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眼看就要摔向赵简方向,群臣惊呼。

    赵简抬头,有些茫然地侧耳倾听,不知发生了什么。

    直到太子摔过来的风声才惊动了他,连忙伸手,却仍是慢了半拍。

    太子狼狈地倒在赵简面前,赵简只来得及将手挡在下方,不让太子身体切实着地。

    “太子……”哥哥。

    赵简张了张嘴,终是没有再说什么。

    “你的眼睛!”太子倒在赵简面前,近距离看向赵简,恰好看到目光呆滞不自然的赵简,顿时惊愕地脱口而出。

    赵简身体一僵,唇角紧抿,再次垂下眸子。

    他的眼睛……他的眼睛现在还重要吗。

    这里有人要他死啊,若他的死能换来无数人安宁,那就死吧。

    然而太子却不如他所愿,直接撑着他的身体凑了过来,双手就捧起了他的脸一阵打量,突然语气焦急地看向永乐皇帝。

    “父皇!三弟眼睛有问题!”

    被发现了。

    想到源头,赵简惨然而笑,身体颓然跪坐在地,哪里还有刚才的绝然冷傲?

    他以为,就算赴死,也能一切如常地死去。

    结果还是要因为眼睛而被人再作文章吗。

    因为太子之言,立刻就有就近几个高品级大臣围了过来,一边搀扶太子起身,一边去看赵简的眼睛。

    看着那明显异于正常人的眼睛,皆是心下骇然。

    赵王是……瞎了吗?

    只是所有人都猛地抿紧了嘴,不敢说出来。

    “这是怎么回事!”永乐皇帝也步下金阶,来到赵简面前,细细审视着他,心下也是翻滚不已。

    “如你们所见,这也是罪臣不在藩地的理由。”赵简朝着永乐皇帝再次磕头,“罪臣遗愿,恳请……”

    “混帐!”永乐皇帝一脚踹向赵简。

    “你不辩解发生了何事,却一再领罪,你就这么想死吗!”永乐皇帝气得大骂,又要抬脚去踹。

    “父皇息怒,儿臣有些明白三弟的意思了。”汉王突然扑了过来抱住了永乐皇帝的脚,再轻轻放下。

    “父皇,不如先让三弟去看母后吧,母后思念三弟。”

    太子何等剔透,就算刚才没有明白,这时听了二弟之言,也反应过来了。

正文卷 第721章 不敢轻易下药

    三弟宁死不说,必有不能说的苦衷。

    能让堂堂亲王做到这地步,必是皇家之秘。

    而赵简不肯说,除了负气、心死,和不知敌人是谁,也确实有这层原因。

    若他闹起来,追查下去只怕很难看,可若下手之人是位在他上的两个之一,只怕查了也没用。

    没有证据的事,说了只会被当作别有居心。

    这把龙椅,除了太子,最有资格争一争的,就是汉王和他。

    他们都是皇后嫡出的三兄弟啊。

    太子体胖病弱,汉王好武嗜战,而他赵王则是文武双全,都有一争之力。

    只不过现在……

    “太子好意,但罪臣这模样不能去中宫。”

    赵简惨笑一声,缓缓抬起悲凉的双眼,寻找着永乐皇帝的方向。

    “今日退朝!”永乐皇帝看着曾经顽皮的孩子此时竟露出这副神情,也是心中一痛,突然喝令,“赵王之事,不得外泄、不得私议。”

    “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乐皇帝立于金阶下,三个嫡子皆跪于脚前,接受了群臣朝拜。

    群臣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天家父子,便躬身退出,离开时只敢以目光交流,奉旨不敢多说一个字。

    “传御医!”永乐皇帝吩咐内监。

    没多久太医院老院史亲自带着两名御医匆匆赶来,显然是听传旨内监说了原由。

    赵简坐在椅上,接受了三名德高望重的医者仔细检查,听着他们凝重的呼吸声,不由微微一笑。

    “启禀皇上,赵王体内火毒已解,但眼睛……”老院史摇了摇头,一脸叹息,“微臣还要仔细研判药方,不敢轻易下药。”

    眼睛是人最脆弱的地方,火毒伤了眼,目前没有正确的方子,只能摸索,但赵王身份尊贵,也不敢轻易试药。

    “院使大人,可否请嘉兴孟神医……”一旁御医小声提议。

    “也好,可让……”老院使想了想表示同意,然而却让赵简打断了。

    “解我火毒的,正是孟神医。”赵简不想让太医院白跑一趟,这才开口。

    “前年游医盛会,名医问诊,都没有可用之方。”

    听了他的话,老院使面色一白,神情更是凝重起来。

    “传旨,宣孟神医进宫,与太医院共商药方!”永乐皇帝不甘心地下旨。

    既然毒是神医解的,没有药方,或许是药材、医理受限,太医院毕竟掌天下医药名医,有神医也没有的资源。

    “你何时中毒,怎不告诉父皇?”太医等人离开之后,永乐皇帝询问赵简,眼中流露着心疼。

    他贵为天子,他的皇儿却有这般遭遇而不回朝,悄悄在民间寻医吗?

    “前年圣旨再三催行,罪臣正在运功逼毒,若非自幼习武,早已暴毙京师,或是北上路上。”

    说到北上路上,赵简突然一声轻笑,不悲不怒。

    “前年三月初三清晨,德州太平山下,罪臣的车驾被二十余死士突袭,激斗至午后,死了十多仪卫,五十多人受伤。”

    “若非罪臣在杭城养病等孟神医药方,德州一役生死难断。前年中秋夜,五十多死士突袭,若非罪臣……”

正文卷 第722章 皇后病重

    “好了!”永乐皇帝听得额头青筋暴起,既为赵王遭遇,也为赵王口口声声自称罪臣。

    难怪他一回来,什么也不辩就领罪求死,他这是在怨啊。

    “燧儿,父皇不知你发生了这么多事,是父皇处理草率了。”

    永乐皇帝眼眶微红看着说起经历却神情淡漠的赵简,心里有股闷气难出。

    “太子!汉王!这件事即刻查下去!朕要知道是谁在害赵王!下毒、刺杀,全是谋逆之罪!绝不轻赦!”

    “儿臣领旨!”太子和汉王双双躬身领命,表情同样凝重。

    这一看就是当初在宫中辞行宴上被人下毒了,又或者是在回到京中赵王府才被人下毒。

    但不管是在哪个环节出的问题,都是皇家秘事,在查出真相前,不宜声张。

    因此父皇派了他们俩而不是直接交给大理寺或内廷司。

    “走吧,朕陪你去中宫看你母后。”永乐皇帝朝赵简伸手。

    “罪臣……”

    “你这孩子怎么就那么别扭呢,这事你另有隐情,自然不是你的罪,何来的罪臣!”

    永乐皇帝头疼地看着赵简。

    “既不是罪臣,那些被关押甚至要问斩的臣属……”

    “自然不追究他们。”永乐皇帝只得允诺。

    “谢父皇隆恩。”赵简心头一松,连忙扶着椅靠起身,朝永乐皇帝跪下行礼。

    “好了,你眼睛不便利,就不要行此大礼了。”

    永乐皇帝伸手亲自扶起自己的儿子,要扶着他去中宫。

    “儿臣想让李坎他们来扶。”

    赵简却不敢让永乐皇帝亲扶,就算那是他的父亲,他也不敢。

    何况他不见着自己的手下,心里还是不能安稳。

    见父皇气结,连忙解释。

    “这两年,他们尽心尽力,也陪着儿臣吃了许多苦,儿臣也习惯了他们近身伺候,父皇日理万机,总不能时时在侧照顾儿臣。”

    永乐皇帝这才明白赵简的意思,立刻着禁卫去传李坎他们到中宫候着。

    “走吧,父皇也想听听你这两年的事情。”

    “是。”赵简领命,却仍是拒绝了永乐皇帝的搀扶,只身走在身后侧。

    永乐皇帝转头看着走着虽慢却也看不出多异常的儿子,心下不由叹气。

    之前他进入朝殿三跪九叩,谁也没有发现异常。

    这两年他在民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赵简只说了大致经过,将藏身农村的事和丁石头的事全部略去了。

    只说自己在杭城的居住被刺客寻到,护卫拼死反击护他逃走,之后卖了那府邸转移到一处田庄隐居。

    这次回朝,把田庄也卖掉了。

    府邸卖了,田庄卖了,一切与他有关的物品都易了主。

    所以,只要暗中敌人相信,那他在民间的消息都可以断掉了。

    “这事交给你两个皇兄去处理,你就在中宫陪你母后吧,你现在这样,放你回府,朕也不安心。”

    永乐皇帝心疼赵王,再想到皇后病重,自然就把皇后最宠爱的孩子留在她身边。

    “是。”赵简自然领命。

    这次回来赴死,已做好一切觉悟。现在他和他的臣属都不用死了,他心里自然又燃起丝丝希望。

正文卷 第723章 提出与徐氏和离

    “对了,你的王妃正在中宫伺候你母后,你……”

    “什么!”赵简大惊,不惜打断父皇的话,差点又跪下了,“父皇饶命!”

    “饶命?”永乐皇帝错愕,突然目光一闪,“你怀疑她?”

    “父皇,儿臣那天从宫宴回府便毒发,是宫宴问题,还是回府后的问题,有谁能在那么短的时间接触儿臣?”

    “儿臣没有证据不敢多猜,毕竟诬陷无辜不是儿臣行事。”赵简停下了脚步,不肯再往前走。

    “但当年南下,儿臣只带了李坎他们,王妃、小全子他们……其实并不知儿臣身体不适南下寻医,是因中毒一事。”

    “儿臣不随便怀疑他们,也不轻易相信他们,是以隔开回避。但不管是否有他们的份,儿臣……”

    “儿臣这两年想了很多,儿臣想与王妃和离!”

    “和离?”永乐皇帝惊讶地张大了眼,目光突然凌厉地射了过来。

    “徐氏乃功臣徐漳之女!你可知和离会遭人诟病?”

    “儿臣与徐氏没有感情,多年无出,足以和离。”赵简坚持。

    这是一个机会。

    若不能趁他遭遇的这些事而使父皇心软,提出与徐氏和离,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他要接回石头母子,却给不了石头正妃之位,石头一定很委屈。

    何况徐氏早已没了进门时的刚烈绝然,那两年还时常对他表现体贴,想履行王府主母之责。

    若非他不屑和一个心有所属的女子做夫妻,更看不惯徐氏明是回心转意实是抛却了旧情郎的行为。

    徐氏进府之后,就让他安置在僻静院落,不给她主母之权。王府一应事务都是长史在负责。

    徐氏想来是他不在藩地被发现后,被送回京师的。

    从对徐氏的处置上,可以看出父皇并无真正要处置他的意图。

    “父皇,儿臣现在这样,可以给父皇母后看到,却不愿意给一个……儿臣决意要和离的女子看到。”

    赵简适时流露出悲伤的表情。

    “儿臣不想被人轻视,不想让人觉得儿臣提出和离是因自己的眼睛。儿臣有自己的皇家尊严。”

    赵简说得越悲伤,永乐皇帝越是说不出反对的话。

    “好吧,徐氏在宫里也有些日子了,就让她回王府歇歇。”永乐皇帝果然妥协了。

    “恳请父皇打发她回徐家去吧,和离之事,儿臣也恳请父皇允准!”

    赵简说着就要下跪。

    “行、行,这事父皇会思量的,先让她回娘家与她家人聚聚,你别跪了。”

    永乐皇帝连忙扶住儿子。

    一个倔强的瞎儿子,他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没有说出来?

    永乐皇帝不敢断定,但他这么坚持,也不能一口拒绝。徐漳固然有功,但若徐氏女有罪,也不能姑息。

    得了永乐皇帝的承诺,赵简这才起身,却依然不往前走。

    永乐皇帝只得先遣内监前往中宫传达他的旨意,既是告诉皇后,三皇儿回来之事,也是命令赵王妃回娘家去。

    不是回家,是回娘家,这是皇上口谕。

    今天,一向严厉的永乐皇帝为了赵王,一再打破原则,原因赵王的遭遇。

正文卷 第724章 只能说弱视

    中宫,正陪着皇后在花园里散步晒太阳的赵王妃听了内监传达皇上旨意,不由愣住。

    赵王回宫,她身为赵王妃不正应前去迎候吗,怎么……

    反是让她出宫回娘家?

    但圣意不可违,赵王妃只能咽下一肚子疑惑,立刻离开了中宫。

    因为赵简有意拖延,她甚至连久违了两年的赵简一片衣角都没有见到。

    赵简以前还能在宫里与她装装样子,现在心里有丁石头,是半点也不愿意周旋了。

    他只怕丁石头吃醋不高兴。

    中宫,徐皇后知道三皇儿回来了,已等不及地自己出来迎接。只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