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者阿迦曼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尊者阿迦曼传-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走去的时候是在找什麽。知道了这件事,尊者阿迦曼告诉他的同伴,村民们很快就要来找他们了。一天下午,就如他所说的,很多村民来了。其中一个问他为什麽静坐?还有当他来回走着时是在寻找什麽?

「我的佛德掉了。」尊者阿迦曼说:「我坐着和走着是为了找寻佛德。」「到底什麽是佛德?」他们问:「我们能够帮你找吗?」「哦,是的,你们都能够,」尊者阿迦曼回答:

「佛德是全世界(叁界)中惟一的无价之宝,佛德是全知的。那真是太好了,如果你们愿意帮我去找佛德,那麽我们就能够很快地找到佛德了。」「你丢掉你的佛德多久了?」「不久以前。有了你们的帮忙,我们就能更快地找到它了。」「这个佛德的无价之宝有多大呢?」村民问。「不太大也不太小」他说:「大小对你我都很适合。任何人找到了佛德,就是世界上的优胜者,因为他能够看到每一件事物。」「他能够看到天堂和地狱吗?」「当然,如果他知道怎麽去寻找佛德的话。否则,我们怎麽能够说佛德是无价的和殊胜的呢?」「我们能够看到死去的小孩、丈夫或妻子吗?」「当然可以,」他回答:「当你已经找到佛德,你就能看到每一件事物和每一个人了。」「佛德有光亮吗?」「是的,佛德有非常光明的亮光,远比千百个太阳还明亮,因为太阳不能让你看到天堂和地狱,但是佛德能够。」「妇女和小孩能够帮你找寻佛德吗?」「是的,每一个人都能够。」「佛德在那些方面是无价和殊胜的呢?它能帮助保护我们防范魔鬼吗?」「佛德在许多方面都是无价和殊胜的,那是数说不尽的,欲望、形象和无形象的叁个世界(中译注:欲界、色界、无色界)都要在佛德前面顶礼,没有什麽能够胜过佛德的。魔鬼都非常害怕佛德,他们害怕那些开始要寻找佛德的人,即使他们仍未找到它。」「佛德宝石是什麽颜色?」「在佛德的亮光里有无法计数的许多颜色。佛德是佛陀的无价之宝。佛德是知识和光辉的泉源。佛德不是一个实体,佛陀在很久以前把它给了我们,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找到它。不过佛德在那里并不重要,如果你真的想要寻找佛德,你就必须坐着或走着,自己重复念着佛德、佛德。在这段时间,你不要想到其他任何事情,让你的思想安住在你内在的佛德中,如果你能这麽做,那麽你可能会找到佛德。」「但是,我们必须坐多久或走多久去寻找佛德?」「一开始,十五或二十分钟就够了,佛德不喜欢我们匆忙,一匆忙就厌倦而不能找到佛德了。今天这样就够了。」在这善巧的开示之後,村民就回到他们的村落去了。他们没有告诉他说他们要走了,他们站起来就走开了。他们没有说再见的习惯。在村子里,其他留下来的人热切地询问着他们。他们重复着尊者阿迦曼的开示,并说他和他的比丘不是像他们起初所怀疑的伪装的老虎。

村民对他的开示有浓厚的兴趣,不久之後,他们都热诚地念起「佛德」来了,从酋长下至妇女和小孩都知道如何在心里念诵。

尊者阿迦曼的开示产生了奇妙的结果,比任何人所期望的还要快得多。过了不久,有一个男人能够藉着尊者阿迦曼的善巧方法而找到佛德,他说在他忠实地奉行那个方法之後,很快地就得到一种喜乐的安宁,依照他说,在那个成就前的四、五天,他梦见尊者阿迦曼,他来把一枝有着光亮火焰的大蜡烛放在他的头上,在他的梦中,他非常高兴,因为他能够发出一种光,强度足以穿越他身边几公尺内的黑暗。当後来他得到了那种喜乐的安宁,他跑去见尊者阿迦曼,向他陈述他的梦和他的奇妙成就。尊者阿迦曼於是教导他一个更深入的修习,并告诉他要更努力。他细心地奉行尊者阿迦曼的开示,而很快地获得较高的成就和附加的他心通,透过它,他能够知道一个人的心有多麽污秽或纯净。後来当他跑去见尊者阿迦曼时,他坦白地说出来,依照山地人的习性,他已经观察了尊者阿迦曼和他同伴的心,现在很了解他们了!

「那麽我的心像什麽呢?」尊者阿迦曼戏笑地说:

「它是罪恶的吗?」「那里,」这老人立刻回答:「你的心解脱了所有的烦恼,它沐浴在一种奇妙的光亮里面,你是世界上贤圣的人,我从未见过任何像这样的事物。你已经住在这里很久了!为什麽你刚来的时候不教导我们?」「但是,我怎麽教呢?」他回答:「你们没有一个人曾经来问过我。」「但是我不知道你是一个圣人,否则我早就来了。

现在我们知道你是多麽地有智慧,当你被问到为什麽静坐和来回走路是要寻找什麽时,你说佛德丢掉了并要我们帮您找寻佛德,当问到什麽是佛德时,你说佛德是光明之宝,事实上,您的心已经是佛德,但是您要使我们的心像您一样光明,现在我们知道您是神圣而智慧的,您不需要我们帮您寻找佛德,您是要帮助我们为自己寻找佛德!」那个人成就於法的消息很快地传遍了全村。每一个人对於念「佛德」都更有兴趣了,也因此对尊者阿迦曼更感兴趣了。从那时起,两只「老虎」的事就被完全遗忘了。

每天早上,尊者阿迦曼和他的同伴後面就跟随着那个人,替尊者拿着钵器,也从尊者那里学得更多。即使当他有其他的事要做,他也会差人告诉尊者阿迦曼。还有其他几个人,男、女都有,在禅思修习上都有进展,但是第一个得法的人显然是最佳的。

现在,他们对於尊者阿迦曼有了正确的态度,每一件事都自动地改变了。从前,村民从不关心两个比丘的饮食睡眠乃至或生或死,一旦他们知道了他是谁,他们就热心於尊者的安宁和舒适了。吃饭、睡觉和经行禅思的地方,在没有尊者阿迦曼的一句要求之下,都整整齐齐地建造好了,他们也亲切地向他抱怨说,他怎麽可以像野猪那样在草木纠葛丛生的小径上行走呢?

「您甚至说这就是寻找佛德的道路,」他们说:「而且您告诉我们,您坐着和走着是为了寻找佛德!您是多麽奇特,跟其他人多麽不一样!您是世界上最卓越的,然而您却不吹嘘,我们很喜欢您。您的床不过是乾叶子而已,现在都腐烂了,您怎麽能用它住了好几个月?

这就像个猪窝,这让我们心情沈重。我们全都这麽愚笨,我们是多麽盲目啊!有些人甚至控诉您们是伪装的老虎,但现在他们都已经改变心意了,我们告诉他们有关您们的一切。」079戏剧性的离别山地村落居民的敬意和尊重是强烈而真诚的,而更重要的是,绝对的,他们能够为他们所尊敬的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尊者阿迦曼所说的一切,都被恭敬地听受和忠实地奉行。除了诵念佛德之外,他教导他们更深入的禅思课程,假以时日,他们将能够更进步。尊者阿迦曼和他的同伴为了他们的缘故,便与他们作雨期安居。

两位比丘在二月初到达他们的村落,而在第二年的四月离开,已经和村民们相处了一年多。然而,他的离别却成了一个戏剧性的,泪流汪汪的场面,因为他们不让他离开。他们说即使他会死在这里,他们也会很乐於安排他的葬礼。他们全心地奉献於他。这显示了他们是如何地能够承认他们的过错和自我改正。他们能够知道他是真正的圣人,并请他原谅他们对他的罪过。

离开他们之前,他对他的同伴说,他们已经从他们自己的恶业中得救,他们可以自由地继续往前走了。但这麽做,对他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一旦他们知道他要离开,他们就从村子里蜂拥而出,而在他面前痛苦地哭泣,恳求他不要离开,这就好像他们在哀悼某人的死亡那样。他们的悲恸是感人的,他们的恳求则是可怜而令人心碎的。他试着用安慰的言语来跟他们解释,说明为何他必须走,请他们不要再悲伤了,那对他们是无益的。

当他们似乎已经稍微平静下来时,他整理他的必需品,并从舒适的住处开始走出去。然後,一件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小孩子和大人们都团团围住他,有些人泪流满面地抱着他的腿,试着要把他拉回来,有些人则以同样的意愿拉住他的衣服,还有些人从那个要陪他走一程的人身上攫取他的雨伞、钵皿和水壶。情景就好像是一群小孩子哭着要求他们的父亲,不让他离开,他只得回来又花了更多时间来安慰他们,用各种道理来减轻他们的悲哀。费了很多的时间,他们才让他走,然而他才走了几公尺,他们又再度悲不自胜了,从他後面快跑上去要拉他回来。他们都痛哭失声,比刚才更紧紧地依附着他的腿部和衣服。这一次,又费了他好几小时来安慰和说服,而场面已经变成了一片混乱,痛哭和哀号,啜泣和尖叫,小孩和成人都一样。

「请再回到我们这里来,」他们忧伤地啜泣着:「不要离开太久,我们会非常想念您。我们的心已经破碎了。」这就是村民泪汪汪地恳求尊者阿迦曼回来的哭喊声。男人、女人和小孩都呐喊着祈求他的哀悯,害怕他永远离开了他们。

他在猜疑的恐惧和不满中来到了他们的村落,却在那些曾经指控他和他的同伴是伪装的老虎的人们的心碎的眼泪中离开了它。这真不愧是如来的追随者,他的责任就是清扫人们心里的污染,为他们自己和别人,把它们转变成无价之宝,这是基於慈悲的责任,绝不会由於别人的误解、怀疑或恶意而受到干扰。这样的慈悲在任何地方,都是痛苦众生的避风港和避难所。

080懊悔不及当听着他的叙述时,他的听众不禁想像着那些可怜的村民流泪的情景,他们不让尊者阿迦曼走又无法劝阻他,可怜地恳求他回去看他们。这样的人们,单纯而不任性,诚挚地受他感化,为了他将乐意地牺牲他们所有的一切。就像小孩子,亲切地依恋着他们的母亲或父亲,他们抱着他的腿,拉着他的衣服,扭绞着他们的手,都为他迫在眉睫的离别而觉得他们的心好像真的破碎了一样。那里有他们为他清理的经行禅思步道和他们所盖的茅草屋,这是他们所能做的最好的,对他而言也是最好的。

从那时起就没有再看到他了,但这是因缘变迁的法则,它掌管着世间,它以生离死别的形式一再地自行显示着。料想得到,它是迟早一定会发生的,没有什麽力量可以违抗它的。至於尊者阿迦曼,不用劝阻他,虽然他知道自己的离别会引起村民的悲伤。(他已经把他们从罪过的思想中救出,并为他们建立了正道。)现在是他去完成任务的时候了,去帮助别人,像他们一样,能够被救渡的人,这是圣弟子的一个特点,在巴利经文中叫做「世间福田」—世间播种功德种子的最好田地。

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佛教徒一个宝贵的教训,今日发生於佛教的事情,似乎有点像当时发生於尊者阿迦曼身上的事情。我们知道,佛教是如何沈默地被认为,比如说,被一群人,就像故事里的村民,认为是「一只伪装的老虎」,被他们自己的愚痴所误导而牺牲了。这可能导致一个公然(就跟暗地的一样)破坏佛法的企图,这个情况广泛地发生於佛教,如果整个佛教界宁愿冷淡地漠视和保持消极,将来就只有懊悔不及了。

081给予既深又广的帮助082明察秋毫的感化力不久之前,作者去看一个阿迦尊者,他有很高的成就,是个远近驰名的禅师,他被几近全国的比丘、沙弥和在家弟子所尊敬。当时,他正在寺院里面跟一些比丘弟子谈话,作者也被欢迎和允许加入这个非正式的谈话,我们谈了一些实际的话题,直到我们谈到尊者阿迦曼住在清迈旷野的一个遥远的村落,从清迈城走路大约二、叁天的距离。他的许多记事都非常地惊人和奇特,但这里只能记述其中一些。

根据这个禅师说,无疑地尊者阿迦曼除了已经达到绝对的纯净之外,并具有好几项其他独特的能力,让他的弟子们立即尊敬、畏惧和感动。跟他住在一起的弟子们,除了自律於言语和行为之外,还必须严格地自律於思想和心境。

「任何我所想的,对他都不是秘密,」这个禅师说:「我觉得好像日夜都被心意控制所约束着,否则,那些思想後来就经常会被我自己和别人所知道。但这是我个人的过错,因为我的心意喜欢跷课,你知道心意如何飞驰而过吗?它日夜的每一刻都在这样地闪现着,我经常心不在焉,那就是我经常被责备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有些思想我都已经忘了,但他还能提醒我。」「他责备你吗?」作者问。

「是的,有时候。」禅师回答:「但有时他只是警告我,拿我的思想作为开示我自己和别人的话题,我不禁感到惭愧。每当有别人在的时候,他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