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谋天下-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魏明远倒是安慰镇北王:“不杀也有不杀的好处,如此朝中众臣当降者居多。”
嗤,镇北王冷笑一声,不作任何回答。当年高明谱若立他为帝,不比安乐郡王陈儒强百倍?就凭儒王叔身上的血脉所以就能当皇帝?别开玩笑了,这话说出去谁信!先皇早在过继赵王世子和汉王世子时,就把陈儒排除在外了。
他算看透了,陈儒自当皇帝以来,上朝次数屈指可数,政务都是谁干的?权利都在谁手中?不就是当年立了皇帝的那几个嘛。你看高明谱把持朝政,过得多滋润,他那一系人马也个个高升。由其安乐郡王现在的儿子都小,等他们长大继位,起码十几二十年,陈旭有时候就想,如果汉赵联军兵败,自己拖在北疆。兴许高相那帮子重臣还真就成功了。
哼,都没什么好东西!该杀!他又恨恨地想起赵王叔来,你可坑死孤王了。接手这么一帮明目张胆拖后腿的重臣,还要好生对待,做给外人看,镇北王光用想的,就很烦躁。他是真想杀了陈儒,借这个机会正好把高明谱一干人等殉葬!
不过这种想法,陈旭是打死也不会说出口。
镇北王惦念着高丞相,高明谱可没功夫研究镇北王了,豫州城乱的消息到了。这真是雪上加霜,只一夜,高明谱就多了几根白发。失败了。这次他没找任何人商议,只是在书房坐了一夜。他是怎么也想不通,陈旭是拿什么跟突厥人讲和的。这会二路夹击,京中人马多数都支援了田岳。他现在想保京师,只能调陆丰的军队往回赶。可陆丰,他可不是省油灯。高明谱苦笑着看着案子上的大印,京师众臣皆可降镇北王,唯他不能降。已是身居相位,降又如何?当年一力主张立安乐郡王为帝,如今苦果自尝,高明谱又能如何?
第二日,他正常发下暗旨,写清原因,调青州陆丰领军进京。
姜宁,郭淮等众人却在下面波涛汹涌。如今局势明已现,京中不等镇北王到来,已分化几派,有人主张投陈旭;有人主张降汉赵联军的;还有人主张逃跑。可这些事,众人不约而同地一致瞒着高相和皇帝陈儒。
陈儒是真不知道,高相是装做不知。吴江这时候可坐蜡了,他被划进陈儒铁杆,跟许大头等人一起被蒙在鼓里,这二人还不如许大头下面的兵呢,起码人家还有镇北王的人联络。吴江最近发现,不知怎地,高明对他是越来越和颜悦色了。有些事还总派他去做,虽然每次做完,高相脸色都不大好看。
每到这时候,他就会怀念楚阳,当年有楚阳的日子是多么地好啊,啥事都有楚阳做,他只需跟人喝喝酒,收收礼,再享受享受美人就好了。
楚阳这时候早就得了消息,豫州快叫汉王拿下了。你说楚阳势力太小,怎么得消息这么快?这消息不是他的人得的,是苏弘给的。楚阳现在对苏弘这人是敬佩居多,身在汉王大营,还能这么及时把消息送出来,是个人才!
其实也不算苏弘给楚阳的,自从苏大长史走了之后,楚阳就派出人手日夜监视苏弘带来徐州的人。他们稍一动作,楚阳就发觉了。得到准确消息,楚阳得意了。算了算镇北王那边应该开战了。楚阳又不想走了。他在徐州呆的时间真的很长了,可以说,自从穿越以来,他大多数时间就在这地方混。如今离开,是真有些舍不得。现在机会这么好,何不把徐州掌握在手呢。
想到这里干脆给葛方传信,赶紧回来亮亮相,别叫人把队伍定了性,真成叛徒就不好了。海东青上了天,楚阳坐在那儿偷偷笑。反手把苏弘的急报给赵王送去,他就多添了一句话,出兵豫州!字迹分外潦草……
这时,赵王还没睡,许化文在接到苏弘的字条,第一时间就找赵王。这事确实太大了,汉王怎么这么快就把豫州拿下了?
“殿下,苏长史发来急报,汉王殿下已攻下豫州城。”对着字条又看了看,心中有些犯疑,然后在心中勉强给出个解释,苏弘的建议吗?否则为何把暗记标在这几个字之前?
赵王接过字条,皱着眉头看了看,确实是苏弘亲笔。
赵王就问:“后面这几个字是怎么回事?”
许化文笑道:“是苏长史的意见吧。此字条绝无造假。”
赵王无语,苏弘那脾气,把怒气借着字条发过来,也不无可能。
“许先生觉得此事可行?”
许化文手捻打理飘逸的三缕墨髯:“苏长史的建议就很好。借着汉王殿下尚未完全吃下豫州,我们从旁夹击,即可得胜,又可相助汉王,以安汉王殿下对联军的信心,化解前段时间对我们无法出兵相助的不满。”他就差没直说,正好咱再占点地盘,压汉王一头。
“那陆丰的大军怎么办?”赵王虽然觉得这法子有些羞涩,还是很赞同的。唯怕陆丰进逼,不好抽军前往。
许化文脑中对近日来陆丰大营的异常一闪而过,心中仔细推测,骤然,他哈哈大笑:“小臣终于想明白这几日青州军倒底怎么回事了!”
赵王眼睛一亮:“先生快快请讲。”
许化文笑道:“殿下,如今我说什么都没法确定,不若今夜偷袭,打上一场就知道陆丰虚实了。”
赵王心烦:”先生快说吧,孤王等不急了。”
“我猜,如今陆丰很可能把重兵都带走了,仅留些人手守城。去哪里,我不能确定……”说到这里,许化文有点犹豫,如果他猜的正确,那这次出兵,就是赵王最大的机会!
他口中却不停,继续道:”支援豫州的可能最小。既然苏弘传来消息,就表明此事已成定局。陆丰去与不去,改变不了什么。以我军与豫州的距离,我们得到的消息应该快于陆丰。但若陆丰提前离开,只表明朝廷更需要这支军队。不过,在下猜的准确与否,还要殿下试上一试。”
“明日不行吗?”赵王奇道。就算今晚打完探了虚实,士兵的身体哪能支持白天黑夜地做战,哪怕是行军也不行啊。
“不行!现在必须就打!”许化文很坚持。
多年君臣相得,赵王倒底没驳了他这份建议。
不过是试探,赵王就想点了五千人马凑合。却叫许化文拦住:“殿下,您是想让士兵今夜好好休息呢?还是打算好好跟青州军打上一场,一夜不眠?”
赵王瞪着他不说话,这不废话嘛,刚才我想睡觉,你非让我出兵。现在人马点齐了,你又想休息,你倒底想干什么?
“殿下若信我之言,但把全军都点齐,向青州军开战!”
赵王抽了抽嘴角,他是真想不明白这伙文臣脑子里装的什么。左右是佯攻,点吧。不过,要是许化文猜的不准,他可要好好嘲笑他一番。怎么现在许先生也在向苏弘靠齐?这可真不妙!
被叫起来的的众将官也马勒戈了。你许化文也坑死人了,光听说夜里偷营的,没听说大决战也在晚上的。这都什么事啊!无奈满腹怨言无处诉说,他们顶头上司愿意,咋整,干呗。
然而,就在赵王这方全力点兵,准备就绪,要与青州军打时,对方跑了。
其实真不怪青州军,主要是赵王真吓唬住了这伙留守士兵。许化文要求佯攻,但必须全体都上。这黑压压一片,可做不得假。都是打仗的,经验丰富,哪能看不出来人多少呢?何况赵王也没瞒人啊,他们才五千人马,不跑就真等死了。趁现在大军还没集结完毕,先进城吧。至于将军交待的任务,呵呵,这事真怨不得人。谁知道赵王好好地,发什么疯呢。
作者有话要说:

☆、赵王入豫州

看着到手的大营,赵王如今无法形容的自己的感觉。对峙这么久,不用打就归了自己,可陆丰人呢?
黑暗中,许化文颤抖的声音响起:“还请王爷连夜发兵,相助汉王殿下!”他现在像打了鸡血似的,整个人都抖起来了。
“你先告诉孤王陆丰去向吧,否则孤王寝食难安。”
“镇北王反了!”许化文轻飘飘地扔出个炸弹。
赵王大惊:“不可能,他不是跟突厥……”声音渐渐低落,赵王不说话了。是啊,能打就能和,只是不知他们用的什么办法罢了。也只有这种情况,才能解释陆丰的去向吧。否则也无法解释陆青州一贯听调不听宣的习性。
“殿下,还请速速下令,兵发豫州!”许化文在一旁劝道。赵王这个君主,许化文还是很满意的。唯一点不好,喜欢犹豫,做起来瞻前顾后,还爱追根究底。真说起来,并不是合格的君主。如今在其位谋其政,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赵王如今年纪也大了,许是等不到那一天了,他把目光转向几个王子,不由轻叹,可惜这几个王子,叫王妃养残了。若从小王子入手,怕是自己等不到那一天了。
“化文,先把这大营占了,明日再说吧。”说倒底,赵王还是怕陆丰诈走,复而再返。非得等明日探明方可。许化文没再说什么,他只是个幕僚,不能替君主做决定。
直到耽误到次日午时探马来报,确实陆丰往京师方向去了。赵王这才下令,兵发豫州!
眼见趁火打劫变成了喝汤,许化文再次进言:“殿下,时间过去许久,还望殿下只带万五人马即可。”
赵王摇头:“孤即助汉王堂弟,如何可不尽全力?”
许化文眼珠转了转:“殿下,若您带兵入豫,在下唯恐楚阳做乱,此人尚未归心,不得不防啊。还请殿下留部分军马稳定徐州。”
赵王点头:“化文说得对,不若叫大将方锦带万人留下,他允文允武,必不会出事。”
许化文皱眉,他问:“孙黑虎留守不好吗,且……”且与楚阳有仇!
赵王倒是笑了:“黑虎乃我之先锋,此次开路由他,你放心吧,方锦最是忠心不过,如何会出问题。何况还有苏弘在,你怕什么?如今楚阳怕不是早叫长史架空了吧。”
都说人以类聚,许化文从第一天看见楚阳起,就不喜欢这人。自跟赵王领兵在外,他就偷偷向赵王建言,把苏弘派了回去。赵王对苏长史不满是有,但要说把人随便打发了,没人提,赵王也不会做。
也正是因为楚阳被架空一事为真,所以苏弘回去后才更上火。他为赵王干了这么多年,结果末了,让许老匹夫坑了一把,如何不借酒浇愁。所以苏弘更愿意相信赵王是真有任务给他。
自苏弘走人,楚阳虽说不是一家独大,但能跟他叫板的都不在,他也算赵王亲封地大官,权力又小小地收回一部分。以楚阳现在这身份,想掌兵那是说笑了。哪怕想琢磨个军情都有人拦,还得靠他自己分析。赵王发兵他是从粮草走向看出来的。六七万人马,人吃马嚼,动作实在太大。
楚阳倒没想过赵王动作这么快,许化文是按照从荆州传信入徐州,再到他们手中计算时间的。其实也不算错,但他没想到苏弘也在豫州,他作为长史,能动用的谍报等级自然是最高级,这就省不少时间,楚阳只是从中夹塞,写完字还用苏弘的渠道发出。也就是说,他们如果疯狂赶路,去的时间刚刚好,争半个豫州,不是笑话。
可这里就出问题了,许化文当成喝汤,对赵王急行军毫不在意,等在豫州撞上任欢的充州军和御林军主力溃败时,正赶上任欢收拢完残兵败将,转道充州。连续几日大战,现厉害地军队也是血肉之躯。汉王那日夜里借着城内生乱,攻下豫州城后,就想休息了。但架不住秦宇在旁劝说,众将官立功心切,足足兵分五路,连下豫州十几座城池。应该说,秦宇建议没错,乘胜追击很正常。
如今情势正好,已拿下小半豫州,他们打算休息一日,再整军马,把任欢撵走。任欢虽然废柴了些,但沿途强令军士守城,他可都派了将官领兵去的。他也怕这些城池望风而降。那还打什么,不如投降就是。汉王最初拿下的十来个城池攻个措手不及,比较顺利,再往后,就有点难了。所以他也收拢人马,打算再跟任欢主力杀一回。
一般来说,溃败的士卒很难再组织起来跟人抗衡。但任欢的情况有点特殊,他是在军队建制完整的情况下叫赵王破城的。这里面内乱占了多数,在自家军队连自己人都在打架时,你指望他们能全力配合,那就是开玩笑了。所以当时这两支人马在赵王进来后,都各寻一个城门退了出来。但任欢人马占多数,叫赵王主力杀个对穿。御林军人少,追的人也少,他们保存倒是比较完整。
任欢败是败了,但他还有一半人在城外,赵王为了攻下这座碍事的城,对豫州大营只是牵制。如此,后几日就好好吃一回没把主力打残的苦果了。
正在这个关键时刻,赵王杀过来了。汉王对赵王的到来是喜忧参半,秦宇此时倒是恨得咬牙切齿。他最恨的就是自己没把苏弘赶走,赵王凭啥来这么快,他们两家互为盟友,有些事还是多少能知道一些的。无奈此时赵王的到来倒底是利大于弊,他也就把这口气咽下了。
然而赵王正在人困马乏之时,正跟御林军的人马撞个面对面,遭遇战打得二方都不得利,御林军人少,但体力不错,建制尚完整。赵王人多,但急行军消耗士兵太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