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初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初年- 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浅兰望着他焦急委屈小心的神情,憋不住噗哧笑出声来,把皇太极笑得莫名其妙,好一阵子才道:“爷,孩子不是您的!”

    “兰儿!你相信爷?”皇太极大喜过望,笑容方现,立刻回过味来,忙又惊诧的问:“你怎么知道?”

    苏浅兰喝着茶,神态悠闲微笑不已:“娜木钟已孕一月有余,算时间,她成孕的日期早在婚礼之前二十天左右。太医说了,成孕这头三个月内,若是不顾一切强行圆房,胎儿多半就会夭折!”

    言下之意,娜木钟怀孕非但皇太极没有嫌疑,反而证明了他洞房那天半点也没有碰过她的身子,最是清白不过。

    皇太极终于放下心来,转念又感到了一丝愠怒:“孩子不是爷的,那也罢了,想不到爷竟娶了个孕妇回来!”

    “不娶也娶了,爷还是多想想好处吧!”苏浅兰笑着宽慰:“这孩子,多半就是林丹汗的遗腹子了,爷娶他的嫡福晋,不就是为了可以名正言顺收服察哈尔各部么!”

    “现在有了这孩子,您在名义上,更可以取代林丹汗了!她若是生男孩,那您就是尚父,到时蒙古还有谁能再反对您?”

    皇太极听得连连点头,替别人养孩子是很窝火,但如果这孩子能给他带来巨大的好处,那也还是勉强可以接受吧!正觉得苏浅兰说话顺耳中听,苏浅兰下一句话便把他猛噎了一下。

    “您什么也不用做,就平白多了个孩子!这简直是买一送一,便宜啊!”苏浅兰不无揶揄地取笑着,皇太极惯性之下,竟把头点了下去。

    “兰儿你……”皇太极望着苏浅兰,真是哭笑不得。

    解决了这事,皇太极又将注意力转到了蒙古草原,翻过年,元宵过去还没有多久,他就把多尔衮又派了出去,按照泰松公主给出的一些可能地点,前往黄河河套寻找苏秦母子的下落。

    这一次,多尔衮没有让他失望,泰松公主也确实是为苏秦所信任,她所提供的线索极其有用,多尔衮没费多大力气就在托里图地方找到了苏秦母子和林丹汗察哈尔的残部。

    其时的苏秦,已经被察哈尔残部奉为太后,她的儿子,六岁的额尔克孔果尔额哲则被奉为新汗。

    找到他们的当天晚上,多尔衮派出南绪,高举着苏浅兰的亲笔信闯营求见。苏秦起先惊疑不信,等到亲眼见是自己弟弟无误,所有的委屈伤痛全都涌了上来,抱住南绪失声痛哭。

    面对多尔衮三万大军,察哈尔残部自知不敌,又知道林丹汗嫡福晋娜木钟已嫁给皇太极,连同林丹汗的遗腹子,也成了皇太极的儿子,终于放弃顽抗,跟着苏秦母子一起投降归顺了大金国汗。

    天聪三年三月,双方设宴,交换了骆驼、马匹、雕鞍、貂裘、琥珀、金银等物,苏秦更是让儿子献出了一方玉玺。

    多尔衮察看之下又惊又喜,因这方玉玺上书篆字,底部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字样,正与自秦始皇起,辗转传于各朝各代,后与元帝共同消失的瑰宝传国玉玺的描述相符合!

    “大汗洪福非常,天赐至宝,此一统万年之瑞也!”多尔衮大喜高唤,将此玉玺和苏秦母子一道,隆而重之地一路护送回返盛京,于大政殿上,正式将玉玺和苏秦太后献降书呈递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哈哈大笑,重赏群臣,大会蒙古各部首领台吉。

    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个大小首领齐聚盛京,向他送上了“博格达·彻辰汗”称号,标志着皇太极终于完成了关外一统的大计。

 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清

    这会是那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御书房内,苏浅兰手里捧着一方玉玺,神情疑惑的打量着。

    眼前这方所谓的传国玉玺,的确是四寸见方,整个玉体呈现一种雪中带翠的颜色,看上去十分漂亮,底部刻着苏浅兰完全看不懂的文字,估计那就是所谓“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篆文吧!

    “如何?可看出什么来了?”皇太极从案头的奏折中抬起头来,笑望了她一眼,神态之间不无得意。

    整个大明朝,穷数百年之力,多方查找,都得不到这方象征皇权正统的玺印,他却得来不费吹灰之力!这岂不是说,大明朝根本就不是天命所归的正统皇朝,而他才是真正承天受命的真龙天子?

    苏浅兰疑惑一笑,脑海中却想起李循方来,他把梅妍派到公主府去做奸细,为的就是查访自元之后被带入漠北失踪的传国玉玺下落。并且在计杀公主额附贵英恰之后,他便基本上完成了使命。

    难道他最后并没有得到这枚传国玉玺,或者说他得到的又是一件赝品,真正的传国玉玺,还是紧紧收藏在林丹汗手里,然后被苏秦得到,再献给皇太极——就是眼前这一枚么?

    “爷,您等一下!”苏浅兰放下玉玺,匆匆离去。

    皇太极一下没把她喊住,莞尔笑着摇了摇头,又拿起几封奏折打开了批阅,读着上面众口一致要他将得到传国玉玺之事公诸天下,登基称帝的文字,心下真是说不出的受用。

    没一会儿,苏浅兰去而复返,手里捧着一方形制古朴的白玉,将它往桌上一放,和皇太极新得的那枚传国玉玺并在了一起。

    皇太极一见之下,眼珠子差点瞪出了眼眶,苏浅兰新拿来的那一枚玺印,单看表面,玉质便远胜传国玉玺一筹!

    但传国玉玺背上雕刻有龙纹螭钮,颇符合“天子玺,螭虎钮”的记载描述,而苏浅兰拿来的那一枚,顶部却是素面朝天,宛若祭坛,底座四边浮雕虎面纹,坡面浮雕玄鸟纹,远古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皇太极吃惊拿起苏浅兰那枚也是四寸见方的白玉玺印,握到眼前仔细一看,更是骇然:“这是木纹血丝玉!”

    “木纹……血丝玉?”苏浅兰奇怪的望了他一眼,老实说,她对珍宝玉器的鉴赏力实在不怎么样,什么木纹,什么血丝,她一概不明!这方玺印是李循方放在密匣里由吴总兵转给她的,她当时疑惑之后,便置诸脑后,若非见到传国玉玺,也不会想起来做个比较。

    “关于传国玉玺,史载文献曾说是,秦王取蓝田玉刻而为之!”皇太极对苏浅兰简单解释了几句:“你拿来的这方玉,正是蓝田玉中的极品,玉中有血丝,有木纹,是为木纹血丝玉!”

    “啊?爷是说……”苏浅兰呆了一呆。

    皇太极已迫不及待翻过印来,望着光滑无字的底部先愣了一下,又连忙找出把刻印的凿刀,朝那底部刮去。

    苏浅兰像在看戏法般,目瞪口呆地看着他把那底部轻轻削了一层玉皮下来,原本光滑的底部竟然就出现了一片纹痕。

    皇太极手下未停,吹去刮下的玉粉,哈上一口雾气,取来白纸铺开,立刻就沾着印泥,用力在纸上压出了一个四方大印。

    苏浅兰看着那宛若林鸟般的花纹图案,不由皱起了眉头,苏秦献上的传国玉玺,那上面八个篆字她已经完全不认识,眼前这个像图案多于像文字的印纹,她瞧着就更加糊涂了。

    皇太极却呆望了图案片刻,才深深吸了口气,声音宛若梦呓般对着她低声道:“兰儿!你手上这方印,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

    “不会吧!”苏浅兰傻了眼儿,直觉便予以否认。

    “兰儿,你从哪得到的传国玉玺?”皇太极眼睛发亮,握住了她的双肩兴奋追问,大有非得到真相不可的架势。

    苏浅兰哪敢说这是李循方私下给她的,只得拐了个弯道:“这是……我从兀浪哈长公主额附贵英恰手里得到的,当时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只当是块不错的玉,就收藏起来了。”

    “贵英恰?”皇太极愣了一下,仿似想到了什么,唇边不觉现出了一抹了然的笑意,垂下眼帘遮去了目中的醋意。

    苏浅兰还是不能相信他的判断,难以置信的望着白纸上那花纹般的字印喃喃嘀咕:“这上面的鸟纹是字?您没搞错吧?”

    皇太极失笑:“没错!这就是秦朝的小篆,并且是秦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之前的文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

    “那苏秦献来的这方玉玺?”苏浅兰快糊涂了。

    皇太极捻起那方传国玉玺,哂笑了一下,说道:“真的在你手里,这方,自然便是假的!”

    “你知道它是假的,还那么高兴?”苏浅兰禁不住白了他一眼。

    “呵呵!”皇太极笑将起来:“虽然它是假的,可妙就妙在它是由林丹汗遗孀苏秦太后携其子孔果尔额哲进献的!而世人皆知,传国玉玺自元帝退出中原后,便失踪于茫茫大漠。”

    “你说这东西它就在爷的案头放着,除了司礼太监、爷,还有你,谁有机会见到?爷说它是真,它就是真!”皇太极又拿起那张盖了印的白纸,轻轻一弹,笑道:“你这方印虽是货真价实,但这文字没有几个人认得,拿出去,说服力恐怕还不如那个假货!”

    “所以呢?”苏浅兰口里问着,心下却恍然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为何李循方会把这方玉玺送给了她,而不是作为他的功绩拿去交差!想来个中因由,也同样是“没有说服力”五字!

    “所以……”皇太极回到桌后,在御座前“刷”地转回身来,身上霸气尽显,自信地微笑道:“爷便用她这玉玺,登基称帝!”

    苏浅兰心头一跳:终于,要来了么?

    皇帝!他终于要称皇帝,而不是称汗了!随着他改元建制,统治华夏数百年的大清一朝,也终将登上历史的舞台!他的后代子孙,便在这大清的国号下,出现康乾盛世,还有那醉倒了万千读者的夺嫡时代!

    皇太极踌躇满志说出那句话的时候,满以为苏浅兰定要吃惊得跳将起来,震撼崇拜的望着自己,不料苏浅兰只是凝望着他,眼里有了然、有期盼,还有些神游物外,就是没有意外和惊骇。

    这个女人,还真是与众不同!不过……真正的传国玉玺竟然会在她的手里,真是叫人吃惊!她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携着真正的传国玉玺,就嫁给了他,难道,这一切都在冥冥中,有天授命?

    苏浅兰晶亮的双眸上下打量着他,笑意在唇边慢慢漾开,充满了欣赏之意,皇太极,真的是很有帝王之相,龙袍穿在他身上,格外的有款有型,前世那些影视剧里演出来的帝王,就完全缺少他身上那种征战四方、久居上位而来的气息。

    “兰儿!爷是皇帝,你就是皇后!正印了你命格中所谓‘贵主天下’的预言,而且只怕……爷还是因娶了你,才得到的这个帝位!”皇太极将她拉到自己面前,深深凝望着她娇美的眼眉。

    苏浅兰摇摇头,对他的说话不予同意:“爷!那些无稽之谈,您也相信?不管您有没有我这个妻子,该是您的,就跑不掉!哪怕需要您付出更多年的努力,但您最终也一定能够成为皇帝!毋庸置疑!”

    是的,在原来的历史上,皇太极远没有像如今这般走得顺利,他没有得到努尔哈赤的遗诏,在跟他一样强势的其他三位贝勒面前,不得不低头接受四贝勒并坐共治的尴尬局面。

    为了使得政令一致,为了实现他和努尔哈赤共同的一统目标,他不得不花费数年的力气,去对付其余三大贝勒,从他们手中一一收回汗权,才使得他抬升汉人地位的愿望得以逐步实现。

    由于内耗,他错失了发展火器和抢夺战场先机的机会,眼睁睁看着袁崇焕用明朝惊人的财富,将宁远锦州的城防加固又加固,打造成金汤之城,不得不运用反间计,才将宁锦防线瓦解于明朝内部。

    而对明作战的累累失利,又间接拖垮了他的战备,拉了他征服蒙古林丹汗的后腿,令他不得不亲征再三,方才得竟全功。

    他努力挣扎在一堆令人焦头烂额的事件中,那个时候,他的身边可没有哈日珠拉!连布木布泰都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看哲哲那副并不怎么爱他的模样,能提供的帮助也是有限。

    可他还是完成了他的目标,他还是登基称了皇帝,那该是怎样的孤独和坚持,才能造就的功绩啊!

    苏浅兰心生怜意,伸臂紧紧抱住了他的腰,将脑袋靠入他的肩膊,她庆幸这个穿越,不仅让她找到了心中所爱,也由此改变了皇太极的生命,他不再孤独,并且,他的路走得更加地顺利!

    感受到她的浓浓的情意,皇太极面上现出了幸福的微笑,回拥着她,在她耳边商议着问:“那兰儿你说说,咱们用个什么国号好呢?”

    苏浅兰正浸在温柔乡中,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不是大清么?”话刚出口,随即醒悟,连忙紧张抬头望住了他。

    “大清?”皇太极却眼睛一亮,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