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心理学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心理学家-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钤欤仍诎亓执笱Υ觝。赫尔姆霍茨和克罗内克学习生理学。后入莱比锡大学师从w。冯特、路德维希等专攻心理学,成为冯特门下第一个美国学生。霍尔虽然听冯特讲课,规规矩矩地充当实验室的被试,但他自己的研究大多沿着生理学的方向进行。正如他以后的事业所证明的,他很少受这位伟大人物的影响。
1880年,霍尔回到美国,没能找到职业,但却有了一个妻子,是他从前在安蒂奥克教过的一位学生,后来重新相逢,结为伉俪。这时,对于36岁的霍尔来说,前途似乎十分惨淡。然而,1881年给霍尔带来了转机。就在这一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请他去演讲,结果他成功了。1883年,他开始筹建美国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1884年便得到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职位。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期间,他教过许多学生,其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如w。h。伯纳姆、j。卡特尔、j。杜威、j。贾斯特罗、e。c。桑福德等,有4人后来成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传世佳言——
人的心理是手造成的。
1887年,霍尔创办了美国第一本心理学学术杂志《美国心理学》。这份杂志不仅为发表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提供论坛,而且也使美国的心理学具有团结和独立的意义。因此,直至今日,它仍是一份重要的杂志。1888年,美国富商j。g。克拉克出资在马萨诸塞州渥斯特建立克拉克大学,霍尔应邀担任第一任校长并担任心理学教授,在那儿一直工作,直到1920年退休。
在建校之初,他遍访欧洲各著名大学,取各校之长而为克拉克大学奠立良好基础。霍尔渴望使克拉克大学沿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德国大学的路线成为研究生的研究机构,这促使他重视研究,而不重视教育。然而,这所大学的创办者克拉克却有着不同想法,他没能给霍尔预想的那么多钱。直到1900年克拉克去世以前,所给的资金主要是供建立一个大学学院,这种做法,霍尔是反对的,但却一直为克拉克所坚持。尽管如此,霍尔还是亲手培养出81个心理学博士,其中w。l。布赖恩和著名心理测验学家l。m。推孟,后者还成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克拉克大学心理学博士生中突出的学生还有a。格塞尔和h。戈达维,前者主要发展心理学研究,后者发展智力障碍研究。
1891年,霍尔自己出资创建《教育研究》杂志(后改名为《发生心理学》杂志),用以发表儿童研究与教育心理方面的研究成果。1892年,由于霍尔的努力,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简称apa)成立,他被选为第一任主席。到1900年,即8年之后,这个学会已发展到127名会员。
霍尔还保持着对宗教的兴趣,他于1904年创办《宗教心理学》杂志,10年后停办。1915年,他创办了当前仍很活跃的《应用心理学》杂志,同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霍尔也是对精神分析感兴趣的第一批美国人之一。为使精神分析让美国人有所了解,他于1909年克拉克大学成立20周年校庆时,邀请s。弗洛伊德和c。荣格前来讲学。这是弗洛伊德对美国的唯一一次访问。1920年,霍尔从克拉克大学退休,晚年继续从事写作。1922年,当时他已78岁,对老年问题产生兴趣,写成两卷本《衰老》,这是第一次用各种语言对老年人进行大规模的心理学性质的调查。2年之后,即在他第二次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几个月后逝世。霍尔去世后,美国心理学会调查会员120人,评定他在世界心理学家中的地位,结果显示,其中有99人将霍尔列为世界十大著名人物之内。
霍尔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1。开创发展心理学研究。虽然霍尔在莱比锡大学接受过冯特的实验心理学训练,回国后也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设立了心理学实验室,但他的真正兴趣却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他认为,就心理学以研究人性为目的观点言,实验心理学所能研究的问题太狭隘。因此,他采取达尔文进化论和当时美国新兴的功能主义所提倡“适应”和“应用”的观点,强调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1893年,霍尔在芝加哥世军诶博览会的一场演讲中指出:“过去我们都到欧洲去研习心理学,从现在起,我们应建立属于美国的心理学;美国心理学的特色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霍尔提倡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目的,并非将发展心理学作为纯基本科学的研究,而是为了配合教育的需要。霍尔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摆脱实验法,采取观察法和调查法搜集资料,而且研究范围包括儿童、青年、老年、奠定了今日发展心理学以生命全程发展(life…span development)为研究取向的基础。
2。提倡复演论解释人类身心发展。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理论,霍尔在其1904年出版的《青年期》一书中,提出了他的复演论(recapitulation theory),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反映着人类发展的历史。他认为生前胚胎期像蝌蚪形状,代表人类最初在水中生存的时期;婴儿期的爬行代表人类进化的猿猴时期;青年期情绪不稳定代表人类进化的混乱期,霍尔采18世纪文学运动的狂飚期(storm…and…stress period)名之;成年后身心成熟代表人类进化的文明期。霍尔认为青年期之情绪不稳是必然现象,故而他主张应特别重视青年教育。
 



第4章 巴甫洛夫


姓名:巴甫洛夫
出生地:前苏联梁赞
生卒年:1849…1936年
历史评价
巴甫洛夫,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苏联科学院院士。1870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动物生理学。1875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开始时研究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在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金。
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出生在梁赞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1870年,入彼得堡大学学习化学及生理学,1883年,获帝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后赴德国师从c…路德维希及r…海登海因。1890至1924年,任生理学教授。其研究工作可分为3个阶段:1888年至1890年,研究循环系统生理,探索药物及情绪对血压的影响,阐明左、右迷走神经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后研究消化生理,设计了巴氏小胃等手术方。
相关链接
条件反射试验
巴甫洛夫做了一个相当著名的实验,他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东西之前会流口水的现象,在每次喂食前都先发出一些信号(一开始是摇铃,后来还包括吹口哨、使用节拍器、敲击音叉、开灯……等等),连续了几次之后,他试了一次摇铃但不喂食,发现狗虽然没有东西可以吃,却照样流口水,而在重复训练之前,狗对于“铃声响”是不会有反应的。他从这一点推知,狗经过了连续几次的经验后,将“铃声响”视作“进食”的信号,因此引发了“进食”会产生的流口水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这证明动物的行为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刺激,将刺激的讯号传到神经和大脑,神经和大脑作出反应而来的。
法,可对未麻醉的动物的消化液分泌等功能进行终身观察。1897年出版《消化腺机能讲义》;继而又从唾液腺的精神性兴奋出发,转移到对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1890年至1930年间研究了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活动的生理机制、皮层的功能镶嵌式、睡眠、神经症的病因等。证明言语功能为人类所特有,是以语词作为刺激的条件反射。1930年,开始用他的理论解释及治疗精神病。1936年2月27日逝世。
与其他心理学家不一样的是,巴甫洛夫并不愿意做一名心理学家,相反,更愿意做一名严谨的自然科学家。巴甫洛夫十分反对当时的心理学,反对过分强调“心灵”、“意识”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仅凭主观臆断推测而得的东西。他甚至威胁说,如果有谁胆敢在他的实验室里使用心理学术语,他将毫不留情的开枪将他击毙。
然而,这样一个如此鄙视心理学的人,却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虽然那并不是他的初衷!巴甫洛夫在心理学界的盛名首先是由于他关于条件反射的研究,而这种研究却始于他的老本行——消化研究。正是狗的消化研究实验将他推向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内心也充满了激烈的斗争,但严谨的治学态度终于还是使他冒着被同行责难的威胁,将生理学研究引向了当时并不那么光彩的心理学领域,而后来,该项研究成果——条件反射理论又被行为主义学派所吸收,并成为制约行为主义的最根本原则之一。
——传世佳言——
决不要想你已经知道一切,无论别人怎样看重你,你应当常常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无知的”。
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界的第二大贡献在于他对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划分,而这同样始于他对狗的研究。他发现,有些狗对条件反射任务的反应方式和其他狗不一样,因而他开始对狗进行分类,后来又按同样的规律将人划分为4种类型,并和古希腊人提出的人的4种气质类型对应起来,由此,他又向心理学领域迈进了一步。
到老年的时候,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的态度有了松动,他认为:“只要心理学是为了探讨人的主观世界,自然就有理由存在下去”,但这并不表明他愿意把自己当作一位心理学家。直到弥留之际,他都念念不忘声称自己不是心理学家。但尽管如此,鉴于他对心理学领域的重大贡献,人们还是违背了他的“遗愿”,将他归入了心理学家的行列,并由于他对行为主义学派的重大影响而视其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
 



第5章 弗洛伊德


姓名:弗洛伊德
出生地:捷克摩拉维亚
生卒年:1856…1939年
历史评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医生,精神病学家,心理学领域的新学派——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人类行为学方面提出了不少革命性的、颇有争议的观点。他还为治疗行为方面的疾病建立了一套新的体系。
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在摩拉维亚洲弗赖堡(现属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他起初的名字是西吉斯蒙德(sigismund),再加上一个犹太字所罗门(solomon),但是17岁那年改为西格蒙德(sigmund)。
弗洛伊德3岁时全家迁居维也纳。父亲雅各布·弗洛伊德的前妻生的两个孩子比西格蒙德大20岁左右,他们没有去维也纳,而是移居到英国的曼彻斯特。西格蒙德是他父亲与后妻生的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五个妹妹。它的早年生活是在极度贫困中度过的。
青年时代,弗洛伊德对一般的哲学和人道主义问题很感兴趣,但是,他觉得必须有一种严格的科学训练来约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一个犹太慈善机构的资助下,他于1873年进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
弗洛伊德从事大部分研究工作的生理实验室主任是恩斯特·冯·布吕客,他是一个要求严格的训练者,一个在科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的人物。他的人格对这位年轻的学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弗洛伊德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介绍了一向杰出的研究工作,他证明了低级动物的脊髓神经节细胞与高级动物的同一性,这在过去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弗洛伊德的证明,对进化论是个有益的贡献。不久以后,他又撰文描述了神经细胞的构造,从而为神经原的理论奠定了基础,这也是现代神经学的基础。就因为致力于这些重要的研究工作,弗洛伊德拖了2年时间才评到医学职称。即使在评定以后,他还是把自己的工作局限在实验室里。他不喜欢数学物理,它的工作始终在组织学方面,既组织构造的研究。
接着,弗洛伊德开始用显微镜揭示人的神经系统的各种神经束。他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延髓,也就是头脑中最低级的部分。他终于理清了脊髓和小脑之间的种种联系。然而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他对听觉神经进行全面彻底的研究,以及对脑神经感觉神经核与脊髓的感觉神经结具有相同的证明,后者是对进化论的又一重大贡献。这些研究成果发表于1885年到1886年间。
——传世佳言——
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可能悔棋。
1882年,弗洛伊德爱上了他妹妹的朋友玛尔塔·贝尔纳斯。贝尔纳斯比弗洛伊德小5岁,出身于汉堡一个颇有名望的犹太家庭,那时正住在维也纳。弗洛伊德很快认识到自己必须干一种比较实际的工作,而不是那种纯粹的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