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第5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兰第1、2方面军行动,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协调乌克兰第3、4方面军行动。

    右岸乌克兰的进攻准备是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时苏军正为扩大在第聂伯河既占登陆场而继续苦战,乌克兰第1方面军基本兵力则在基辅方向抗击坦克第4集团军的突击。强渡宽大江河障碍的准备受到重视,为此运用了从行进间强渡第聂伯河及其他江河的经验。

    苏军在右岸乌克兰的进攻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冬季攻势(1943年12月24日—1944年2月底),春季攻势(1944年3月4日—4月17日)。战役是从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瓦图京大将)在日托米尔附近实施反攻(参见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开始的,这一反攻的结果,使合围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突出部的德军集团成为可能。

    科涅夫大将指挥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为遂行所受领的任务,于1月5—16日实施了基洛夫格勒战役并解放了基洛夫格勒。1月12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赋予乌克兰第1、2方面军的当前任务,是对突出部根部什波拉实施相向突击,以围歼德军防御集团。这一任务经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圆满地完成了。

    在粉碎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地域的德军的同时,乌克兰第1方面军以其右翼兵力进行了罗夫诺—卢茨克战役,并在战役过程中为对敌“南方”集团军群的翼侧和后方实施突击占领了有利地区。与此同时,分别由马利诺夫斯基大将和托尔布欣大将指挥的乌克兰第3、4方面军进行了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占领了尼科波尔登陆场,并将德军从第聂伯河扎波罗热弯曲部赶过了因古列茨河。

    在右岸乌克兰的冬季进攻过程中,4个乌克兰方面军粉碎了其当面德军的全部重兵集团,并彻底打破了德军统帅部在南部的防御计划。38个师(其中包括7个坦克师、3个摩托化师),即“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所辖师的41%的兵力被击溃,德军士气动摇。结果,苏军为实施深远分割突击和翼侧突击并彻底粉碎右岸乌克兰的德军,占据了有利态势。

    苏军的春季攻势,几乎在整个右岸乌克兰同时开始。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瓦图京负伤牺牲后,3月1日起由苏联元帅朱可夫接任)于3月4日开始进行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夫策战役。乌克兰第2方面军于5日开始了乌曼—博托沙尼战役。乌克兰第3方面军于6日开始了别列兹涅戈瓦托耶—斯尼吉廖夫卡战役。11日前,苏军摧毁了德军在扬波尔至黑海宽大正面的防御。乌克兰第1方面军主要集团推进到捷尔诺波尔—普罗斯库罗夫一线,并纵深楔入德军坦克第4、1集团军之间。乌克兰第2方面军粉碎德军第8集团军之后,以各快速兵团先遣支队进抵南布格河,并切断了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南逃之路。乌克兰第3方面军突击集团解放新布格市之后,将德军第6集团军分割成两部分,并以快速兵团前出至该集团军别列兹涅戈瓦托耶—斯尼吉廖夫卡集团的退路上。

    鉴于已取得战果,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3月11日给军队明确了任务。所有3个方面军的任务纵深都大为增大。乌克兰第1方面军奉命从行进间强渡德涅斯特河并以主力向切尔诺夫策发展突击,而以右翼在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协同下向布罗德、利沃夫发展进攻。乌克兰第2方面军应从行进间强渡南布格河、德涅斯特河,攻占别利齐、基什尼奥夫地域并前出至普鲁特河。该方面军向德涅斯特河进攻时,应以主力配合乌克兰第1方面军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尔后将主要力量转向南方以配合乌克兰第3方面军粉碎德军滨海集团。乌克兰第3方面军受领的任务,是制止德军退到南布格河,并在康斯坦丁诺夫卡、沃兹涅先斯克、新敖德萨地段夺占该河各渡口,尔后向蒂拉斯波尔、敖德萨进攻。

    乌克兰第1、2方面军遂行所受领的任务时,于3月20至25日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分割成三部分。结果该集团军群坦克第1集团军被苏军两个方面军夹击于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地域,并在3月底前被乌克兰第1方面军合围(共23个师,内10个坦克师)。尽管坦克第1集团军残部于4月7日突出合围,但“南方”集团军群左翼和中路部队均被粉碎。于3月15日—4月5日进行了波列西耶战役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粉碎德军北翼时给予了极大支援。

    乌克兰第2方面军切断第8集团军与“南方”集团军群基本兵力的联系后,将该集团军逐向西南(3月24日,第8集团军编入“A”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之间形成了一个大缺口。3月26日,苏军抵达温格内以北国界,从行进间强渡了普鲁特河,在战争期间第一次将战斗行动转移到敌国—罗马尼亚境内。至4月中,乌克兰第2方面军以右翼前出至喀尔巴阡山脉。以中路部队前出至雅西接近地,而以左翼前出至德涅斯特河、基什尼奥夫以东。乌克兰第3方面军3月间击溃了德军在南布格河的抵抗。经敖德萨战役,他们粉碎了德军第6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解放了黑海西北沿岸及最重要的港口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并前出至德涅斯特河。

    点评:1944年4月17日,苏军在右岸乌克兰连续进行了4个月的战略性进攻,以粉碎德国东方战线整个南翼(不含被封锁在克里木的德军第17集团军)而告结束。这一进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展开的正面长达1300至1400公里。双方参加右岸乌克兰各次交战的共约40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454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强击火炮)4200辆,飞机4000余架。这是苏军方面所有6个坦克集团军同时参战的唯一的一次战役。在进攻过程中,“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的10个师另1个旅被歼灭。其59个师损失人员1/2到3/4。苏军前进了250—450公里,并由于前出至喀尔巴阡山脉山前地带而截断了德军战略战线南翼。游击队有力地配合了军队。他们从后方突击德军,破坏其交通线,夺占渡口,搜集重要情报。在进攻过程中,苏军在春汛和流冰条件下从行进间强渡了很多江河,其中包括因古列茨河、南布格河、德涅斯特河、普鲁特河等宽大江河。4个乌克兰方面军的空军集团军,在1944年冬春出动66000余架次,比德军航空兵(约31000架次)多1倍,并给军队以有效支援;他们在空战中和机场上击毁飞机1400余架。运输航空兵部队在4月间17天内出动4817架次,运送油料、弹药670吨以及补充兵员和伤员5OOO余人。此次战略性进攻的最重要成果之一,是解放了数百万苏联人和右岸乌克兰广大领土,苏军前出到苏联西南国界并将战斗行动转移到国外。

兵书战策 '二战…Y'远东战役

    1945年8月9日—9月2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阶段,苏军外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1、第2方面军和蒙古人民革命军与太平洋舰队、红旗阿穆尔河区舰队协同,在远东对日军实施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此次战役目的是粉碎日本关东军,解放中国东北(满洲)和北部朝鲜,从而使日本丧失大陆的军事经济基地以及侵略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跳板,加速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役企图规定,在远东中心沿向心方向实施两个主要突击(分别从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滨海地区)和数个辅助突击。保障深远包围关东军基本兵力,并将其分割迅即各个击破。战役正面宽5000多公里,纵深200—800公里。战区地形复杂,有沙漠草原地、山地、森林沼泽地、原始森林地及大江河。

    日军统帅部预定在边境筑垒地域,尔后在一些山岭对苏蒙军进行顽强抵抗,这些山岭阻断从蒙古人民共和国、外贝加尔、阿穆尔河(黑龙江)沿岸地区通向远东(中国东北)中心地区的各条道路。一旦该地区被突破,日军可退到图们—长春—大连铁路一线,于该处组织防御,尔后转入进攻,以恢复原态势。因此,日军主力都集中于远东各中心地区,只有1/3集中在边境地区。关东军(总司令为山田乙三大将)下辖第1、第3方面军,独立第4集团军,空军第2集团军和松花江区舰队。8月10日,第17方面军(朝鲜方面军)和驻朝空军第5集团军在作战指挥上隶属关东军。驻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军总兵力超过100万人,装备坦克1155辆、火炮5360门、飞机1800架、舰艇25艘。此外,在满洲和朝鲜境内还有大量日本宪兵、警察、铁路部队和其他部队,以及满洲国军队和日本傀儡内蒙古德王的军队。苏军进入满洲后,满洲国军队大部逃散。在满洲同苏联、蒙古的边界有总长近1000公里的17个筑垒地域,这些筑垒地域内约有8000个永备发射工事。

    苏蒙军共有15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高射炮不计在内)26000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约5300辆,飞机5200架(包括太平洋舰队、红旗阿穆尔河区舰队的航空兵)。苏联海军在远东有93艘主要作战舰艇(巡洋舰2艘、驱击领舰1艘、驱逐舰12艘、潜艇78艘)。

    在满洲战役中对军队实施全面领导的,是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专门建立的远东苏军总指挥部(总司令为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军事委员会委员为希金上将、参谋长为伊万诺夫上将)。蒙军总司令为乔巴山元帅。

    8月9日,各方面军突击集团分别从蒙古人民共和国和外贝加尔向兴安岭—奉天方向、从阿穆尔河(黑龙江)沿岸地区向松花江方向、从滨海地区向哈尔滨—吉林方向转入进攻。各方面军所属轰炸航空兵对哈尔滨、长春和吉林的军事目标,对日军集结地域、通信枢纽和交通线实施了密集突击。太平洋舰队(司令为尤马舍夫海军上将)以航空兵和鱼雷艇对日本在朝鲜北部的海军基地雄基、罗津、清津实施了突击。

    外贝加尔方面军(辖第17、第39、第36,第53集团军,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空军第12集团军,苏蒙骑兵机械化兵集群,司令为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基)在8月18—19日前通过了缺水草原,戈壁沙漠和大兴安岭,粉碎了敌军张家口集团、索伦集团和海拉尔集团,向中国东北各中心地区疾进。8月20日,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司令为克拉夫琴科坦克兵上将)主力进入奉天(沈阳)、长春,并南下大连,旅顺。苏蒙骑兵机械化兵集群于8月18日进逼张家口、承德,切断了关东军同华北日军的联系。

    远东第1方面军(辖第35集团军、红旗第1集团军、第5集团军、第25集团军、机械化第10军、空军第9集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梅列茨科夫)与外贝加尔方面军相向进攻,突破了敌人边境筑垒地带,在牡丹江地域击退了日军猛烈反突击,于8月20日进驻吉林,会同远东第2方面军各兵团进驻哈尔滨。第25集团军与太平洋舰队登陆兵协同,解放了朝鲜北部的雄基、罗津,清津、元山诸港,尔后解放了直到三八线为止的整个朝鲜北部,切断了日军与本土的联系。

    远东第2方面军(辖红旗第2集团军,第15、第16集团军,空军第10集团军,独立步兵第5军,堪察加防御地域,司令为普尔卡耶夫大将)与红旗阿穆尔河区舰队(司令为安东诺夫海军少将)协同,顺利强渡阿穆尔河(黑龙江)、乌苏里江,突破了敌人在黑河,富锦两地域永备防御阵地,越过小兴安岭,并于8月20日会同远东第1方面军攻占了哈尔滨。

    这样,至8月20日前,苏军从西面向中国东北腹地挺进400—800公里,从东面挺进200—300公里,从北面挺进200—300公里。苏军进至满洲平原(松辽平原),将日军分割成许多孤立集团,并予以合围。从8月19日起,各地日军纷纷投降。为加速这一进程,不使日军撤退或毁坏贵重物资,从8月18—27日期间,在哈尔滨、沈阳、长春、吉林、旅顺、大连、平壤、咸兴及其他城市实施了空降。顺利完成了各自任务的各集团军快速先遣支队,亦为此目的行动。苏蒙军的迅猛进攻,使日军陷入绝境,日军统帅部进行固守和随后反攻的打算落空。关东军终被击溃。关东军溃败以及大陆的军事经济基地——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失守,日本就丧失了继续战争的实力和可能。日军在远东的失败,为苏军实施南萨哈林岛战役(1945)和千岛群岛登陆战役(1945)创造了条件。

    作战中,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直接配合苏军作战,八路军积极打击华北日军,阻其增援东北,对苏军迅速歼灭关东军作出了重要贡献。

    点评:此战,日军损失约67。7万人,其中8。3万人被击毙,59。4万人投降,苏军自称伤亡3。2万人。远东战役就其企图,规模、多变性、遂行任务方式和最终结果来说,是苏军在第二次世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