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撼唐-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巴蜀资源丰富,要拿下荆襄乃是顺流,占了地利,而且萧铣又不是什么厉害人物,他杨侑有信心拿下此人!
  想到这里,杨侑嘴角不由浮起一丝微笑,此时在他的心中已经敲定了这个计划。而且这个计划,会让许多人意想不到,有着出其不意的作用。去巴蜀虽然也会有内斗,但他相信只要给他两年的时间,不,也许只要一年,他就能整合巴蜀内部,打造出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出来。
  计划敲定,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要如何顺利进入汉中,然后进入巴蜀,积蓄实力。杨侑踱步,在他看来,关中的百姓不可放弃,他必须要将百姓迁入关中,这不仅仅是百姓能够种植田地生产粮食的关系。
  有句话叫做“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不仅仅是笑话,杨侑曾经看过一篇文献,三国猛将云集,但出身于巴蜀的猛将仅仅甘宁一人,而且其人投效的是东吴。巴蜀没有猛将,是因为巴蜀地区的百姓普遍瘦小,因此打起仗来比较吃亏,这也是为什么三国末期,蜀国猛将不多的缘故。
  所以,关中的百姓必须迁入汉中!这些百姓可以安置在汉川郡、西城郡等地,日后收复了关中,再将他们迁回来。
  这个计划冒险,但杨侑觉得比去洛阳的计划,却多了不少胜算,想到这里,杨侑不由心中惋惜,他在关中做了这么多事情,想不到最后还是要离开,实在是形势所逼啊!他的心中,实在是舍不得,非常舍不得!
  总有一天,他杨侑会杀回来!
  这时,杨侑才注意到独孤武师,他问道:“什么时候来的?”
  独孤武师施礼道:“好一会了。”
  杨侑摇摇头,带着歉意,道:“孤想事情一时着迷,让你久等了!”
  杨侑走到案几旁,端起酪浆喝了几口,道:“武师,孤有一件事情,你要办好了!”
  独孤武师微微躬身,杨侑慢慢说着,独孤武师越听心中越是奇怪,但杨侑不给他询问的机会,说完之后,杨侑问道:“明白了吗?”
  “臣明白了,只是,这能将他骗过吗?”独孤武师心中疑惑。
  杨侑微微一笑,道:“真作假时假亦真,信不信,就由他判断去吧!”
  独孤武师瞪大了眼睛。 
  


第122章 朝廷风波〔上〕

  丑时时分,群臣早早就起来了,昨夜殿下通知,今日早朝,商议大事。
  群臣早早起来,有钱的坐着马车,躺在软软的床榻上,舒服的享受着,马夫在外面赶着马车,吆喝声不时响起,在夜里是如此的清晰。而有的大臣,则骑着马,独自一人朝着皇宫行去。
  李靖就是其中之一,此时,他穿着厚厚的大衣,将身体裹了个严实,把寒风挡在外面。已经一天了,老天爷好像不累,还在拼命地将鹅毛般的雪花扔下,不多时,李靖的身上全是积雪,他抖了抖身子,将积雪扫下,眼中,有着忧虑。
  他不知道殿下会不会采纳他的建议,在他看来这个建议虽然冒险,但却是一个妙棋。他昨夜几乎没有睡觉,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所以眼圈有些乌黑。
  揉了揉眼睛,李靖深深的呼出一口气,热气刚刚呼出,就在空气中凝结,“真是冷啊!”李靖自言自语。这时,前方也响起了马蹄声,却是崔毗伽。
  崔毗伽也骑着马,他是一个文臣,身体单薄,在寒风下显得弱不禁风,这让李靖对他刮目相看,要知道崔毗伽掌管财政,他想要贪污,却是容易不过,但他没有做,这证明此人严于律己,是一个不贪财的人。
  崔毗伽出身于博陵崔家,不过是偏房,地位不高,但学识、人品都是上上之选,也正是如此,他被杨侑寄以厚望,让他掌管财政,此时,他也忧心忡忡。
  他与李靖忧心杨侑会不会采纳他的意见不同,崔毗伽担心的是,财政的赤字。这半年来,又是给百姓发放粮食,又是练兵,又是打仗,同时对有功之臣大加赏赐,哪一样不耗钱耗粮?就算大兴城富裕,可也经不住折腾。
  “唉!”他心中叹息一声,其实他也知道殿下这是收买人心之举,但财政也在经不住折腾了,尤其是关中今年歉收,粮食入不敷出,长此以往,就算殿下再有雄心,又如何能重振大隋?
  他的一声叹息,引起了李靖的注意,李靖招呼着:“崔侍郎!”
  崔毗伽闻言,抬起头也看见了李靖,他拱拱手,道:“原来是李将军。”顿了一顿,又笑道:“听说这一次李将军立下大功,实在是可喜可贺!”
  李靖却是苦笑一声,他与崔毗伽等文臣不同,他深知此时局势的险恶,虽然刚刚取得对李渊的大胜,但随着薛举拿下扶风郡,局势陡然紧张进来,形势反而更加糟糕了。
  不过,李靖并不愿意多解释,他只是苦笑一声,反问道:“崔侍郎为何愁眉不展?”
  崔毗伽也是苦笑一声,道:“唉,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李将军,前线一打仗,后方就遭殃啊!”
  李靖闻言,立刻明白崔毗伽言下之意,他顿时眼睛一亮,问道:“可是钱粮吃紧?”
  崔毗伽摇摇头,道:“目前还可支用,但今年各项收支,却是入不敷出,粮食就达到了百万石之巨!”他知道李靖是殿下心腹,当下也不隐瞒。
  李靖却是一愣,惊讶地道:“竟然有这么多?”
  “可不是?”崔毗伽叹息,此时两人并肩而行,寒风中,雪花落下两人头上,显得白茫茫一片。“今年以来,不说别地,就说关中,永丰仓至少输出两百万粮食之多,一部分发放关中各郡,一部分则是大兴城使用,而各郡粮食歉收,不但收缴不上来,还要倒贴,早就赤字了。”
  崔毗伽说的第一点,是上半年的事情,那时朝廷在卫玄的掌控之下,他将大量粮食发放各郡,不料随后有的县城被攻陷,反而成了反贼的粮食,从这点上来看,卫玄其实早就有了异心,只不过那时隐藏得极深,没有人察觉罢了。
  第二点则是杨侑掌权之后的事情了,杨侑掌权之后,不仅免了赋税,还送百姓粮食,可以说“亏”了血本。
  李靖一时沉默,两人这时到了朱雀大门,两人下马,牵着战马缓缓上前走去,宫廷侍卫检查了两人腰牌,将两人放了进去,两人顺着昭阳门街缓缓而行,一路上与顾览、韩绍、李仁政、丘行恭、骨仪等人打着招呼。
  此时大兴朝廷已经没有完整编制,各部尚书基本缺失,都是由侍郎处理事情,人才缺失非常严重。这对于杨侑来说,不是好事。
  群臣在大兴殿内等候着,不知道为什么,众人觉得今日上朝,气氛有些不对,可是一时之间,众人都不知道是为什么。
  不久,在礼仪监的喊声中,杨侑缓缓赶来,只见他一脸严肃,身上自有一种不可轻视之感。又是顾览、韩绍等人,此时感觉杨侑已经大为不同,在他身上,隐隐有着一股杀气,这种变化来自于杨侑亲临沙场,更因为他权势日重,当然,这其中也有两人对杨侑的畏惧,卫玄、元迈满门抄斩,虽然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却仿佛还在昨天,作为曾经与卫玄、元迈混在一起的他们,心中更是恐惧万分。
  杨侑进了大兴殿,他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这时,他看见了李靖,他面无表情的扫过李靖,然后目光盯在李仁政的身上,他微微点头,然后坐在了王座之上。
  群臣施礼,礼毕。
  小桂子迈步走出,高声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韩绍、顾览低头不语,李靖眼中闪烁不定,这时崔毗伽走了出来,道:“殿下,臣有事启奏!”
  “准奏!”杨侑道,他有一些意外。
  崔毗伽道:“殿下,今年以来,财政入不敷出,米粮耗费巨大,这时臣的折子,请殿下收阅!”
  “递上来!”杨侑说道。小桂子上前一步,崔毗伽走上来,将折子递给小桂子,小桂子转身,又交给杨侑。杨侑翻开一看,不觉皱眉:“今年竟然有两百万的粮食亏空?”他心中也是非常吃惊,就算永丰仓粮食充足,也禁不起折腾啊!
  崔毗伽又说道:“殿下,不止是粮食,钱帛的亏空也足有三百万之巨。”
  崔毗伽这话一说出来,群臣均是议论纷纷,杨侑不觉皱眉,道:“安静!”
  群臣肃然而立,不再多言,杨侑沉吟片刻,道:“此事孤已经知晓,如今乱世,钱粮损耗巨大,也是正常,不过,为了收支平衡,必须要开源节流,崔爱卿,你与民部官员商量商量,给孤理一个章程上来!”
  崔毗伽应着,退下。
  杨侑看着众人,道:“众卿,可还有事?”
  群臣默默不语,有人低下头,有人闭目养神,有人用象牙笏挡住了眼睛。杨侑冷冷一笑,道:“众卿既然无事,那么孤就说几件事情吧!”
  杨侑站起身来,道:“第一件事情,孤想迁都成都,众卿以为如何?!”
  杨侑这话一说出来,群臣之中,有人惊讶,有人疑惑,有人暗喜,有人悲伤。他们不约而同,都抬起了头,看着那个正一脸微笑的少年。殿下,这闹得又是哪出?
  李靖心中更是震惊,他昨夜给殿下的意见是带兵去洛阳,以洛阳为根基,然后扫除四方盗贼,可是殿下为什么会选择了巴蜀之地?!谁都知道巴蜀之地有它的优势,但也有他的劣势,殿下,是怎么想的?
  他不可置信的看着杨侑,却看见杨侑眼中一闪而过的笑意,殿下,又有什么打算?李靖心中惊疑不定,但他知道杨侑不是一个无的放矢的人,所以他只是他心中想着,并没有站出来发言。
  随着杨侑的话音落下,大兴殿内,声音更响,仿佛在闹市口一般,人声鼎沸。杨侑此时没有阻止,他将众人的表情一一看在眼中。这时,李仁政忽然站了出来,道:“殿下,臣以为迁都成都,非常不妥!”
  “哦?”杨侑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顾览、韩绍两人对视一眼,非常不解。
  “殿下,迁都一事何等重要,岂是说迁就迁?更何况如今圣上仍在,殿下岂能草率?”李仁政说着,他的话让群臣不由变色,他们心中不解,这李仁政明明是殿下倚重之人,为何此时不支持殿下迁都?尤其这话说的极不客气,很容易让杨侑发怒。
  果然,见识过杨侑脾气的群臣,立刻听到杨侑一声咆哮:“李爱卿,你是说孤不配吗?”
  “殿下,臣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迁都事大,必须要从长计议,同时还要向圣上禀明才对!”李仁政挺着胸膛,毫不畏惧地看着杨侑。
  杨侑猛地一拍王座,站起身来,怒目而视,他大声地道:“李仁政,你好大胆!”他目光有如鹰隼,狠狠地盯着李仁政,道:“孤自掌权以来,先是诛杀反贼,剿灭乱党卫玄、元迈;随后破李秀宁,剿除关中群盗;前些日子,更是击破李渊!如此种种,难道都要先向圣上表明吗?难道孤做不得主?”
  “你口口声声说何等重要,难道这些事情,不重要吗?”杨侑冷冷地看着李仁政,目光中,已经有了杀机!
  顾览余光扫过,他微微颔首,韩绍心中沉思。而李靖心中却更加疑惑了,此时,他也不明白李仁政究竟想要做些什么。
  这时,就又听到杨侑问道:“李仁政,你知罪吗?”
  李仁政依旧听着胸膛,道:“殿下,臣对大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但迁都一事,还望再议啊!”
  杨侑冷然看着他,忽然冷笑一声,道:“李仁政,纵观孤的功绩,足以震古烁今,孤的智谋,绝非你这等捉笔小吏能懂!你还不退下!”
  李仁政似乎和杨侑顶上了,他一扭脖子,道:“殿下,臣并不敢抹杀你的功劳,但自古忠言逆耳利于行,臣的话虽然不好听,但却是为了大隋!殿下,恕臣直言,殿下若在一意孤行,便是第二个圣上,大隋江山灭亡不久了!” 
  


第123章 朝廷风波〔下〕

  李仁政这话说出来,群臣就感到不妙,非常不妙!
  李仁政太大胆了,他今日是怎么了?是不想活了吗?怪不得总觉得今天不对劲,原来是这个问题。
  果然,听了这话,杨侑眼神大变,他大喝一声,道:“李仁政,你大逆不道,其罪当诛!”他目视着他,口舌之中,全是杀意:“来人,将李仁政庭殿杖毙!”
  李仁政不由后退两步,他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道:“殿下,微臣之心,全在大隋,迁都成都,这是取死之道,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杨侑冷哼一声,道:“哼,大逆不道之人,孤不会留着,不必多说了!来人,拖出去!”
  骨仪急忙走出来,道:“殿下请息怒!李侍郎虽然无礼,但心在大隋,并没有恶意,还望殿下开恩哪!”
  李靖目光闪烁,他正要说话,这时崔毗伽走了出来,跪在地上,道:“殿下,李侍郎心直口快,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