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寻芳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何处寻芳踪-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虽不曾打包票说一定能治,但面上一片平静自信,显然这对她来说并非疑难杂症。长公主见状,心中稍定,赶紧吩咐侍女准备文房四宝。
  素姗略一思忖,便飞快地拟了两个方子递给长公主,又吩咐道:“上头的这个煮水沐浴,每日一次,可缓解疼痛搔痒。下头的这个煎水内服,也是每日一次,三两日便可见效。”说罢,她又瞥了床上的少年人一眼,补充道:“公子放心,此药不苦。”
  床上的少年人抖了一抖,没作声。
  长公主连忙将方子递给身边的侍女吩咐她赶紧去抓药,尔后才紧握住素姗的手,感激涕零地道:“多谢大娘子出手相救,若不是有你,我儿这病还不知要拖到几时。”说罢,她又顿了顿,小心翼翼地试探道:“我那庄子——”
  “公主的温泉庄子可是在城东的会汤山?我们家也在那边有个庄子,不如明日我借口去田庄小住折道去公主田庄去仔细探看,若能寻到那致毒之物,也好早些解了公子的苦楚。”
  长公主眼泪都快下来了,握着素姗的手已是哽咽无语,呜咽了半晌,这才道:“真不知该如何多谢大娘子。”
  素姗笑道:“既然学了医,治病救人便是本分,公主不必客气。”
  她说罢,忽想起什么,盈盈一笑,道:“公主若真要谢我,不如把您院子里那株白茶花赏了我吧。那花儿饲养得精心,倒比我家里头特特从南齐运过来的还要好。”
  长公主正愁着不知该如何答谢她,不说区区一株白茶花,便是她开口要黄金千两也不说二话,闻言立刻吩咐侍女将院中那株白茶挖出来装好,等素姗回府时送去国公府。
  二人说了几句话,王氏终于寻了过来,素姗不好久待,这才告辞离去。长公主亲自送她出门,王氏见状,心中愈发地不安。倒是她身后的翡翠目光微闪,素姗朝她微微颔首,翡翠会意,嘴角缓缓勾了起来。


☆、第三章
  素珊倒也不瞒着王氏,从内院一出来,便将给长公主幼子治病的事说与她听,王氏虽早料到如此,可真正听在耳中却难免有些气恼,忿忿道:“大娘子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怎么好随意给人治病,静德长公主岂不是故意为难。”
  素珊却是不以为然,摇头道:“昔日师父收我为徒时便提醒过这些,我若是碍着名声不肯救人,岂不是坏了师父的名声。”
  王氏晓得自己劝不动她,便想着等回府后再禀告婆婆,由国公夫人定夺,遂不再多言,深吸一口气后,领着素珊去了花园。园子里早有六七个与素珊年岁相仿的娘子在说着话,二娘与四娘也在其中,见素珊过来,赶紧起身相迎。
  虽说与诸位娘子是头一回见面,但大家到底年岁相近,素珊是个活泼亲近的性子,又常随着慈心师太在外走动,见多识广,说的东西也是众人闻所未闻,直把大伙儿的眼睛都给说亮了,尤其是有个名唤杨蔓的娘子,更是一直拉着素珊的手不肯放,啰啰嗦嗦地问个不停。
  “……我听说南方冬天暖和得很,连雪也见不着,可有此事?”
  素珊摇头笑道:“那得看是什么地方,如是秣陵,冬日里也冷得厉害,一年下来总要下几场大雪。不过城里多少有些绿意,不似京城这边,入冬便一片萧瑟。若说四季如春,恐怕得到南齐之南了,那地儿不仅四季如春,住的房子,吃的东西也跟我们不一样,不过我也没亲见过,只是听旁人说说罢了……”
  “她们说话也怪得很,我府里就有个南边来的丫鬟,刚来的时候总叽里呱啦的,一句也听不懂,不过倒是挺好听的。”
  “可不是,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说的就是南边。若是女儿家说起自是软糯动听,可换做男儿来说,却不如官话这般大气硬朗……”
  素珊相貌秀美,气度不凡,因自幼在秣陵长大,口音里多少带着些南音,并不难听,反而有种说不出来的温柔韵味,让人心旷神怡。
  但素珊也不欲独出风头,说了一会儿,便将话题转到别处,一会儿又有人提议射覆。于是,一群女儿家便热热闹闹地玩了起来。素珊极少玩这个,每每轮到她便信口胡诌,自是猜不中,不想素彩竟是个中高手,五局中竟胜了三局,出尽了风头。
  素欣虽不喜素彩,却也晓得轻重,并不在外头刺她,只与身边礼部柳尚书家庶出的三娘子说话,二人性格相投,倒也说得热闹。
  宴会尚未开席,王氏又寻了过来,说是孙家老太太将将从庙里回来,非要见外孙女。孙家老爷无奈,只得派了人去国公府接人,到了府里才晓得素珊来了公主府,遂又辗转到了这里。
  “太婆婆派了人在门口等着?”素珊闻言颇有些哭笑不得,她虽未见过孙家老太太,却不止一次地从太祖母口中听说过那位老太太说是风就是雨的性子,若是接不到人,恐怕孙大老爷也没法回府交差的。
  “大伯娘,”素珊按了按眼角,一脸无奈地道:“虽说半途退席不甚妥当,但既是长辈邀,侄女也不好回绝,想来长公主也能谅解。一会儿还请大伯娘代侄女向公主解释一番。”
  王氏巴不得素珊能离公主府远点,闻言立刻应道:“大娘子快快去,莫让老太太久等。公主这边自有我去说。”
  说着话,又亲自将素珊送出门,待见她领着两个丫鬟上了孙府马车这才转身进院,寻了许嬷嬷,一脸歉意地说起素珊离去之事。
  内院的静德长公主得知消息时,幼子已将将用药汁沐浴过,痛痒大减,难得地安睡过去,听说素珊去了孙家,急道:“那明儿她还去不去会汤山?”
  许嬷嬷连忙劝慰道:“公主莫急,那孙家是倪家大娘子的娘舅家,老太太打发人来接,不说大娘子不好回绝,便是国公府也说不得半个不字。奴婢见倪家大娘子并非轻诺之人,便是稍有延误,想来也耽误不了两天。难得她医术高明,小公子才用了一剂药就有此奇效,连用数日必能好上大半。”
  长公主不是蠢人,先前不过是因为事关幼子安危这才失了分寸,而今被许嬷嬷一提醒,她这才冷静下来,想了想,无奈道:“嬷嬷说的是,好歹涵哥儿有了好转,不似先那般痛苦,便是多等两日也等得。我也是关心则乱,不然,若真不知进退地惹恼了倪家大娘子,少不得还是涵哥儿受罪。”说罢,又吩咐下去叮嘱会汤山田庄的下人仔细候着,并不遣人去孙府催。
  待宴席过后,王氏领了素彩、素欣告辞回府,素珊不在,王氏便独坐了前头的马车,二娘与四娘跟在后头,不想马车将将开动,公主府里忽有一侍女急急忙忙追出来。
  因王氏走得快,来不及拦,那侍女遂屈身朝素彩与素欣道:“公主使奴婢挖了一株白茶树赠予大娘子,不想娘子竟先走了,还请二位娘子将花树转交与大娘子。”说话时,仆役们已抬着一株白茶树到了门口。
  那白茶树个头并不高,种在一个白瓷青花的大花盆里,枝叶繁茂,鲜花怒放,竟比素珊大老远从南齐运过来的那些还要开得好些。
  素彩绞紧了手里的帕子,面色如常地柔声应下,又招呼马车后的侍卫们将茶花树放好,这才放下帘子告辞离去。
  马车一开动,素欣便朝素彩斜睨了一眼,讥讽地笑。
  待回了国公府,王氏一下马车便急急忙忙地去了萱宁堂找国公夫人拿主意。
  “……也不晓得长公主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大娘子才一进门便将她唤了去,待儿媳觉得不对劲追过去,已是晚了。”
  国公夫人素来温柔和善,先听得长公主的幼子身患怪病早已心软,故待晓得素珊出手救人时倒也没有多反对,只皱着眉头道:“罢了罢了,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珊丫头这是在积德,我们也不好拦着。那涵哥儿也是可怜,我记得今年夏天还在宫里见过他一回,生得好不说,人又聪明,无论是太后还是皇后都喜欢。怎么就得了这样的怪病,就算治好了,也不晓得会不会留疤。”
  王氏对自己这个菩萨一般的婆婆很没有办法,急着提醒道:“母亲,那位年岁还轻未曾婚配,万一公主以此为要挟非要定下大娘子……”
  国公夫人愣了半晌,脸上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喃喃道:“静德长公主不会是这种人吧。”
  王氏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对了!”国公夫人忽地一拍脑袋,急道:“孙家老太太接了珊丫头过去,说是要留她住到过年。珊丫头去得急,没带什么东西,一会儿你让胡嬷嬷收拾些衣裳首饰送过去。到底不在府里,想要什么也不便宜。”
  王氏无奈应下,又道:“大娘子身边只带了两个大丫环,恐怕伺候不周,不如让胡嬷嬷再带几个下人过去伺候?”
  护国长公主生前最讲排场,素珊身边伺候的嬷嬷丫鬟拢共有十来个,当初进府的时候很是让众人议论了一番。
  素珊虽然也晓得这不大合规矩,可那些下人都是老太太赏的,嬷嬷们是府里的老人不说,那些个丫鬟也都是老太太亲自调教过的,聪明又伶俐,舍了谁都不好。素珊生怕王氏为难,便悄悄与她商议说丫鬟们的月钱由她来给,王氏又怎么得肯,与国公夫人禀告过后,便还是将这些下人全都放到了碧云轩。
  “还是你想得周全。”国公夫人欣慰道:“珊丫头自幼都是她们伺候的,两个丫鬟怎么够使唤,外面人家的到底不合意。让胡嬷嬷再带两个——不,四个丫头过去。那些丫头们都伶俐得很,断不至于在外头丢脸。”
  王氏得了令,出萱宁堂后便立刻使人唤了胡嬷嬷来与她细说此事,胡嬷嬷略一思忖,便道:“剩下的几个丫鬟里头,珍珠和碧玉是在屋里伺候的大丫环,自然要跟去,紫晶擅长厨艺,黄玉性子活泼嘴皮子利索,去了孙府多少能帮衬些,余下黄瑾和紫灵在府里看家,大奶奶您看如何?”
  王氏笑道:“既是碧云轩的人,胡嬷嬷作主就是。”
  …………
  “她要住到过年才回?”素彩端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中清秀端正的人影缓缓地、缓缓地梳着头,眉目微蹙,不知在想些什么。
  丫鬟香菊应了声是,罢了又低声问:“一会儿要去给夫人请安,娘子要梳什么头?”
  素彩仍在发怔,香菊侯了一阵不见回应,遂又问了一遍,素彩这才回过神来,随口道:“梳个百合髻吧。”她额头有些低,留不得刘海,只能将额发全都绾上,显得小脸端庄大方,国公夫人也最爱她这一点。
  梳了头,换了衣服,素彩与香菊一前一后出了院子,刚进花园就瞧见了曹姨娘。几日不见,她竟仿佛变了个似的,身上胖了些,人也精神了许多,脸上莹白润泽,眉目飞扬,樱桃嘴上擦了仿佛胭脂,红润润的很是勾人。
  “二娘子。”曹姨娘远远地朝她颔首,弯弯的眼睛黑幽幽的,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美。
  就连她的胆子也大了!素彩绞紧了帕子,咬咬牙,朝曹姨娘挤出一丝笑容,转身走了。
  ?

☆、第四章
  国公夫人刘氏是京城里出了名的菩萨性子,最是和善心软,连蚂蚁都舍不得踩死一只。也正因为这样,她管束起国公府来便心有余而力不足,故待长子一成亲,便将府里的内务全都交给了长媳王氏。
  可王氏身为长嫂,怎么也不好去管弟弟们房里的事,就算她对三房谢氏再怎么鄙视,却也不好插手三房的家事,顶多也就跟院子里的下人们抱怨几句。
  刘氏待府里一众儿孙也是极为疼爱,虽说素彩是谢氏所出,不为镇国公所喜,但因其孝顺恭敬,刘氏待她还算怜爱,即便是远比不得素珊,却比寡言少语的三娘子素雯和清冷孤傲的四娘子素欣受宠得多。
  素彩才进萱宁堂大门,刘氏便笑着招呼她道:“二丫头回来了?今儿在公主府可好,我听说你们几个姑娘家还玩射覆了?”
  素彩屈膝给刘氏行了礼,这才起身回道:“孙女也是头一回去公主府,那府里的陈设景致自是极好的,只是孙女看来看去,总觉得不如咱们家舒坦。今日赴宴的几位姐妹都甚是和善,说了会儿话便熟络了,连家娘子提议玩射覆,孙女陪着玩了几局。只可惜没见着长公主,不曾给她请安。”
  一旁的香菊壮着胆子小声插话道:“二娘子可厉害呢,五局胜了三局,连家娘子与杨家娘子都赞叹不已。”
  “是么。”刘氏笑笑,应了一声,却是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素彩最是敏感,总觉得刘氏不喜她在外面出风头,心中一时惴惴,忍不住又暗暗心想,若换了是大娘子,恐怕刘氏便不是这样的态度了。
  她正胡思乱想着,门外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抬头一看,竟是三少爷思琮。思琮是大房嫡子,今年将将十四岁,比素彩小两个月,因是王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