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到明朝考科举-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老儿倒有个主意——”
他们跟做衣裳的于裁缝家关系好,再订一套送给他就是了。
王公子想要的是中奖的快意,倒不是特别希罕这衣裳,见事不成也就摇了摇头,打算不要了。
计掌柜倒以为他是不好意思要自家东西,便劝道:“大官人客套什么,居安斋甚至我们状元爷不都是你看着起来的?小老儿便自己花银子做这衣裳也甘愿,不过我们东家父子跟状元爷肯定都不能够让我抢了这差事。大官人只管等着衣裳,回头状元爷也必定给你洗尘接风,贺你高升呢!”
衣裳倒不要紧,要紧的却是居安斋和崔燮的情谊。王项祯想起这事,也就不再管这衣裳是中奖来的还是买来的,洒然一笑:“这回又要偏崔贤弟的新鲜衣裳了,我可不能再叫他置酒给我接风,得亲自去请他吃酒!”
作者有话要说:白髭是李东阳作过一首问白髭、代白髭答的诗,好像前面提过?抱石居士是杨廷和,龙泉隐士是王状元


第209章 
崔燮原先上学时; 每天都恨上学时间太早必须早起。如今熬到中了状元; 一辈子不必考试了,他又恨起了上班时间太早; 男朋友必须早起。
锦衣卫是朝卯晚申的衙门; 五更过后就要去画卯; 因此要趁夜起床,赶着第一拨开城门回京里。崔燮就怕他早晨迟到; 半宿没敢睡实; 时不时就警醒地睁睁眼,看着窗外天色; 听外头有没有更漏声。
谢瑛也一样睡不踏实——怀里抱着个热腾腾颤巍巍的小火炉; 还一时一动弹; 在他身上挨挨蹭蹭,擦过他的身子往外张望。光滑柔韧的胸膛就压在他身上,呼吸时肋骨轻缓地扩开,更紧密地压在他身上。细细的、微凉的鼻息吹在他胸前颈间; 就像是往刚熄灭的炭灰上浇了一捧油; 险些又叫他心底那把火燃烧起来。
若不是疼惜崔燮已经叫自己折腾了半宿; 怕他伤着了不好调治,谢瑛直想把他揉进身子里再不许他起来。
别的是不好再干了,按着他别乱动弹倒还可以。
谢瑛一翻身,长臂从他背后捞进怀里,拉过他一条腿勾在自己腰间,伸手按着他背后酸软的肌肉; 替他缓解之前那场轻狂带来的深长的疲乏和酸痛。
崔燮终于老老实实地闭上眼,倚在他怀里静静度过这一夜最后的时光。
外面的天色一点点亮起来,深寂的黑暗被蒙蒙微光照亮,谢瑛借着那点光芒看他柔顺地闭合的眼,挺拔的鼻梁,和微微抿着、显出几分紧张的双唇。
他也还没睡着。
这样难得的一夜,谁又舍得睡过去呢?
谢瑛顺着他脸上起伏的轮廓亲下去,含着他的唇瓣留下一个深长的亲吻,低低地说:“我先回衙点卯,你多睡会儿再回去。门外斜对面就是个租车的经纪行,我预已跟他们订了车,这回你可要坐车回去,千万别再逞强骑马了,小心累着。”
崔燮缓缓睁开眼,眷恋地看着他,口中却应得十分痛快:“上回是在城里,我看路不远才走的,这回都在城关外了,我还能非得骑马回去么?小白马如今不知哪儿来的那么大精神,跑得极快,我也怕拉不住它出了马祸。”
什么叫马祸!谢瑛失笑一声,替他把夹被塞好,自己从床上爬下来,捡起昨天掉得满地的衣裳,借着晨光自己分开,裹进包袱。他还有昨天从家里带来的新衣裳,背着大床一件件换穿了,回身来摸了摸崔燮的脸,低声与他道别。
崔燮一面哑声应着,一面伸手去摸衣摆上不平整的地方,想把那条褶纸拉平。他的手臂从宽大的衣袖里滑出来,露出手肘内侧一点殷红印子,谢瑛呼吸微顿,看着那点艳丽的印痕,却带些悔意地说:“当时没控制好力道,不该那样用力,你这几天沐浴或是练武时注意些。”
崔燮也看了一眼那印子,笑了笑说:“你也小心些,我昨晚也没轻没重的,不知道给你身上弄了印子没有。你赶明儿早上练武时也穿厚些,别叫人看见……”
说着说着他自己也有点担心,起身看了看谢瑛脖颈前后,见露出来的地方都是白的,没落上不该落的颜色,才安心地趴回去,裹着被子仰头看他。
谢瑛一层层穿起衣裳,将头发结束得整整齐齐,罩进乌纱帽里,将漂亮的身形遮得严严实实,半点看不出昨夜帐中流露出的风流态度。
没有他色相勾引,崔燮才想起昨晚偷溜出园子,回头见了同僚还要交待,忙拉了拉他的袖口,指着自己的包袱说:“昨儿晚上忘了告诉你,投完票除了签名还有个抽奖,进园子的一人给个壶,凭壶上的号抽。我特地留了两个号咱们俩用,你随便揣个壶走吧。”
昨晚偷来的这一夜光阴十分美好,收拾首尾的麻烦也就变成了附赠的一点小情趣。
谢瑛翻了包袱,果然见有两个壶,便挑了个“归妹九”,剩下个“无妄七”给他。这时已离着开城门不久,谢瑛也不敢多耽搁,忙忙地出来进去折腾了几趟,回来替崔燮掖了掖被角,伸手探了探他身上暖不暖,切切嘱咐他吃了饭再走,才转身回城。
崔燮补觉补到天明,又因为多年读书养成的生物钟睡不下去,只得起身更衣。
他也早备下了新衣裳,起床后顺便换了条新床单,换下来的就团了团,抱在怀里做贼似的拿到灶下毁尸灭迹。那间厨房灶里已生了火,灶里只填了一根硬柴,暗红的小火苗在柴上跃动。灶上煨着一锅鸡汤,热着几样蒸点心,有甜有咸,一看就是城里老进祥酒楼的手艺。
昨天晚上吃的几样菜倒不知叫他折到哪儿去了,厨房、屋子都干干净净,看不出曾有两人住过的痕迹。
崔燮不由感叹他不愧是锦衣卫,比特工还厉害,待到自己把床单塞进灶里烧时又忽然失笑——他自个儿这保密意识也跟地下党似的了。
可见这行事也不光是职业习惯,都是环境逼出来的。
烧衣裳的火把鸡汤催得咕咕冒泡,香气飘出来,勾得人肚子也要叫起来。崔燮舀了一碗热汤,还弄了几块鸡肉在里头,又挑了些个肉馅蒸饺、芋粉团子类的咸点心就着,边看着灶里的火焰燎尽床单,慢悠悠地吃了一顿早点。
待床单烧得差不多,他也吃饱了,就拿火箸在灶眼里扒拉了一阵,把剩下的布块烧成细灰,掏出来倒进了后院菜地里当肥料。
院里也没什么要收拾的,他又把吃剩的东西用食盒装走,到马车要了谢瑛订的车、拴着小白马一路回到家。
计掌柜和崔启这时候还在园子里带人收拾着道具,家里又以为他身边有人照顾,都猜不到他跟人私会过了夜。回到家里,崔梁栋就眼前一亮,提着袍子赶上前来,又是埋怨又是骄傲地告诉家里有贵客来,老夫人亲自陪着,就等他去相见呢。
崔燮听到“贵客”,莫名就想到了昨晚计掌柜在园子里遇见的王公子,回首问他:“可是老家来的客人?是个武生公子模样,豪奢气派的么?”
崔梁栋咧着快到两腮的大嘴答道:“我的状元爷啊,在你面前,老家的乡亲们哪儿还算是什么贵客啊。这回来的是真正的贵人,是老爷的好朋友张老大人,就是那位当了太子爷岳父的!带着儿子过来给你道喜了,不想你回来得晚了,倒叫他们久候了。”
崔燮倒有些吃惊,换了件更正式的青袍,整整齐齐地去见他。
张斋长倒还是那么副温厚脾气,也没穿鸿胪寺卿的官袍,带着两个儿子在厅里等着,见了面就起身向他道喜,只说前些日子怕他要见座师、同年,特地晚了几天来道贺。又拉着两个儿子,推着他们到崔燮面前,端起父亲的威严喝道:“还不向先生道贺?”
两个小学生自打姐姐当了元妃就有些膨胀,歪歪扭扭地道了贺,拧着头跟父亲争吵:“我们都是太子妃的弟弟了,往后求姐夫封我们当个锦衣卫大官儿不就行了,还要读书有什么用?”
张峦厉声厉色地骂道:“什么姐夫!那是东宫太子,一举一动都牵着天下,能像平常人家的姐夫,随你们这顽童胡闹么?”
崔燮自不能看他们父子在自己家吵起来,便劝他:“这只是孩子话罢了,兄长怎么当真了?”
张峦怒道:“不是我当真,是他们当真!真以为娘娘当了东宫元妃,他们俩就是国舅爷了不成!就是王家那几位真国舅爷,有谁敢仗着身份横行无忌的?这两个小子忒不知事,将来定要给家里招祸!”
张延龄与张鹤龄见老师比父亲好说话,几步就转到了崔燮身后,借他挡着父亲的雷霆之怒。
崔燮拉着两个孩子坐在上面主位上,紧握着他的手劝张斋长:“这么小的孩子自己懂什么太子封赏,定然是听外人风传的,说得小孩子心乱了。这事倒好办,张兄若信得过我的话,反正我如今已经中试,不必再读书,你就把这两个孩子放在我身边一阵,我约束约束他们,你也趁机清理家下,叫家人们别风传些招灾惹祸的话……”
他们家女儿还只是太子妃,上面还有皇后和周太后,若是有什么不谨的话传进宫里,皇上和太子怕也不高兴。
张斋长怕的就是这个,听说崔燮肯负责,连忙拱手谢道:“不瞒你说,我这些日子正为这两个不肖子上火,就怕他们以为自己身份高了,言行无忌,得罪了里头人。和衷你的品性我是信得过的,你能管教是了这两个孩子,张某宁愿把他们送你当个童儿!”
崔燮笑道:“张兄说笑了,这两个孩子已是我的弟子了,我也当他们是子侄一般,能不用心教导么?”
有早先定下的师徒名份,这俩小子在外头闯了祸,他也得跟着吃挂落。
而且他记得《明朝那些事》里好像写到了明孝宗的小舅子比较极品。不过孝宗朝没出武宗朝那样的大事,也没太有意思,他并没仔细看,连两个国舅的名字都没记住。再加上穿越前后又隔了那么多年,记忆早淡了,也不知这两个小子熊到什么地步……
不过治熊孩子的方法都一样,就是从小给他收拾服帖了,让他哪怕长大了,想做坏事时都能想起当时的教育,不敢伸手。
崔燮温和地一笑,看着两个孩子:“正好我如今有两个月的探亲假,中间只要回迁安老家展墓一趟,也花不了几天工夫。我在京时就把他们接过来,教他们读几本经史,长长见识,免得人云亦云,叫外头人引歪了,不知道自己身份何等重要。”
寻常人说起元妃的弟弟,都说身份贵重,他却用了“重要”这词。张斋长没听出其中的深意,只以为他也是和别人一样说他们父子当了外戚,沾了皇家二字,身份自然不一般了。
两个孩子更是懵懂,只知道不想读书,扭着身子想躲开,只是躲不开他那双看似只用来读书执笔的手牵制,急得额头发汗。张斋长有那么一瞬间莫名觉得他的笑容有些叫人心底发毛,仔细看了看,他仍是那么温柔和气,慈爱得像对自家亲儿子一样,实在不像能打杀了他这俩儿子的。
既然不能打死……就叫他随便管吧。
张斋长看了儿子们一眼,咬咬牙跺跺脚,起身朝崔燮拱手:“我本不该这么打搅你,不过今日既然话赶话地赶到这里,我也不扭捏推辞了……我先回家整顿下人,这两个不肖子我就留在和衷家,任你管教了!”


第210章 
张斋长留下几担贺礼兼束脩; 狠狠心扔下两个儿子回家了。虽不知他回去后如何如何受太太的处置; 张鹤龄兄弟却是实实在在落到崔燮手里,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两人孩子乍离了父亲; 有种孤雏失亲的无依感; 这两个月因为姐姐当上太子妃而滋生出的骄纵大胆就悄然缩回了几分。待崔老师送他们父亲出门; 再回来看他们,两人都有点紧张地坐在客厅沙发角上; 强提胆气; 架着膀儿问他要把自己兄弟怎么样。
他们是太子妃的弟弟,老师敢体罚他们; 他们就、就跟姐姐告状去!
崔燮不必看就知道这俩熊孩子在想什么; 只负手站在堂前; 朝他们温柔地笑了笑:“为师这里和你们家里、书院里都不同,不会立逼着你们读四书五经。你们是太子妃的亲弟弟,未来的外戚国舅,不能考文举武举; 像普通书生那样拿一套题目写文章也没什么用处。我这里只要教你们做个于国家有用的人; 你们爱学什么; 我就能教你们什么,我不会的也能找人来教。”
真、真的?世上能有这样的先生?
两位张公子长这么大也没听说过什么叫素质教育。亲爹也好、书院先生也好,都是逼着他们读小学、大学的。母姊虽然宠溺,那也只是护着让他们别读书,但除了不读书之外的事也不许他们干——
譬如说他们就想当个锦衣卫,抓几个出名的大盗、杀人凶徒; 家里就死命管着,连门都不让他们出。
要是老师肯教他们这个,带他们抓贼,那没得说,这老师就是他们得跟一辈子的好老师啊!张鹤龄年纪略大些,便大着胆子说:“那我们就要学武功,学怎么破案,当戏文里锦衣卫千户那样的人物!”
说完之后,两兄弟就退后几步忐忑地看他的反应,看他是真的许他们追求自己的事业,还是像父亲似的只是骗他们说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