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解剖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花的解剖学-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缓缓上前。伸开双臂环住了他的腰,把自己交到他的怀里。他欢喜地一笑。未伤的左臂一揽,就暖洋洋地将我圈住了。
  一直很好奇,他身上那种好闻的香皂味是什么呢?这个时候,可没有香皂这种东西啊!就像以往一样,每一回依偎在他怀中,心跳得总是那么快。自从来到大唐,我倾慕着,一心想要追求的人就是他,不是么?
  就这样静静地温存了一阵,聂秋远开口道:“去跟二娘辞行吧,咱们回伊川了。”
  “那你的伤?”
  秋笑而不语。
  我这才真正见识了聂秋远超凡脱俗的演技。本来上山的一路上,他一直都揽着我的肩膀,可自打有人出现,他就把手放开了,与我隔了一米的距离,看上去温文守礼,毫无不妥。见了二娘,话说得更是滴水不漏,说什么桂林大人有急事先下山了,伊川那边形势已好,他就亲自过来接我云云。
  我心里明白他这样做的意图,毕竟骆大春那边的事还没有搞定,我又对他表示我心思中有些犹疑,想必他也在顾及我的名声问题。更何况,这是古代哎,就算是正式交往了,秀恩爱也是绝对禁止的。
  看来秋平时给人的印象十分稳重可靠,所以二娘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只翻来覆去地叮嘱了我好多,就差人备好马车,送我们下山。
  上了马车,车帘刚一打下来,我就觉得一股大力拽得我身子一歪,定下神来一看,才发现自己又倚靠在秋的怀里了。
  “什么时候伤好了,再放开你吧。”
  “唔,还痛么?”
  “痛啊。”
  “我看看?”
  “别看了,吓到你。”
  “那,你什么时候会好呢?”
  “很快,很快就好了。”
  结果,从碗子山到伊川县两天的路途,他都一直没有好。在现代,女孩们聊天的时候常说,这世上哪有什么绅士?所谓绅士,也不过就是有耐心的色狼而已。看来,确实是一点都不假啊。
  到了伊川县,聂秋远又暂时恢复了从前的样子,沉默,内敛,对我彬彬有礼。之前我就是喜欢他这付酷酷的模样,可现在忽然觉得有点想笑。
  真是影。帝啊!我在心中暗暗地赞叹。
  但是可以用来赞叹的时间实在是很短暂,因为进了伊川县的大堂,我一眼就看见了一个令我血脉贲张,七窍生烟的人影。
  我一把拔出腰间短剑,疾上步,口中大喝一声:“骗子!”短剑一递。便向他后心刺了过去。
  我自然是没有信心刺中他的。可那人觉察到不对,一转头,见有一柄短剑疾速刺来。竟“啊”地惊呼一声,身子一颤。向后跌坐了下去。
  说时迟,那时快,一个水蓝色影子轻轻一闪,举手便擒住了我的手腕。骆大春温煦的声音响起:“流萤,你是怎么回事,怎么偷偷地一个人跑出去了?才回来,这又是要做什么?”
  骆大春的脸出现在面前,他的手是温暖的。轻轻地扣着我右手的脉门。不知怎的,看到他,我的心脏忽地像被谁捅了一刀似的,猛地一痛。
  我会永远默默地在旁边守护这个人的。为了你。
  我在心底这样悄悄地对叶流萤说道。
  被我袭击的人已经跌倒在地上,惊讶地望着我。
  我这才回过神来。
  看什么看?装什么呀!这特么不是桂林吗?桂林不就是任平生吗!骗完我,居然又跑回伊川县来了?
  骆大春看看我,又看了看倒在地上的桂林,神色便已了然。他放开了我的手腕,伸手将桂林扶了起来,言道:“流萤。莫非你出行,与那个人有关?”
  见我惊讶,骆大春便解释道:“是我不小心。之前你我在县衙见到的那位桂大人,竟然不是本尊,而是冒充的。这位才是桂大人本人,桂大人擅断,却不会武,所以在来伊川县的路上被人算计,身份文牒和带来的密报全都被歹人劫走了。可那歹人却又扮成桂大人的模样,跑到伊川来,还将密报交给了咱们。也不知究竟是何居心。方才桂大人瞧了,密报可全都是真的。”
  可恨的任平生的话语在耳畔响起:“也许我就是想看看那个有趣的丫头在做些什么呢。”
  呸。可恨!他的话也能信?
  “现在他已经知晓了玉衡司的存在,了解了玉衡司的人员和掌事人。看光了伊川县的县衙,还摸清了碗子山的地形。你说,他这一趟收获算大么?”聂秋远清冷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回来了?”看到随后跟进来的聂秋远,骆大春挥了挥手,表示招呼,“查出那人是谁了?”
  “任平生。”聂秋远回答道。
  房间里瞬间安静了一会儿。住了片刻,骆大春才招呼大家坐了,正式介绍道:“这位是门下省录事桂林大人,属玉衡司。这次是奉白大人密令特意过来的。桂大人,这两位是本县县尉和舍妹流萤,都是玉衡司的人。”
  桂林虽然刚才受了惊吓,情绪却平复得很快,拱手向我们打了招呼。
  桂林的长相应该说是很帅的,五官清俊,棱角分明,有如雕琢。他面上几乎不带笑意,话也很少,简洁明快,惜字如金。实际上这样的气质才适合他这付长相,可是“桂林”其人留在我心目中的印象,早已并非如此了。
  是那冷峻的长相,带着完全不协调的笑意,说话一点也不靠谱的模样。
  啊啊啊!好崩溃,可恨的任平生!
  门下省录事的官阶是从七品上,和聂秋远他们差不多,但玉衡司是地下组织,办玉衡司事务的时候,所有人员不论官职,全部都是微服,所以大家也没有按官场上那一套来。
  心思安定下来,骆大春的神色便也开始凝重了。他环视我们一圈,便言道:“看来,白大人带来的东西,我们是得好好地想一想了。”
  我们拿出了白千帆托桂林带来的密报,按照时间顺序仔细阅读了起来。这密报骆大春已经读过了,桂林主要是对它的内容进行核实,而我和聂秋远是没有看过的,所以我们两个就看得格外仔细。
  密报的内容让我感觉十分惊讶。那里面记录着六个案子,看完之后,我竟然头一次有这样的感觉。
  一头雾水!完全,看不明白!L
  ps:大唐长安晚报“今天是个好日子”栏目:
  记者菌:今天是冬至,“冬至饺子夏至面”,大家记得饺子哦,否则天冷会冻耳朵的。
  叶流萤:吃饺子跟冻耳朵有什么关系嘛!
  聂秋远:这个习俗是纪念医圣张仲景大大的。冬至那天,张大大煮了一锅饺子,取名叫“祛寒娇耳汤”,舍给百姓吃,大家就不冻耳朵啦。(据说是辣椒馅的哩~!)
  叶流萤:原来是这样啊。今晚咱们包饺子吧。幽夜喜欢什么口味的?我要给他包一碗留着。
  聂秋远:(……我究竟是为神马在吃自己的醋?!)不用给他留了,他不吃,我替他吃两碗吧!
  叶流萤:唔,小心撑死你!
  旁白菌:就这样毫无征兆地,突然地,在这个一年中夜最长的日子里,故事的第二卷也默默地结束了……

  ☆、No。135 三月初三

  虽然已是阳春三月,但天明得并不太早。天尚未亮,长安城还沉浸在安宁的静谧里,马宅的管家孙立元却早早地就起了榻,穿好衣衫匆匆地赶到下人集散的大房里去安排事务。
  今天下人们也早就起了。昨日孙管家已经初步分配和交待了今天的任务,所以不少下人已经各自忙了起来。今天是三月初三,是马宅的主人马老先生的六十大寿,是个需要好好筹备,不能出现闪失的大日子。
  马老先生是一介寒儒出身,年轻时即在学堂教书为生,依理是住不得这样一个大宅子的。可也算是老先生一生为人正直,传道授业解惑积下了福德,女婿柳慕青入仕,做了十年小官之后,终于在四十岁的时候,得庙堂高位赏识,晋了户部侍郎的官职。
  户部侍郎的品级是正四品下,是朝中的大员。柳慕青在这个位子上做了三年,为人勤勉清廉,多受好评。所以去年新帝即位,依然用他,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所有的人都认为,只要假以时日,柳大人的步步高升是迟早的事。
  这柳大人倒真是个重情义的人。妻子马氏在他困顿的年代与之相濡以沫,岳丈马老先生也未少给予支持和指点,他发达后,便一直与妻子举案齐眉,恩爱美满,从不在外拈花惹草,一向被传为庙堂佳话。对于岳丈马老先生,柳侍郎也在长安城生活方便的地段为之置了这座宅邸,请了管家和下人伺候,让老两口安享晚年。
  对于这个女婿,马老先生心中一直爱得不得了。今日六十寿诞,晚间要摆宴席,请亲朋好友来热闹热闹。柳慕青大人自然也是要来的。虽说都是自家人,可柳大人毕竟是朝中四品官员了,所有的筹备工作都要精心安排。不能让这位女婿贵人在亲友跟前失了面子。
  其实准备工作早几天就开始了,因为今天到了关键时刻。所以孙立元一大早就在各处逡巡着督促检查。先是去厨房检查餐宴的菜单酒水,看主料备齐没有,哪些必须保证新鲜的食材需当日采买,不要落下了,又去会客、宴客的场地查看布置得如何。不知不觉,就快到中午了。
  孙立元擦了擦额角渗出的汗水,平缓了一下由于用脑过度而带来的心慌感觉,又步履匆匆地往后门赶去。这会儿应该是约好的刘家菜肆过来送菜的时间。因为是刘家菜肆的长期主顾,每天最新鲜的菜蔬都是偏心地留给马宅。
  今天刘家菜肆答应送些上好的山珍。近来这山珍难集,好货是买都买不到的,所以仅让下人去接,总显得轻慢了,还得孙立元亲自去客气几句,方能显出诚意。
  路过北厢房的时候,孙立元忽然听到了奇怪的交谈声。
  “嘿我说王荣,你欠的这钱款,拖来拖去。等下崽儿呐!”
  是西市臭名昭著的泼皮无赖何七会的声音。
  “兄弟,再宽限个两三日,这两天手头实在是紧……”
  “你哪天手头不紧?多少有些钱。便要拿了去赌!”
  “最多三日,最多三日必定筹齐!”
  孙立元听得了,也假作没有听到,摇摇头走了过去。
  这王荣,正是马老先生家中的第二位姑爷。同样是女婿,王荣与柳慕青相比,为人的差距不啻于天上地下。
  柳慕青大人博学多识,才高八斗,虽身居高位。为人却宽厚踏实。可这王荣,吃喝嫖赌五毒俱全。终日里与些不三不四的人混迹在一处。
  王荣今年也是三十有三,已过而立之年。却讨不得一份正经的差事。柳慕青感念连襟之谊,托了人,为他谋了几份差,可王荣好吃懒做,没有一份做得下来。现在,王荣和妻子就寄住在岳父马老先生家里,马老先生也拿他没办法。
  这肯定又是在外头赌输了吧,孙立元叹了口气。家里的账也都要经孙立元过目的,家中的许多亏空都是为了贴补王荣在外头惹的祸事。
  午时已过,家仆通报,道是姑爷柳大人提前到了,马老先生忙携着孙立元一同迎了出去。马老先生虽已是花甲之年,但文人之风丝毫不减当年,他整衣正冠,步履有序,耳不侧听,目不旁视,看上去仍煞是风雅。
  柳慕青身着便装圆领袍,下得轿来,先回身将妻子马氏从轿中扶下,夫妇二人一同向老先生行礼问安。老先生忙伸手搀扶,迎得女儿女婿回厅堂说话。
  由于许久没见过母亲了,马氏自回内室与母亲见面,留下柳慕青在客厅里与马老先生交谈。二人虽为翁婿,但多年以来都是推心置腹,无话不谈的。孙立元在一旁亲自伺候着茶水,听得二人絮絮叨叨地聊着些日常之事,想到坐着的这位是一位朝廷大员,说话却这般平易,心中不由也甚是感慨。
  柳慕青提到,户部本就杂务很多,去岁新帝登基,朝堂有些混乱,杂事就更多,所以现在确实是操劳得很。户部共尚书一人,侍郎二人,掌天下土地、百姓、钱谷之政、贡赋之差。柳慕青因细心踏实,负责的是度支和仓部,仅度支、也就是财务一项,就足够累死人了。
  说着说着,话题就转移到了二女婿王荣的身上。马老先生叹了口气,道:“也不知我前世是积了德还是造了孽,既得了你这位贤婿,又得了那个不争气的孽畜。若是二娘能与他和离了,我倒也省了心,偏偏二娘又是个软弱的,什么主意都拿不了。”
  原来近些日子王荣的行事越发不像样了,二娘在家里终日以泪洗面。孙立元便又把上午听到的话说了说,几个人越发连连叹气。最后,还是柳慕青站起来道:“还是慕青再去劝劝他吧,上回劝他,毕竟也收敛了几日。这回,说得再严厉些。”
  王荣夫妻居住的房屋在宅子的后半部。由于时候尚早,柳慕青便一个人散步过去,路上低头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