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第6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4、第10和第13集团军。尔后陆续编入第5、第11、第16、第19、第20、第21、第22、第28、第29、第30、第31、第32、第33、第39、第43、第49、第50、第61、第68集团军,突击第1集团军,近卫第10、第11集团军,坦克第3、第4集团军和空军第1、第4集团军。

    西方面军在本国西部边界担任阻击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优势兵力的突击。方面军在边境交战进程中,坚守既设阵地,实施反冲击和反突击,以阻止德国法西斯军队向苏境纵深推进。但是,苏军在德军优势兵力突击下,被迫于6月28日放弃明斯克和明斯克筑垒地域(参见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苏军在明斯克以西继续抵抗,直至1941年7月8日。

    7月10日—9月10日进行的斯摩棱斯克交战(1941)中西方面军采取防御,结合反突击和局部进攻战役的作战方针,顽强阻击优势之敌。因此,德军在中央方向的进攻被阻止两个月之久,德军指挥部从行进间突向莫斯科的计划亦被打破。

    莫斯科会战(1941—1942)中,西方面军的主要任务是保卫首都和歼灭莫斯科接近地的敌军。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1941)中,方面军一部于10月上半月在维亚济马以西陷入重围,被迫与优势之敌“中央”集团军群进行激战。尔后,西方面军增编预备队方面军所属部队和最高统帅部新锐预备队,经激烈战斗,使德军遭致重大杀伤,并在伏尔加水库、沃洛科拉姆斯克以东、纳罗—福明斯克、图拉,斯大林诺戈尔斯克(新莫斯科夫斯克)以西地区阻止了德军的推进。1941年11一12月,西方面军所属部队在莫斯科西北和西南接近地进行顽强的防御战斗,并将敌人的进攻最终阻止在德米特罗夫、亚赫罗马、红波利亚纳、克留科沃、兹韦尼哥罗德、库宾卡以西、纳罗福明斯克、阿列克辛、图拉、莫尔德韦斯、谢列布里亚内耶普卢德和米哈伊洛夫等地区。

    1941年12月6日起,方面军所属军、兵团经最高统帅部预备队补充后转入反攻,反攻进程中(至1942年1月8日),与加里宁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协同作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上,首次重创德军主要重兵集团——“中央”集团军群,西进100公里—250公里,进至谢利扎罗沃、勒热夫、小雅罗斯拉韦茨、卡卢加、苏希尼奇和别廖夫等地区。尔后,西部战略方向总进攻时节,西方面军于1942年1月10日—4月20日先后收复莫扎伊斯克、韦列亚、梅登和米亚特列沃各城。1942年7月30日—9月6日,西方面军协同加里宁方面军实施勒热夫—瑟乔夫卡进攻战役,战役结果,西方面军右翼向前推进40—60公里,收复祖布佐夫城,并进至伏尔加河和瓦祖扎河畔,左翼进至沃里亚河。1943年3月,西方面军与加里宁方面军共同实施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肃清德军勒热夫—维亚济马前进基地。方面军向前推进130—160公里,收复勒热夫、格扎茨克、维亚济马等城和其他许多居民地。1943年7—8月,西方面军左翼同布良斯克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一起,在库尔斯克会战进程中,共同实施了奥廖尔战役(1943),并配合布良斯克方面军肃清德军奥廖尔突出部。与此同时,方面军基本兵力实施斯帕斯—杰缅斯克战役(1943),战役进程中,收复斯帕斯杰缅斯克。9月中旬至10月初,西方面军与加里宁方面军共同准备和实施斯摩棱斯克战役(1943),重创德军坦克第3集团军和野战第4集团军,收复斯摩棱斯克、杜霍夫希纳,亚尔采沃和罗斯拉夫利,到10月2日,向前推进120—170公里,进至哈尔佩尼奇、鲁德尼亚、德里宾和韦列梅伊基地区。1943年末和1944年初,西方面军在维捷布斯克和奥尔沙方向继续发展进攻,全部收复斯摩棱斯克州,进至白俄罗斯东部地域,就地实施局部战斗,并为解放白俄罗斯的进攻战役作准备。

    1944年4月24日,西方面军野战领率机关率诸兵种合成第5,第31、第39集团军和空军第1集团军组建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原西方面军第33、第49和第50集团军转隶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

    方面军领导成员:司令——1941年6月为巴甫洛夫大将,1941年7—9月为苏联元帅铁木辛哥,1941年9—10月和1942年8月—1943年2月为科涅夫中将(1941年9月11日晋升为上将),1941年10月—1942年8月为朱可夫大将,1943年2月—1944年4月为索科洛夫斯基上将(1943年8月27日晋升为大将),1944年4月为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上将;军事委员会委员——1941年6—7月为福米内赫(军政委级),1941年7月为波诺马连科,1941年7月—1943年12月为布尔加宁中将,1941年7月和1943年12月—1944年4月为梅赫利斯(一级集团军政委级,1943年12月6日起为中将),1944年4月为马卡罗夫中将;参谋长——1941年6月为克利莫夫斯基赫少将,1941年7月为马兰金中将,1941年7月—1942年1月和1942年5月—1943年2月为索科洛夫斯基中将(1942年6月13日晋升为上将),1942年1—5月为戈卢什克维奇少将,1943年2月—1944年4月为波克罗夫斯基中将。

名师劲旅 '苏联'西南方面军(卫国战争时期)

    苏德战争中西南方向上的苏军战役战略军团。1941年6月22日由基辅特别军区改变番号组建,编有第5、第6、第12和第26集团军。尔后陆续编诸兵种合成第3、第9、第13、第21、第28、第37、第38、第40、第57、第61集团军,空军第8集团军。西南方面军在西南国境地区遭到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优势兵力的突击。最初几天,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战争初期规模最大的杜布诺—卢茨克—罗夫诺坦克交战(1941),交战中,方面军予德军以重大杀伤,并阻止了德军进攻。截至7月中旬,方面军在基辅城下阻止了敌进攻(参见基辅战役),7月下半月—8月初,协同南方面军打破了德军在右岸乌克兰歼灭苏军的企图。9—11月,西南方面军在德军优势兵力突击下,几乎全部被歼,突围的部队撤至库尔斯克、哈尔科夫、伊久姆以东地区。1941年12月,方面军以右翼兵力实施叶列茨战役(1941),战役进程中,推进80—100公里,收复叶列茨、叶夫列莫夫两城,1942年1月,与南方面军并肩作战,实施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战役(1942),推进100公里,并在北顿涅茨河右岸夺取了规模巨大的登陆场。1942年5月,哈尔科夫方向进攻战役失利后,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1942年7月12日决定撤销西南方面军,其领率机关用以组建新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领率机关。原西南方面军的第9、第28、第29和第57集团军转隶南方面军,诸兵种合成第21集团军和空军第8集团军编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西南方面军遵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942年10月22日决定,再次组建,编有第21、第63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尔后为近卫第3集团军)、坦克第5集团军和空军第17集团军。尔后,陆续编入突击第5集团军,诸兵种合成第6、第12、第46、第57、第62(近卫第8)集团军,坦克第3集团军,空军第2集团军。1942年11月,西南方面军协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转入反攻,并合围了德军33万人的重兵集团(参见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年,12月,在沃罗涅日方面军配合下,实施顿河中游战役(1942),从而彻底打破了德军为斯大林格勒城下被围集团解围的计划。1943年1月,西南方面军的部分兵力参加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战役(1943),并协同南方面军在顿巴斯方向展开进攻。方面军所属各集团军从行进间强渡北顿涅茨河,推进200—280公里,于2月19日进至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接近地,但由于敌人转入反攻,到3月初,被迫撤至北顿涅茨河。8、9月间,西南方面军协同南方面军实施顿巴斯战役(1943),战役中,解放了顿巴斯。10月,方面军实施1943年扎波罗热进攻战役,消除第聂伯河左岸敌登陆场,并收复扎波罗热。1943年10月20日,西南方面军改称乌克兰第3方面军。

    方面军领导成员:司令——1941年6—9月为基尔被诺斯上将,1941年9—12月和1943年4—7月为苏联元帅铁木辛哥,1941年12月—1942年4月为科斯坚科中将,1942年10月—1943年3月为瓦图京中将(1942年12月17日晋升为上将),1943年3—10月为马利诺夫斯基上将(1943年4月28日晋升为大将);军事委员会委员——1941年6—8月为雷科夫(师政委级),1941年8—9月为乌克兰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书记布尔米斯坚科,1941年9月—1942年7月为乌克兰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书记赫鲁晓夫,1942年1—7月为古罗夫(师政委级),1942年10月—1943年10月为热尔托夫(军政委级,1942年12月6日起为中将);参谋长——1941年6—7月为普尔卡耶夫中将,1941年7—9月为图皮科夫少将,1941年9—10月为波克罗夫斯基少将,1941年10月—1942年3月和1942年6—7月为博金少将(1941年11月9日晋升为中将),1942年4—6月为巴格拉米扬中将,1942年10—12月为斯捷利马赫少将,1942年12月—1943年5月为伊万诺夫少将(1943年1月20日晋升为中将),1943年5—10月为科尔热涅维奇少将(1943年9月25日晋升为中将)。

名师劲旅 '苏联'远东方面军

    苏军远东战役战略军团。遵照国防人民委员部1938年6月28日命令(根据工农红军总军事委员会1938年6月8日决定),方面军在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基础上组建而成,番号为红旗远东方面军。该方面军编有第1、第2集团军和哈巴罗夫斯克军队集群。1938年,方面军部队(步兵第39军和航空兵)在哈桑湖地域抗击日本军国主义军队入侵苏联领土的战斗中,取得了战斗经验(参见哈桑湖战役)。哈桑湖地域战斗结束后,根据工农红军总军事委员会1938年8月31日决定,远东方面军领率机关被撤销。在方面军基础上组建了红旗独立第1和第2集团军。由于日本加紧战争准备和日军在苏联边境地区进行挑衅,1940年7月,远东方面军领率机关在赤塔方面军军队集群领率机关(辖红旗独立第1和第2集团军、第15集团军和北方集团军群)基础上重新组建。到1941年7月,远东方面军增编诸兵种合成第25和第35集团军,到1942年8月,又编入由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方面军航空兵组建的空军第9和第10集团军。1943年7月起,诸兵种合成第16集团军亦属该方面军建制。1941—1945年,远东方面军所属部队和太平洋舰队经常处于战备状态,进行军政训练,并根据国境掩护计划构筑了防御地区。在日本发动战争的威胁最严重的时刻(1941—1942),方面军第1梯队各兵团占领防御,准备抗击日军入侵。卫国战争年代,远东方面军向苏德战场抽调23个师(其中步兵师16个,骑兵师2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1个)、19个旅(其中:步兵旅3个,空降兵旅3个,炮兵旅13个)和航空兵部队,总兵力约25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3300门、坦克约2000辆和其他技术装备。此外,开赴前线的补充兵员有10万余人。遵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945年3月19日训令,将滨海军队集群(红旗第1集团军、第25和第35集团军、空军第9集团军、机械化第10军)调出远东方面军建制。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945年8月2日训令,远东方面军8月5日改称远东第2方面军。

    方面军领导成员:司令——1938年7—8月为苏联元帅布柳赫尔,1938年8月和1940年7月—1941年1月为什捷尔恩(军级),1941年1月—1943年4月为阿帕纳先科上将(1941年2月22日晋升为大将),1943年4月—1945年8月为普尔卡耶夫上将(1944年10月26日晋升为大将);军事委员会委员——1938年7—8月为马泽波夫(师政委级),1940年7月—1941年8月为热尔托夫(军政委级),1941年8月—1945年8月为雅科夫列夫(师政委级,1041年12月9日起为军政委级,1942年12月6日起为少将,1944年1月19日起为中将);参谋长——1938年7—8月为什捷尔恩(军级),1940年7月—1943年6月为斯莫罗季诺夫中将(1941年10月12日晋升为上将),1943年6月—1945年8月为舍甫琴柯少将(1944年9月13日晋升为中将)。

名师劲旅 '苏联'远东第1方面军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苏军远东战役战略军团。1945年8月5日由滨海军队集群(下辖诸兵种合成第25、第35集团军,红旗第1集团军,空军第9集团军,丘古耶夫战役集群,机械化第10军和从东普鲁士移防远东的第5集团军)组建而成。远东第1方面军野战领率机关是在卡累利阿方面军野战领率机关基础上组建的。远东第1方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在从古别罗沃车站南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