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偷香窃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偷香窃玉-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母慈爱又坚定得对着贾琅郑重得说到,眼神里面竟然少了几分功利。
贾琅一时之间到真有几分感动,对着贾母重重得点了点头。
三日后,贾琅便在贾珍的主持下,和荣国府分了家。
同时当天正式搬出贾家,当然他只是做做样子搬了一些日常用品,大部分的东西都没有带走。
一是彰显自己和贾家的关系依旧藕断丝连,二是彰显自己大度,没必要斤斤计较。
贾琅的新家自然不可能有贾府那般大,但是却比梨香院大上数十倍不止。
要知道当年和玉公主乃是帝后第一女,自小就宠爱有加。其他公主还未长大就被和亲,唯有和玉公主嫁在京都,与驸马琴瑟和鸣的生活也被传为一段佳话。
和玉公主乃是嫡长公主,公主府无论是地段还是规格都彰显她的身份和贵重。
虽然和玉公主已逝去百年,公主府也因年久失修破败,但在京都之内想要找到更好更大的地方,是不能够的。
贾琅钱多可以用来烧,所以他一点不客气,直接把公主府里面的所以建筑物全都推到,重建。
这墙也要重建,不过连墙都推到未免兴师动众,只能以后再徐徐图之。
贾琅找了顶尖的设计师,让人做出小模型来,让他直观得看到宅子建好之后的模样。
因为贾琅官不高,很多东西不能用,不过想着日后可以加官进爵,贾琅也不着急,让他们先把地基打好。
如果能造出比较现代化的管道来,贾琅日后就有福了。
虽然看了书,知道林黛玉颇喜清幽,爱潇湘馆的几排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潇湘馆格局不错,风景也不错,却未免太清幽,且过小。
对于府中夫人,掌管全府的女主人而言,住处还是要稍微大气一些。可以精致,但太过清幽不好。
贾琅光明正大下帖拜见岳父,也没矫情,更没虚晃,之言这件事。
林如海听贾琅这般请求,到觉惊奇。若是旁人,自然觉得贾琅太过阴柔,受控内宅妇人之手。
可这内宅妇人若是他的宝贝女儿,这心态自然就不一样。
林如海倒觉得贾琅这般体贴他的女儿,心中对贾琅也越发喜爱起来。
在贾琅快要离开林府时,得了回信。
信的内容到叫贾琅有些惊讶,本以为林黛玉会提出不少要求,毕竟林黛玉不是那种虚与蛇委的性子。
没想到信上只有五个字—— 且凭君做主!
蓦的,贾琅深思片刻,最后下定了决心。
设计图很快就定下来,着可靠之人负责一切事物之后,贾琅便回吏部述职,去外地上任。
路途遥远不说,这次管理的地方也大了许多,贾琅自己忖度几分,只怕两三年难回京城。
不过想着两年后,林妹妹过了十五,到时候就可以举行婚礼,贾琅只觉雄心万丈。
走的时候很低调,贾琅就是简单得去述职,然后就离开了。
林黛玉望着一池清水,心中倒有几分抑郁,不知为何心中竟有些许难受。
“姑娘,仔细自己的身体。若是三爷回来,看到我们没照顾好你,肯定饶不了我们。”桑竹连忙把亭子里面的竹帘放下来。
“哪里就不仔细了,天虽热,我又不在外面。”林黛玉反驳几句,自顾自摇着扇子,语气软绵绵的。
“这日头毒,可要仔细。若是发了汗,怕衣服粘着你不舒服。等会回房间,阴冷阴冷,最是怕这冷热交替。
姑娘今日看起来有些提不起劲,可是要午休一下。”桑竹也拿起一把扇子轻轻替林黛玉扇起来。
“你别扇我了,自己坐下凉快凉快。”林黛玉体虚,冬日怕寒,夏日怕热。偏她冬日不能干捂,夏天不能冰敷。
冬天烧炕,她睡上一晚,就觉得整个人都干渴得厉害。以前总是在房间里面加水盆,不过效果也就那样。
夏天炎热,她房中可以放冰,放在床底,她却要垫着棉被、盖着被子睡。不知她该冷,还是该热。
林黛玉常常再想,她这样的身体,真的还有养好的那天吗?
一时之间,脸上带着忧愁之色。
“姑娘,怎的伤感起来?”桑竹对于林黛玉这幅模样已经驾轻就熟,不紧不慢得问道。
“没什么。。。”林黛玉没了心情,闭目养神躺在榻上,连扇子也不摇了。
“姑娘可不能伤感,太医可是说了,要放宽心。姑娘虽有些体虚,但并不是什么大病。姑娘以前年岁小,这药有三分毒,哪能轻易用药。
如今姑娘慢慢长大,我们瞧着气色竟大好,可见食疗还是有用的。”桑竹不知道林黛玉为何伤心,她只是随意转了一个话题。
“太医何时说了这话?”林黛玉睁开眼睛,望着桑竹。
“就是太医过来给老爷诊脉的时候,不是也给姑娘诊过。当时,那太医不是开了两剂温补的药,后来又诊过一次,就说了这话。
太医若是觉得姑娘身体不好,怎么可能不开药。就是因为姑娘身体只是娇弱,所以平日吃穿精细些,便无大碍,所以才没有开药。
因姑娘每每爱忧思,所以叫姑娘平日开心些,自然就会越来越好。哦,姑娘当时在里屋,可能没听见老太医的嘱咐。”
桑竹这话并不是无的放矢,虽然有些偏题,但的确是老太医的话。
林黛玉回想起来,的确那日神困倦乏,不记得老太医说了什么。
这桑竹这么一岔,林黛玉的确是忘记自己刚才的担忧,只想着下次老太医再来诊治,真要好好听听太医是怎么说的。


第58章 贾琅升官,荣耀游街
贾琅走得很干脆,但他留下了许多版本不一才子佳人的话本。
走之前,除了把自己修房子和店铺周转的钱留下,其他钱都一点一点送到皇帝的私库里面,顺便给皇帝讲述了一下远安远淮附近几个县的现状。
这钱,皇帝也就只能摸一摸,能留下十分之一也算是皇帝抠门了。
皇帝一直都知道贾琅爱钱,还特别能赚钱,但是每每看到贾琅给他送个几百万,饶是他这个皇帝也是有些咋舌的。
贾琅留下了一部分钱。这举动他从来没有瞒着皇帝,虽然没有告诉他留下多少,但是元衡并不因此对贾琅起了间隙。
俗语说的对,想要马儿跑得快,自然要喂好草,还要让他吃得饱。
贾琅小心翼翼维护这他和元衡之间的朋友之谊,元衡也亦然。
当上皇帝是很独孤的,能够有一个不怕自己、敢顶嘴,还不贪恋权势的朋友,是非常难得的。
尤其是这个朋友特别能赚钱,还很大方。
贾琅不仅仅送了钱,还送了非常多的药材,这些都是从商城里面购买的,很多东西在现实世界可都是罕见的珍品。
但他却一点都不缺,这些东西每天都更新,每天都有大量的货源,他一个人都可以支持半个省的药材来源。
这一次贾琅升级为四星,本来以为可以开通四个类别的店铺,没想到只有一个。
不过,贾琅却觉得这一个比他预想的那些好太多。
贾琅到了目的地几乎立刻就掌握了当地势力,‘强龙不压地头蛇’对于贾琅而言不过是一个笑话。
杀了几个人,换来百姓的爱戴,一段时间的和平,贾琅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行为。
上位者,杀伐果断方能长久。
这一次贾琅开启‘种子’店铺,在以农耕为主的朝代,贾琅提供的优质种子,几乎让天下的农户恨不得日日夜夜为贾琅念经诵佛。
优质种子配上优质土壤,强强结合,即使没有后世的化肥也能够媲美后世的高产。
现代社会常常看见一亩地种出几百斤、几千斤,甚至过万斤的农作物都有。但是放在古时,你跟农民说我一亩地随便种种就有几百斤,人家只会拿看白痴的眼神看你。
所以,当贾琅力排众议要求民众种植新种,开垦荒地,修渠引源,哪怕百姓不愿意,他也毫不顾忌野蛮推行。
元衡的桌子上,弹劾贾琅的奏折几乎可以装满一个小箱子,但元衡却连看都不看,留中不发。
不去斥责这些上奏的大臣,也不为贾琅撑腰,就好像从来没有看见大臣弹劾贾琅的奏折一样。
大臣被元衡无视他们的举动弄得有些人心惶惶,越是摸不透,越是让他们觉得心底发慌。
就是因为皇帝过于模糊的态度,和完全无视他们的行为,最终那些弹劾的人只能隐忍。
一年过后,当贾琅传来一封震撼全国的捷报,让整个大晋朝的农民亲切得奉贾琅为农圣。
百亩良地产粮逾百斤,每一块土地,每一家农户,在贾琅的治下全都是大丰收。
不仅仅粮食爆仓,这一年来甚至还有时间修路挖渠,固堤引河,让来年春潮消失无踪,让来年寒冬无惧风雪。
短短百年,短短两季粮,就盘活了整个城。不仅仅是百姓无忧,就连军士也满怀激动,守城十年终于能敞开了怀吃个饱饭。
仓廪而知礼,贾琅依旧在百忙中建学堂、亲教书,以自身为榜样,感恩天地、感恩朝廷。
当元衡命人抬上贾琅送来的贺礼,朝中大臣皆低头不语。
“此乃贾爱卿送来之礼,诸卿都给朕好好看看,当初你们不是弹劾贾琅苛责百姓,实行酷吏。
好好看一看,贾琅治下的那些百姓送来的‘投名状’,哪位爱卿知道这些稻苗的数量是多少?”
元衡看到那些稻苗心情特别好,语气里面的讽刺一点都不少。
在底下站在的所有官员全都沉默以对。
“整个城不过八万人,而贾琅忙着种地修渠、修堤修城的时候,还不忘核查人口。这里一共是十一万三千六百七十二支稻苗。
这里的稻苗每一支都来自真实存在的百姓,上到八十老者下到刚回走路的孩子,每一位百姓都给朕送来了一支寓意‘丰收’的稻田。”
元衡重重一拍桌子,吓得所有大臣心一抖。
“贾琅没有三头六臂,朕也没有给人给钱,可是人家一介书生,不过就是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就做了这么多事情。你们呢!”
元衡又是重重一拍,把那些弹劾贾琅的奏折全都砸向他们。
“臣有罪,请皇上责罚。”所有大臣齐齐跪下。
“责罚,哼,责罚你们什么,懈怠、无能。”元衡重重踩着台阶,行至大臣面前。
“贾琅献策‘种田策’,献方‘沃土方’、献计‘富民记’,这三样看得朕都替你们觉得脸红羞愧。
那么多大臣,那么多贤臣,最后还不如一个刚刚当官的少年。朕已经着人复印这三策论下发全国,你们不仅要给我看,还要给我背熟。
日后,你们的治下若有百姓因无田无粮而饿殍遍野,朕不会让你们坐牢那么舒服,朕要株连九族。”元衡在这个露出了自己锋利的獠牙和血腥的爪子。
当‘株连九族’四个字一出,所有大臣全都背脊发凉,吓得连呼吸都变得缓慢轻浅。
元衡看到成功吓到这些人,满意得坐回龙椅。
一旁的王总管连忙按照打开准备好的圣旨,拉长了嗓子宣读圣旨。
远方的贾琅官升一级。
随后,贾琅就像是开了挂一般,每过一年就会升一级,直至二品大臣,加封冠英候。
贾家如今荣国府一脉可谓天下闻名,嫡长子任二品两广总督,一手掌控广东广西一切事物,在广州跺一跺脚,所有广州人都要心颤两下。
嫡次子任二品陕甘总督,加封冠英候,是天子近臣不说,还是天子宠臣,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今回京述职,更是让京都的百姓伸长的脖子,每天来城门处逛上一百遍。
待至贾琅回京那日,全幅仪仗,禁卫护道,大内总管兼三朝元老太子太傅城门亲迎,可谓天大的恩宠。
贾琅一身二品官服,骑马游街,沿路威武之声、奏乐之声、百姓欢呼之声。
繁闹热烈,竟是几年未曾见到的盛景。
皇帝亲临宫门,贾琅三拜三扣。
皇帝亲扶,牵着贾琅之手入宫门,留给天下一副君亲臣敬的画面。
本来还有设宴款待贾琅,但看到贾琅一副‘胃疼’的表情,元衡还是取消了这个环节。
一到皇帝的御书房,哪怕已经有几个人在,贾琅还是迫不及待把一身荣服给脱掉了,毫无礼貌得把鞋也脱了。
旁边的三位大臣看到贾琅这幅模样,吓得眼睛珠子都掉到地板上了。
“咳咳,你就不能矜持点,还要不要脸了。”元衡看贾琅这样,又好气又好笑。
“我不要脸,这大夏天的,我里三层外三层,还顶着烈日游街。你应该庆幸我没有当众把衣服脱了,你看看我这衣服,湿的都可以拧出水了。”
贾琅指着地上那件完全汗湿的里衣。
王内侍对于这样的戏码早就淡定得不行,知道这位爷体热,夏天极为不耐热,连忙端上一碗冰果茶。
大老爷们喜欢酸酸甜甜的,也是让他开了眼界。
“还是你贴心,瞧瞧你主子,给他当牛做马、累死累活,还整出这些没用,把我累得要死。快,直接来一壶,热死我了。”贾琅也不客气,直接把一个荷包递过去。
王内侍喜笑颜开,一点没客气直接接过来搂自己怀里了。
“你这模样,我看我得备个大一点的箱子,不然都不够装弹劾你的奏折。”元衡没好气的一甩袖子。
贾琅毫不客气的翻翻白眼,一点不在乎。到时其他三个身穿官服的,吓得弯腰拱手。
“哎,没说你们,你们别拘谨,坐,坐。我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