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头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头蛇-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圣德太子派来遣隋使船抵达大兴城之时起,倭国与中土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就从未停止,无数的儒、释、道教的布道者携带典籍,商人满载货物,身怀绝技的手工艺者,倭国处心积虑的这种单方面的全面学习之举,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
  适时的激发了倭国的政治文化的大繁盛!
  风起风息,风旋风转。
  在中土之人已经没有信仰之后,心灵空虚的人们只能看着一衣带水的倭国小邦,被那里完备繁荣的传统儒释道文化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所震撼!
  曾经被我们唾弃的文化,却在异域番邦落地开花,结果繁衍。以至于很多在中土失传,消逝殆尽的好东西,在异域他乡却俯拾皆是。
  为什么会这样?没人说得清楚。
  天文二十四年(1555)三月二十八日,武田出阵了!
  武田晴信先抵高岛城,稍作修整,便移阵木曾谷,准备以泰山压顶之势全歼信浓名门木曾氏。木曾义康、义畅父子整日战战兢兢的小心戒备,静候末日的来临。
  而军师山本勘助晴幸则亲赴诹访,去探视了病重的由布姬。
  諏访湖畔,清幽的小坂观音院。
  白色的鹭鸶等水鸟翱翔在湛蓝的天空中,自在飞。
  室内光影变幻,勘助神色温柔的看着日益憔悴由布,伸出手握着她的小手。
  “可要吃东西呢,不可以任性哦!有没有吃过药呢?”勘助轻声问她道。
  “饭都有吃的,但是药太苦了!”由布姬目光偏到一边,嘴一瘪。
  她的嘴唇稍有些干裂,是虚火上升的症状,多饮些温水就会缓解一些。
  勘助站起,来到外面,将廊下小泥炉上煎熬好的中药拿进来,小心地吹了一下,放在嘴唇边试了一下温度,递到由布的嘴边。
  由布姬甜蜜的笑笑,捏着鼻子张开小口,秀眉紧蹙的一口吞咽而下,喝完药之后,哀伤的看着勘助,好似要把他记在灵魂的记忆里。
  由布的小舌头舔了下下唇,眼内满是浓浓的不舍之色,轻声地说道:“都很苦的呢。不知道还能有几次这样的机会了呢?”。
  “不许乱说,要长命百岁呢!四郎会成为一个堂堂的武士的。”勘助大手包裹着由布姬冰凉的小手,宽慰她道。
  由布姬抿嘴一笑:“勘助的手还是那么暖和呢。”。
  “好好养病,养好身体是最重要的。”勘助絮絮叨叨的说着。
  “真想这一刻能永远停住……”由布姬突然又有些伤感。
  “你让我做的我都做了,只要你和四郎平平安安的,我就了无遗憾!”。
  由布如是说到,勘助没有说话,只是大手紧了紧,让由布感受到他的温度。
  从观音院出来,山本晴幸静静的在缓坡处停驻良久,他的眼睛已经恢复了那种高高在上的漠然。心灵空灵圆满,一束淡黄色的光柱灌注进他的卤门,一颗米粒大小的不规则晶体慢慢出现在灵台处,松果腺内的神经包裹着晶粒。勘助脑内发生着不为人所知的变化,牠再按照自己的理解,修正着体内的循环系统。勘助心里升起了一丝明悟,那个枷锁,已经有所松动了!虽然极其细微,就像地球在脚底缓缓转动,但是人却难以感觉到一样。
  天文二十四年(1555)四月,草长莺飞,马匹膘肥体壮,宜出征。
  越后的兜跋毗沙门旗印再次飘扬在川中岛,长尾景虎驻军善光寺平,虎视信浓平原。
  第二次川中岛之战爆发了!
  长尾景虎此行乃是携愤挟恨而来。
  之前,长尾景虎进京时产生了巨大的花销,围绕着这些费用的征收问题在家臣中出现了争执。长尾景虎出身林泉寺,勤习护法降魔之兵法,民政之学习倒是涉猎不多,再加上越后景虎采取怀柔政策,以仁义治国,主从关系非常随便。很多很好的民政措施,底下豪族一听要他们自己掏钱,就找出各种借口,阳奉阴违予以抵制,最后都是不了了之!所以,越后的民政事务远不如甲斐的正规,有效!
  长尾景虎拘泥与天、地、君、亲、师的藩篱之中,画地为牢,所以处处掣肘,家臣团其实也就是一个松散的地方势力大联盟而已,景虎深感治理国政时寸步难行,身心疲惫,唯有寄情于佛法与美酒。
  武田晴信是个现实主义者,堪破天地人伦,放逐亲父,逼死妹夫。只要是对他有利的,他便立即动手,毫不容情!脸厚心黑,家臣团的凝聚力也很强,自然是无往而不利。
  就统率领国的能力而言,龙虎之争,一开始便已分出了胜负。
  敏锐觉察到了这一切的武田晴信立即抓住了这一机会。天文二十三年(1554)十二月,越后刈羽郡北条城主北条高广在武田晴信的煽动下自立,但三个月后就失败投降了。北条高广是镰仓幕府的名臣大江广元的后人,越后国人中的实力人物,平日自负文功武略丝毫不逊于长尾景虎,素怀异心。长尾景虎待高广却显得极为宽大,后来还让他去上野厩桥城经略关东。十三年后的永禄十年(1567),高广受北条氏康支持再度谋反。然而越后和相模同盟(越相同盟)时,长尾景虎又一次饶恕了高广,依旧像从前那样重用他。越后松散的主从关系由此亦可见一斑。
  降服景虎之后的北条高广并未收到实质上的惩处,只是在军议会上被长尾景虎大声喝叱了一番而已!也是从高广的嘴里,景虎知道了此次叛乱的始作俑者——武田晴信!
  长尾景虎不由得咬碎钢牙!
  二十三日,木曾谷本阵。
  正在商议攻击木曾氏战术的军团会议正在召开,群臣集思广益,纷纷进献良谋之机,探马突然来报!
  “禀报!北部边境升起滚滚狼烟!!越后出阵了!”。
  武田晴信、义信父子顾不上笼城据守的木曾父子,匆忙地从木曾谷折返北上,于一处叫大冢的地方列阵,迎击越后军。
  由于之前一次的川中岛一役中,越后略显劣势的退军了。善光寺平被武田偷袭,附近的旭山城也被占领,划归真田幸隆麾下。所以,此次盘踞在善光寺平的长尾景虎的形势并不占优。若是景虎渡河攻击晴信的话,势必会遭到晴信军和旭山城守军的夹击,渡河到了一半之时若被攻击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若是晴信渡河攻来的话,旭山城就像刀子一样,使景虎如芒刺在背,骨鲠在喉!
  长尾景虎因为性格的关系,善于在运动中调动敌军,找寻弱点,一击致命!对武田晴信这种硬桥硬马,步步紧逼的正面战法,他不是很精擅,感觉很不自在,拘束得很。
  现在,无疑是进入到了武田晴信的节奏,对武田十分有利。
  有鉴于此,长尾方的军师,稳重的宇佐美定满谏言,在旭山城北面的山头上建立一座屯兵的新城,负责监视旭山城的动静,防止关键时候腹背受敌。此地距离越后近,粮草兵马可以随时补充。如此,武田晴信原本天衣无缝的设局就被破掉了。双方再次回到同一水平线。
  八月份,趁着武田晴信与长尾景虎对峙于川中岛之机,山本勘助亲自前去劝降木曾义康和义畅父子。
  木曾福岛城门口,勘助解下佩刀,跟随军士来到主将军议之所。
  “尔武田与吾乃是仇敌!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说吧!有何贵干?”木曾义康色厉内茬的叫道!
  左右站满了佩刀武士,皆近前一步,怒目视于勘助!大有一言不和,便大打出手之意!
  勘助飒然一笑:“哈哈!敢问木曾大人,武田与木曾,孰强孰弱?”。
  “武田的确要比我们强上那么一点点,也仅限一点点!但是吾等木曾氏无一怕死之人!吾等誓与城池共存亡!”义畅慷慨激昂地插言道!
  勘助颔首道:“原来是这样啊!那么,如果木曾降服武田会不会好些呢?献出城池和效忠书,武田家督再颁发所领安堵!您以为如何呢?”。
  木曾义康怀疑的看着他,没说话。
  “你是在怀疑我家的诚意吗?那么,如果是吾家主公将武田家的公主嫁给贵家的继承人呢?如何?”山本勘助缓缓抛出了威力最大的炸弹!
  “什么!?强大的武田向我们送出公主?怎么可能?!”众家臣吵成一片!
  “这是誓书!请您过目!”山本勘助晴幸自怀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木曾义康!
  木曾义康展信审视良久,抬头看了勘助半晌。
  “如您所愿!”木曾义康对山本勘助晴幸笑语道。
  军师山本勘助不在的这段时间,武田晴信也没有闲着,他也在苦思取胜之良策。
  这一日,武田晴信命人将马匹放于犀川边上饮马,采取引蛇出洞之计,诱使长尾景虎军前来抢马,然后聚而歼之!他原本说准备在河滩放三匹马的,被弟弟武田信繁暗中踩了一脚,忙改口说放三十匹马的诱饵!晴信心里心疼的直哆嗦,这一注下得太大了!
  在鸟不拉屎,鸡不生蛋的倭国古代来说,这已经是少有的大手笔了!
  长尾景虎虽然轻易的看穿了晴信的目的,但关键是诱饵还是太诱人了!景虎依然义无反顾的一头扎了进去,准备火中取栗,搏上一搏。便派村上义清率部前去抢马,结果,村上义清所部二百人被晴信埋伏的一百五十人伏击,仅逃回来五十多人!
  日子,就在这种小规模的械斗中慢慢过去了。由于彼此有了防备,再也没有类似的战果了。加上之后各自的防守都是滴水不漏,均互无建树,双方的耐性都快到极点了。
  武田晴信唯有依勘助的提议,委托骏河今川义元从中斡旋,以将军家庶流为傲的名门自是乐于作这些提振自家名声的美事,甲斐、越后再次议和罢兵。
  同年闰十月十五日,骏河的使节太原雪斋大人特意前来川中岛,负责斡旋之事。经过协商,双方缔结了和议,休兵罢战。
  第二次川中岛合战,历时一百五十多天的无聊对峙,终于结束了!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十六章 生与死!
更新时间2008…12…7 19:39:42  字数:4120

 【极限了,不行了,晕。。。】
  天文二十四年(1555)十月二十三日,改元弘治,即弘治元年之始。
  从川中岛率众将回国之后,武田晴信继续全神贯注于领国的治理,埋头努力夯实着自己将来一统天下的地基。
  首先他按照底下反馈上来的意见,将颁布下去的“甲州法度之次第”追加了两条,查遗补缺,使之更趋于完善。
  而面对有家臣提出的广建高城大池,广蓄粮草以备战备荒的建议,晴信如此回答:“自坂垣、甘利没后,吾常思之,偶有所感。战国纷乱之世,何为国之重者?人心也!城没了,国没了,只要民心还在,那么必然有东山再起的一天!倘若民心已失,家臣离心离德,纵是坐拥坚城,亦是待宰的羔羊罢了!人心向背,才是治国的真谛所在啊!”。
  武田晴信心里并没有想到,他的治国之法也仅基于他勤于政务,团结好臣民的基础之上的。一旦继承人不肖,疏于国政,敌军入侵武田领,那么无险可据,无坚城可守的武田后裔该如何抵挡呢?
  所以说,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有它的局限性,武田信玄也不例外。
  甲斐国内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不高,供应严重不足,特别是战时粮食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晴信继位以来,修水利,垦农田,兴商业,开矿采金。
  除此以外,晴信认为凡事需尽最大的努力,作最坏的打算。为防止后代出现被他国入侵,猝不及防间起兵抗击的话,粮食万一短缺的问题,便未雨绸缪,命人在路边广种柿子树。柿子所含有的果糖成分能迅速将营养供应到大脑,使人遇到紧急情况也能够临危不惧,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柿子同时营养成分高,还具有解乏作用。而且将它晒干做成柿饼,长期保存,可以当作随身携带的应急食品。这一点非常适用于战时充作军粮备用。
  为了获得财政上相对宽松的环境,晴信也很重视武田领内工商业的发展,山本勘助建议就把古府的甲府之町作为“乐市”,免除各种税役。勘助的高远城便是首先实行的地点,勘助命高远城代秋山信有全权负责此事,成果喜人。由此,经常受到山本勘助教习的他进入了晴信的视线。为了规范町的金融秩序,晴信还整顿了各种工商业团体,修葺城池及领民住房或采购物资时,皆采用竞标的方式决定授权。晴信还统一了通过甲斐全境的度量衡,派人赴界町、京町、博多町等地招揽外地豪商到甲斐、信浓进行贸易。
  为了解决陆路运输和吸引外地商人来甲府经商,互通有无,晴信下令,在甲斐等地和周围农村征调闲散流浪人员,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