国的资源,我相信大日本皇军一定能把白人从亚洲赶出去的!松原君,这才是咱们携手共进的局面。”

直上松原的脚步站住了,他背在身后的手指抖动了一下。这个条件要是袁世凯和他说他马上就答应下来了!杨打鬼说的,真的要好好考虑一下。在日俄战争的时候杨小林好几次用帮助日本人为幌子把自己骗上船,其结果那船却是漏的!

这家伙打在自己身上的那几颗子弹还留有伤疤,松原君真的从来没有忘记过。所以要小心的踏出脚步,别再掉下去了。

直上松原慢慢的转头,盯着杨小林看了好长一会,然后问了已经外交场合上十分弱智的话:“你,没有骗我?”

杨小林把头一晃:“半句虚言,天打雷劈!这样吧,咱们也不签订书面协议,英国方面的态度我是知道的,估计就拿一份协议过来松原君也不敢签。你们日本的黑龙会不是在中国有不少人么?你让他们来找我,我来安排。”

直上松原笑了笑,杨小林就算再发毒誓他也不信!

不过不管是杨打鬼到底有什么算盘,直上松原觉得日本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模式。日本真的很需要资源,他们在东北大动干戈不就是为了这个么?

让黑龙会出面也就是意味着双方进行的是非官方合作,就算有什么意外,日本方面官方可以撇的干干净净,英国反应如果太大,可以从黑龙会抓几个替罪羊就是了。

“好,我回去会向我们的政府汇报一下小林君的想法,希望这一次,小林君能诚实一些,不要再害兄弟了。”

杨小林一匝嘴巴:“松原说的实在太过份了!咱们俩这关系我会害你么?你考虑考虑,我在这里随时恭候。”

这个时候他已经把直上松原送到了车站,松原君将和日本普通的商人一样,乘坐火车去天津,在那里上船,然后返回日本。火车也已经在站台上停靠了,由于战争,北京的车站也不如以往热闹。

直上松原看看四周,然后冲杨小林一鞠躬:“小林君请回吧,我们商谈的事情如果你真有诚意,我相信我们双方会都很满意的,携手共进将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日本。”

杨小林嗯了一声:“保重。”

第九章战略如棋

这一次杨司令真的没有忽悠松原君。

和日本人合作虽然让杨小林情感上无法接受,却是目前最佳的,也是一个很无奈的举措,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英国人对中国的封锁已经开始了,不光是军事上封锁,经济上的绞杀也同时展开。英国不是傻子,人家动手之前对情况调查的非常清楚,在英国政府的报告里面就明确的指出,中国人对生活水平的要求相当的低下,中国老百姓可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得到满足,只要有一口饭吃,他们都不会反抗他们的政府。

而且中国地缘广阔,完全有能力自给自足,所以单纯的军事封锁和简单的经济绞杀是无法让中国屈服的。中国的民族工业在庚子年之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可是就算完全摧毁,也只能说阻挡中国的发展。

对中国的封锁必须以扰乱他的经济秩序为最终目的,中国的农业经济才是打击的重点!让中国人没有吃的,让中国的市场一片混乱,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人对北京的政府丧失信心。

当中国老百姓不支持他们政府的时候,相信他的内部一定会出现问题,因为北京政府毕竟刚刚成立,那个时候俄国人应该可以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而英国要做的就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以挽救者的身份再度回来,捞取最大的利益。

这份报告是英国参议院提交的,通过德国人转到了北京,杨司令马上意识到英国人这一招最少在战略是没错的。而且在经济上中国根本没有和英国较量的实力。

他必须打破英国人的封锁圈,必须解开这个套在中国脖子上的死结。

英法俄不会帮你,德奥想帮帮不上。

美国人更是狡猾,现在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架势,天天喊着他们美利坚只管美洲的事情,其他地方的利益绝不参与。看起来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