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笑星走向巨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笑星走向巨星-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看不出任何违和感——那分明就是一个老人!
不仅如此,刘天王的演技也拿捏的非常到位,把老头的一些动作细节都表现出来了,让人下意识的就认为这是一个老人。
要不是这样的话,一开始怎么所有人都没认出来?
知道这是刘天王后,观众都兴奋起来,尤其是刘天王的口音,说的是京剧的念白腔调,哪还能听出半点香江口音?
“简直是神了!”
“天王到底还是天王,这演技,这学习能力,根本不是一般演员能比的好嘛!”
……
观众们都佩服的议论着,对刘胜安充满了敬意。
当然,也跟刘胜安出道几十年的敬业和洁身自好也有关系,只有这样,才当得起大众偶像的名号,几十年长盛不衰,堪称业界劳模!
不过,此时观众更好奇的是,刘胜安怎么能把京剧动作和念白学的这么好?
尤其是口音!
虽然刘胜安在香江演员里算普通话说的比较好的,但还是能听出来,而这念白,如果不看脸,根本想不到是他。
就在观众好奇的时候,刘胜安一左一右两柄刀架在周星脖子上,依然是京剧念白:“宝贝儿,你又没练功!”
就在这时,周星的手腕上响起‘滴滴’两声,刘胜安诧异的低头望去:“什莫——声音?”
周星忙道:“师父,我时间到了!”
观众想到周星之前说的公共徒弟的事情,立刻明白这是周星设置的定时,要去下一个师父那里了。
想到这点,观众顿时有些好笑,想看看周星接下来该怎么脱身,又怎么在三个师父面前游走。
而刘胜安此时几乎摒弃了以往的形象,完全是一个京剧老师傅的样子,愣神道:“莫非——你要现原形不成?”
听到这句,观众一愣之后,随即都笑喷了!
在周星前世,刘宸的这个包袱并没有响,至少观众反应不够热烈,而在这里,却被刘胜安给抖开了。
其实抖包袱不仅仅讲究功力,还有一些外在的影响,根本没有一个定式,就像排练的时候,周星心里也拿不准这个包袱会不会响,但现在响了之后,就会明白成功的原因——刘胜安知名度比刘宸大多了,再加上他以前演的都是一些正面的警察,或者大侠的形象,一身正气,或者儒雅睿智,突然冷不丁的冒出这么一句,自然把大家给逗笑了。
被刘胜安一问,周星吭哧了一下,随即眼珠子一转,忙道:
“那个——我……我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思归大肠、水入膀胱——”
刘胜安这个时候才从京剧里走出来,没好气道:“哎哎哎,你就说想撒尿不完了吗?”
观众再笑,同时鼓起掌来,觉得刘天王演起小品来也丝毫不觉得尴尬,反而很入戏。
周星赶紧点头:“是这么个意思!”
说着,周星直起腰,拱手道:“师父,待徒儿解决个人卫生问题再来受~~~啊死!”
最后俩字,标准的京剧念白腔!
在观众好笑的眼神里,刘胜安就这么被骗了,还回道:“你速去速——回!”
周星一咕噜爬起来:“得令啊!”
喊完后,周星往前跑几步,像是跑出了房间一样,再才喘着气,对观众摊了摊手道:“看到没,九死一生啊,京剧师父!”
说完后,周星一摸腰间,亮出插在腰带上的快板。
周星叹了口气:“下一个,快板!”
说完,周星往中间走了走,同时拿出快板,噼里啪啦的就打了起来,嘴里配合的大声道:“师父!”
这时中间背对着观众的人才转过身来,在周星叫完后,他也噼里啪啦的打了一通,道:“进来!”
镜头再次给了他一个特写,有了之前的经验,观众都认出来,这是郭铭顺!
之所以好认一些,毕竟郭铭顺年纪在那儿摆着,周星给他化妆的时候就没有刘胜安那么大的力度。
一时间,掌声再起,同时还有欢呼声!
这可是一对儿真正的师徒,当然勾起了观众极大的兴趣。
——————————
第一更到,今天尽量三更,因为下午要回老家,明天就得扫墓了,我们这儿的规矩是清明前三天,就是这样,先去吃饭,然后继续码字。


第425章 妖娆的媚态!(第二更)
在周星前世,高晓攀表演的这个作品被他称作相声剧,但周星却不这么想,而是认为它就是小品。
一般大众提到喜剧时,一定会想到的两种经典形式——相声和小品,它们的差异在周星看来,就是时空观。
相声从节目形式上来说,是极度自由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想说几句就说几句,只要最终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即可,而小品不然。
作为戏剧训练的衍生品,小品天然地带有戏剧的属性,小品的时空观受到着传统戏剧”三一律“的严格限制,即其时间、地点与环境三者必须保持一致性,小品必须是生活中某个片段的无限放大,不能出现时空的不连续变化。
虽然戏剧还有现代、先锋、解构等等新颖的表现形式,但小品目前为止还依旧只有现实主义一条道路可走。所以说,相声和小品在属性上是存在冲突的,选择了一个,就很难再选择第二个。
相声虽然看起来拥有着最高的自由度,但其实它对创作者的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从无限自由的时空中提取出一个完整的主题,无异于大浪淘沙,而在如此大的舞台上仅靠语言吸引观众,一旦节目创作不成功,那么付出的代价必定是沉痛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周星前世《欢乐喜剧人》里,李菁、曹云金接连被淘汰,高晓攀除了演一两期相声外,见机不对立刻改为小品,而贾玲是靠相声成名的,可在节目里,她从头到尾都是小品,正是这个原因。
周星觉得,高晓攀之所以称《梨之园》是相声剧,无非是打个幌子,告诉大家我没有忘本,但实际上它还是小品的范畴。
相声剧其实挺难的,毕竟相声和小品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很难调和。
周星记得,当年宝岛的赖声川‘表演工作坊’的《那一夜》、《这一夜》、《又一夜》等系列建立了相声剧几乎唯一的形式——将这个舞台节目按时间拆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相声节目,从观众的角度来说,相声是本体,戏剧只是它的串联形式。所以如果一个节目只允许有一段小品的容量,那么它是很难变成这种模式的相声剧的。
在这个世界,周星的复出之路同样是通过相声,但那时候是机缘巧合,后来周星就很少说相声,就算说也是跟师父郭铭顺搭档,其他场合并没有说过,甚至连跟郭超都没有搭档过。
而这一次,其实是周星第一次在这个世界的电视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快板功底。
舞台上很多表演都是无实物的,周星打着快板往舞台后方走了几步,就代表进门了。
进门后,师徒两人像是比试一样,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一手一个板,两人四只手打得上下翻飞,噼里啪啦的好不热闹,也博得台下观众一片掌声。
电视机前的大部分观众并没有去过笑声工厂,还是第一次见到周星竟然会快板,心里自然而然的升起周星多才多艺的感觉,不由更加佩服了。
一段快板的亮相后,郭铭顺就跟着快板的节奏大声念出快板《玲珑塔》的选段:
“霎时间,只刮得——星散、坑平、冰化、松倒、鹰飞、僧走、经翻、灯灭、钉掉、弓崩……一段绕口令!”
而周星除了最开始的‘霎时间’外,后面根本就没出过声,就在一旁吐着舌头,像是根本就跟不上节奏一样,等到郭铭顺喊完了,周星才喘着气叫道:
“憋得我脸发青!”
郭铭顺瞪着周星:“你就最后一句唱啊?”
观众顿时哄堂大笑,不过之前心里对周星的佩服再次被颠覆,心道这家伙到底是绣花枕头只会个表面功夫,还是剧情需要?
之前耍刀是这样,现在打快板念绕口令也是这样,对了,还有最开始的单腿站立,也东倒西歪的,怎么感觉都这么业余?
自然而然的,现场的这些观众,还有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都对周星的能耐有了些质疑。
周星讪讪的笑了笑,正想说话,突然他手上的闹铃又‘滴滴滴’的响了起来。
郭铭顺立刻皱眉道:“哎——什么东西啊?”
周星眼珠子一转,随即堆起笑脸,打起快板道:“师父师父你听我说,徒儿要去上厕所!”
郭铭顺顿时没好气起来,也打着快板道:“懒驴上磨屎尿多,早晚你得气死我!”
周星打着快板在后面跟着道:“气——死——你!”
郭铭顺立刻双眼一瞪:“胆儿肥了你!”
说着,郭铭顺扯过周星手里的快板,抬起腿就踹了周星屁股一脚,把周星踹了个趔趄!
随后,郭铭顺就转身回到了床边,而周星往前走了两步,对观众讪讪的笑了笑:“嘿嘿,我师父,今儿这腿比昨儿抬的高!”
说完,周星自言自语道:“下——”
只说了一个字,周星脸上的笑容就僵在那里:“下一个还得变性……”
观众一愣,心里立刻对这个变性感到好奇起来。
而周星说完,就小跑的拐到最后一个屋里,嘴里甜甜的叫道:“哎哟喂,师父,您打座呢?”
第三个师父此时已经端坐在了床上,镜头再次给了个特写,对照着面容,再想到之前曝光的演员,观众连蒙带猜的觉得这个应该就是张俊红了。
一身深蓝丝绒旗袍,勾勒出窈窕的身段,只是面容却有些皱纹,头发也一片花白,端坐在那里,仪态万方,淡淡道:
“坐!”
“哎!”周星答应一声,立刻金刀大马的坐到了床边的一张板凳上。
张俊红立刻蹙眉,一口吴侬软语的质疑:“怎莫坐哒?”
周星一愣,低头看了看,又看了看张俊红的坐姿,这才恍然。
苦笑一声后,周星随即双腿并拢,双手放在膝盖上,双腿微微撇向斜方,一副女儿家的坐姿。
观众都一愣,而这还不算,周星脸上还拿捏出一副妖娆的媚态,让观众目瞪口呆之后,全场爆笑,一边哈哈大笑,一边鼓着掌!
————————
第二更到,第三更稍晚一点。


第426章 卖情怀!(第三更)
尽管台下笑成一片,张俊红依然是那种不急不缓的端庄,微微一笑:“吃茶,喝点心。”
周星拿起茶水想一口闷,但张俊红却突然严厉喝道:“怎么喝的!”
“噗!”
周星被吓得顿时一僵,不仅是周星,连台下的观众,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被吓了一跳。
“呃……”周星讪讪一笑,再次露出那种媚态,温柔的捻起杯盖,轻轻的捋着杯口,风情无限还呻吟了一声。
“哈哈哈哈哈!”台下又一次的爆笑。
在周星喝茶的时候,张俊红举手打着拍子,哼起一段京韵大鼓的前奏:“东格里格隆咚……”
周星顿时一口茶喷出来,喷得张俊红面前一片水雾,但张俊红却没有丝毫躲闪,就像泰山崩于顶而面不改色一样,依然保持她的仪态,继续哼唱。
周星只好站了起来,从床上拿起京韵大鼓的小鼓槌,摆着姿势唱道:
“丑末——”
张俊红柔声道:“好!”
周星继续唱道:“寅初——”
到了这第二句,周星就破音了,而周星还混若未觉的继续唱着:“日出扶桑——”
周星唱的是京韵大鼓的名段《丑末寅初》,又叫做《三春景》,是历经几代艺人传唱不绝,脍炙人口的传统唱段。
因为这是经典古剧目之一,而周星穿越而来的这个时空,只是近几十年以来的现代文学艺术作品都消失了,其他的依然还在,包括之前的卓别林,还有那些古代文学诗词都在,所以周星并没有改动。
《梨之园》里的选段,全都是最能代表其艺术行当里的经典,而《丑末寅初》正是京韵大鼓里的名曲,全曲由九对句子组成,精妙的是每个下句均是多层次的长句,以极简练的笔触,形象地描述了在丑末寅初这一时辰里,也就是凌晨三点左右,华夏古人的生活景况,犹如一幅生动古朴的画卷,即使时隔多年,也依然能让后人仅仅听到,就可以徜徉曾经的时光。
当然,周星刚刚唱的‘扶桑’当然不是华夏东边的弹丸岛国,而是形容很遥远的一个国度,日转扶桑意思就是时光的飞快流逝、物是人非的意思。
此时周星依然举着鼓槌,摇头晃脑、声嘶力竭的嚎着:“我猛抬头——”
“停——”
张俊红气得捂着胸口伸手大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神色。
此时连观众也听得尴尬癌都犯了,心道周星这货哪是唱大鼓啊,分明是破锣般的杀猪惨嚎,分外刺耳。
周星诧异的转过身,而张俊红喘了口气后,缓缓道:“把为师的速效救心丸拿来——”
周星立刻紧张道:“师父,您吃几粒?”
张俊红指着周星,气道:“你吃——全吃!”
周星顿时尴尬起来,看着张俊红一脸生无可恋的失望神色,赶紧弯下腰给张俊红捶腿,拖着长音嗲道:“师父~~~”
张俊红却没有理会,声音悲怆的道:“古曲怎么来的我不知道,它怎么没的,我有预感——”
就在这时,周星的手表再次响了起来,他赶紧道:
“那个……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