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术法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术法诀-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子一顿鬼哭狼嚎,早就招惹着截教弟子纷纷推门出来,查看究竟。
众人在月光下看得明白,金目童子伏在一旁,陈太玄用手搭了李忠肩头,不知道做些甚么;正在疑惑间,陈太玄已经探查明白,一声轻笑道:“原来如此!”
只见陈太玄将那道法力收了回去,又换了一道玄黄色法力进去,乃是太岁本体转化成后天五行后,返回去又自己钻研八景宫圣人老子的太极图中蕴含的小世界之法,在五行法力之上,又转化出一道玄黄气来;李忠泥宫丸中的那团细微白光本来在不断躲躲闪闪,此时一见玄黄气,反而像是得了援助,不再躲闪,顿时和那道玄黄气合做一处,不再分开。
陈太玄赞一声道:“李忠你大有仙缘,这道玄黄气就赐予了你罢。”当即又附耳传了用法。
李忠听得满心欢喜,得了这道玄黄气只觉周身一轻,按陈太玄传的法子闭了眼睛,先将玄黄气运转全身,洗刷了一番;众人只见李忠顿时神色一变,全身隐隐有玄黄气溢出,即时有了数分神仙中人的架势。
陈太玄也在一旁看得连连点头,少时李忠大喝一声,睁开双眼,顶上冲出一道玄黄气,泥丸宫中缓缓托起一物,似乎是一副书卷模样,却是空白一片,并无文字图形。
金目童子在一旁偷偷起身,看得羡慕无比,知道自己仙缘不够,算计了半天反而叫师弟李忠得了这些好处;陈太玄接连道了几声“好”,和众人解释了一番,围观的截教众弟子这才明白事情的原委。
原来自从八景宫圣人留下道得经一卷,天子吩咐去皇宫门口悬挂;那些文字都自行飞出书卷,悬在墙上,只余一副空白书卷;黄门官回来禀报,将空白书卷呈了上去,天子感怀老子大德,将这空白书卷供奉在真仙洞中,日夜受了香火。天子去真仙洞时,也每每对了这空白书卷修炼打坐,以示尊道之意。
谁想这空白书卷受了十数年的香火,居然渐渐生出灵异来;每到夜深人静之时就幻化作一道白光,在皇宫里面四处乱走;皇宫里面的凡夫俗子自然看不见这等灵异,那道白光又有意躲了截教巡查的弟子,是以一直不为人知;截教弟子也曾用望气术细细巡查皇宫内外,但这道白光本来就是老子炼成的空白书卷,自然没有妖邪之气,只是有些微弱的玄黄气罢了。
这道白光不似截教圣人通天教主座下的渔鼓道人,日久生出灵智来;只是凭了本性,隐隐觉得自身缺少了什么东西似的,是以每夜都在皇宫里面乱找,寻些玄黄气的踪迹;某一日晃荡到皇宫门口,猛然觉察浓厚至极的玄黄气,知道自己缺少的就在皇宫门外墙上悬着。
从此之后,这道白光每夜都直奔皇宫门口,在那道得经文字下面停留,用了与生俱来的一些法子引动上面的文字晃动起来;若是这道白光念头再久些,法力即可将文字引得坠落下来,现如今只是有如蜉蝣撼大树,文字光是乱动起来,却是无法落下来,让这道白光收了去,反而引起了金目童子得注意。
这一来这道白光每每被金目童子追赶,自然再没有什么好的机会,有几次险些被金目童子追赶上,只好拼命往真仙洞里面一躲;这样一来金目童子三番五次的也无法得手,直到今天晚上多了个李忠,这才生出许多变化来,李忠也因为大有仙缘,得了这宝贝;以后运用起来,可用这空白书卷收了敌人法宝,甚至敌人本身,镇压起来,隐隐有些太极图的意思,只是李忠本身并无法力,只靠了这道玄黄气,反倒弱了;但陈太玄自忖李忠天生就有陆行术傍身,又每每一教就会,只怕将来的成就也是令人刮目相看,掌教老爷必然欢喜。
截教众人听了这一番说词,都大赞李忠大有仙缘,还未正式修行就得了这么些好处;李忠全身被玄黄气洗刷,也是渐渐地去了以前懵懂,慢慢醒悟了些事情,行动举止立即不一样起来,先是唱了个肥喏谢过了陈太玄,又笑着对暗自恼火的金目童子道:“师兄何必自恼,缘分到时,自有好处。”
金目童子虽然有些后悔,但好歹好处是自己师弟李忠得去,将来回岛和别的童子“斗法”时带了李忠去,只怕是无人可敌,心里面又有些喜欢,也对李忠道了一声:“恭喜师弟。”当下揭过此事不表。
这一番折腾已经是东方泛白,远远的听着四处雄鸡鸣叫起来;陈太玄大袖一挥道:“你二人一夜未眠,先回去休息吧。等见过了天子,自然回来叫了你们一起回岛。”
李忠应了一声,拉了金目童子下去休息了;截教众人看了一场好戏,倒都是精神抖擞,议论一番;陈太玄也和菡芝仙、彩云仙子商议一阵觐见天子之事;少时东方红日升起,有黄门官叩门而入,对截教众人道:“今日吾皇在宣德殿接见众位截教仙长,这儿有崭新道袍服饰,都是吾皇赏赐的,还请各位仙长换过了衣物,随某家前去觐见罢。”随之一声吩咐,数名下人鱼贯而入,手里都捧了崭新的道袍服饰等物;各等款式不一,截教众人虽然率性而为,但此刻也只好落个俗套,各自上前选了道袍等物,自会房间换过。
菡芝仙和彩云仙子倒先替陈太玄选了一领大红道袍,上面绣了数头仙鹤,活灵活现,陈太玄穿在身上,映衬着英俊非凡,二女见了赞不绝口。
………………………………………………………………………………………………………………………………………………………………………………………………………………
看书的道友有号的收藏下,不花钱的;没号的可以免费注册,用个邮箱就可以。有红票的砸过来,没有的就不勉强了。




第一百四十二回 宣德殿修道对答 天师府众人飞遁
少时截教众人都换过了崭新道袍,一个个出了房间,倒先互相赞过一回;陈太玄清点人数,合有:
陈太玄、菡芝仙和彩云仙子三姐弟。
乌云仙、赵公明二位法力高深之辈。
三仙岛云霄、碧霄、琼霄三位娘娘。
秦、赵、董、袁、孙、白、姚、王、张九位天君,并金光圣母共十位,演练十绝阵。
九龙岛四友王魔、杨森、高友乾、李兴霸都死于阵前,陈太玄心中暗叹,稽首为礼,算是谢过了天子赐衣。
黄门官连忙还礼,此刻见截教众人穿了新衣,反而有些人间气象,倒是暗中感叹一回,随即在前领路,一行人慢慢径直往宣德殿而来。
陈太玄跟在黄门官后面,和截教众人进午门,过九龙桥,走大道;一个个宽袍大袖,或执拂尘,或执如意,飘飘徐步而来。少时到殿前时,黄门官先进去禀报天子道:“截教众位仙长在殿前候旨。”
天子闻言大喜,传旨道:“宣截教众位仙长。”截教众人鱼贯而入,站于殿下,一个个稽首为礼;陈太玄道:“吾等见过吾皇!”
天子在宝座上也稽首回了一礼,命黄门官看座来;乌云仙在一旁高声呼道:“修道中人,不喜座位,吾皇殿中可备有蒲团?”
天子听了不但不以为杵,反而欣喜万分,命人取过十数个蒲团来,截教众人纷纷围着宝座坐了蒲团;天子也自认是修道中人,在宝座上无法安坐,命道:“且去取了我师广成子仙长送吾的蒲团来。”少时蒲团取到时,天子也是飘然在宝座前面坐了。
乌云仙见天子坐的蒲团并非凡物,乃是昆仑山一种异草编就的,又混有金丝、玉石等物,有个名头叫:三宝蒲团;不由暗中感叹广成子好大的心思,用来取悦君王,对于修道中人,却是有些南辕北辙了。
陈太玄道:“吾皇,如今三山关战事平息,天神教教主夷希微道人也亲口许诺不再犯我边界,吾这就准备带领截教众位弟子回转金鳌岛。”
天子惊诧道:“陈仙长,这若是都回去了,万一有事,如何才好?”
一旁姚天君笑道:“此事易为。”袖中摸出一盒香来道:“若有事时,取三支香点了,贫道即刻知道。”
天子命人收了香去,又道:“贵教弟子,吾都加封了官职在身,何不在京都长住,一边为国效力,一边修行?到时衣紫腰金,封妻荫子,有无穷享用。”
陈太玄笑道:“吾皇此言差矣,吾等都是山野慵懒之夫,不识治国安邦之法,只懂苦修道行。”
天子有心向道,闻言不由问道:“便是这等,有什麽好处?”
陈太玄道:“其中好处不少:身逍遥,心自在,不操戈,不弄怪,万事茫茫付度外。吾不思理正事而种韭,吾不思取宝名如舍芥,吾不思身服锦袍,吾不思腰悬王带,吾不思拂宰相之须,吾不思恣君王之快,吾不思伏弩长驱,吾不思望尘下拜,吾不思养我者享禄千锺,吾不思用我老荣膺三代。小小庐不嫌窄,旧旧服不嫌秽,制芰荷以为衣,纫秋兰以为佩。不问天皇地皇与人皇,不问天籁地籁与人籁,雅怀恍如天地同,兴来犹恐天地碍。闲来一枕山中睡,梦魂要赴群仙会。那里管玉兔东升,金乌西坠?”
这番话说得天子心中向往,喜道:“陈仙长此言,真乃清净之客。若不是有大统在身,定随仙长前往金鳌岛碧游宫拜见圣人,专心修道。”
陈太玄反问道:“若吾皇脱了差事,欲要如何修道?吾且问上一句,何为修道?”
天子笑道:“当避樊笼而隐迹,脱俗网以修真,乐林泉兮绝名绝利,隐岩谷兮忘辱忘荣。顶星冠而日,披布衲兮长春。或蓬头而跣足,或丫髻而幅巾。摘鲜花而砌笠,折野草以铺茵,吸甘泉而漱齿,嚼松柏以延龄。高歌鼓掌,舞罢眠云。”
陈太玄鼓掌笑道:“此乃隐士耳,并非修道之士。”
天子又道:“遇仙客兮,则求玄问道;会道友兮,则诗酒谈元。笑奢华而浊富,乐自在之清贫。无一毫之碍,无半点之牵缠。或三三而参玄论道,或两两而究古谈今。究古谈今兮,叹前朝之兴废;参玄论道兮,究性命之根因。这般修道,陈仙长如何说法?”
陈太玄摇头道:“此乃小道耳,或能悠闲一时,哪能修得正道?”
天子有些不服气,寻思了一会儿又道:“当任寒暑之更变,随乌免之逡巡。苍颜返步,白发还青。携箪瓢兮,到市□而乞化,聊以充饥;提花篮兮,进山林而采药,临难济人。解安人而利物,或起死兮回生。修仙者,骨之坚秀;达道老,神之最灵。判吉凶兮,明通爻象;定祸福兮,密察人心。陈仙长看这种修道可行否?”
陈太玄依旧摇头道:“此乃济世、避祸之道,或能逃得一时性命,但天数到时,依旧是一具白骨,有何用处?不妥不妥!”
天子见陈太玄只是摇头,心下有些不喜,猛然想到:“往日里我师广成子也多有说词,何不说来,看这陈仙长是何说法。”沉吟了一回,又道:“问道法,扬太上之正教:书符箓,除人世之妖氛。谒飞神於帝阙,步罡气于雷门。扣玄关天昏地暗,击地户鬼泣神钦。夺天地之秀气,采日月之精英,连阴阳而性,养水火以凝胎。二八阴消兮,若恍若惚;三九阳长兮,如杳知冥。按四时而采取,九转而丹成。跨青鸾直冲紫府,骑白鹤游遍玉京。参乾坤之妙用,表道德之。陈仙长,这般修道总能成了正果罢。”
陈太玄听了这番话,沉思了一会儿,正色道:“此乃修道之法,但只识埋头修道,不能领悟天机运转,法力是精深了,但将来不识天时,反手变成画饼。”
天子闻言惊道:“若依陈仙长此说,岂非修道并无用处,又何必做这番行当,吾还是做天子罢。”
陈太玄笑道:“吾皇,不是此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修道不为长生,长生乃为修道,修道好似破荆斩棘,逆水行舟,一不留神就前功尽弃;就算有幸养成胸中五气,头顶三花,成就无上金仙,寿命无算,天地大劫到时,也是反手化为齑粉;惟有修成正果,参悟天机,才能在大劫之中能争那一线生机。”
天子听得背后汗出,每每谈论修道,凡人眼中看的都是那延寿无算,风光无限,哪知今日听陈太玄说来,却是一条荆棘路,当即把修道的心慢了下来,感慨不已。
陈太玄看天子面皮,哪里不知道天子所想?长笑一声,辞过了天子,带了截教众人退下殿去;天子犹自呆在那三宝蒲团之上,渐渐觉得屁股下有些刺痛,爬了起来依旧瘫坐在宝座上,这才舒过一口气来。
黄门官见天子有些失魂落魄的样子,也不敢上前询问;天子寻思了半天,反而觉得自己依旧做了天子,才是正路,那管他百年之后如何?
话说陈太玄这番话说完,带了截教众弟子出宣德殿,识别道路,回转天师府;乌云仙和陈太玄并肩而行,笑道:“未想师弟对修道一事居然看得如此透彻,吾这大师兄的名头,只怕要旁落了。”
陈太玄哈哈笑道:“乌云师兄过誉了,无非是心有所感,说些牢骚罢了;那天子听了这番话,能慢了修道之心,也算是万民之福。”
乌云仙点头称是,彩云仙子在一旁听了陈太玄和天子的一番对话,心有感悟,叹道:“这修道都说风光,如此险途,又有几人懂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