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撼唐- 第2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对抗伪唐,很难。杜如晦明白杨侑的担忧,可是,南方的战事却不是短时间能结束的,宇文化及西进,张善安、林世弘应该不是笨蛋,不会和宇文化及力拼,他们必定会让开水路,让宇文化及顺利西进。
  大隋若是在此时攻击张善安、林世弘,又是不明智的的,同时与几个势力开战,需要足够的军队、军粮、铠甲。
  杜如晦想了半响,开口道:“陛下,臣曾听说张善安与林世弘有仇,不妨可以利用。”
  两人说话间,独孤武师在门口说道:“陛下!”
  “进来!”杨侑说,拿起了案几上的书信,“这一封书信十万火急,速速派人送给夏王窦建德,不可疏忽!”
  独孤武师接过,正要退下,杨侑忽然说道:“武师,锦衣卫在河北有多少人,分别在那几个地方?”
  “陛下,河北由于比较远,目前只是在幽州、乐寿、平原等几个地方有锦衣卫的兄弟,总计不过五十人。”独孤武师禀告。
  杨侑沉吟片刻,道:“除了平原的锦衣卫不动,让乐寿和幽州的锦衣卫行动起来,打探幽州和夏国的动静,如果有大事发生,第一时间就要传回来。同时,如果窦建德陷入危机,务必要提供消息给夏王,朕不希望他有事。”
  独孤武师点着头,道:“陛下放心,我们一直在观察。”
  “此事重要,你先去办了吧!”杨侑又道。
  独孤武师退了下去,杨侑喝了一口鸡汤,道:“克明,你且说说张善安和林世弘的事情。”
  “陛下,当初张善安依附林世弘,但林世弘并不信任他,张善安因此怀恨在心,派兵偷袭了林世弘,使得他避走南康。臣以为,联络林世弘共击张善安是为良策。”杜如晦说道。
  “而且,从地理上来说,张善安占据了九江、豫章、宜春郡小部,直接与江夏接壤,林世弘则占据了鄱阳、临川、南康和建安几个郡,可以引为外援。”
  杜如晦说着的时候,杨侑已经吃的差不多了,他站起身来,又走到沙盘前查看。
  这时,小桂子快步走了过来,道:“陛下,荆襄有急报!”
  “拿上来!”杨侑说道。
  小桂子将急报递了上来,杨侑拆开一看,不由冷笑两声,“克明,你看看吧!”
  杜如晦接过,不由也笑了,道:“张善安不知死活,攻打江夏,遇见李尚书,岂不是自讨苦吃。”
  侯君集哈哈一笑,道:“陛下,要去荆襄了吗,俺老侯可是等不及了!”
  杨侑沉吟片刻,道:“张善安攻打江夏,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杜如晦皱眉,道:“陛下的意思是,受人指使?”
  “很有这个可能,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可能和宇文化及有关。”杨侑说道。
  杜如晦道:“陛下,去荆襄的日期要提前了!”
  杨侑点点头,道:“传令下去,五日后出发!”顿了一顿,又道:“诸位都辛苦了,一定要抢在伪唐之前,拿下山东!”
  杜如晦和侯君集退了下去,杨侑又与杨侗聊了几句,半个时辰后,杨侗出了宫,在韦杰的护送下回到了越王府。杨侑慢慢走出了书房,思考着。
  尽管前些日子捉住了袁天罡,消除了伪唐在巴蜀的密探,但是杨侑的目的暂时没有达到,他认为还需要观察,巴蜀系、关拢系、荆襄系看起来很平静,但越是平静就越是奇怪,就越是暗流涌动。
  韦松吴克要留守成都,这件事情就交给他们去办,至于政事,依旧和往常一样,先让内阁处理,然后快马送来。心中想着,杨侑先去见了母亲,说了五日后就要去荆襄的事情。
  韦娟免不了又是一阵叮嘱,希望杨侑能救回母亲和倓儿,母子俩说了半响,杨侑这才起身告辞。出了太后的寝宫,杨侑先去了皇后的寝宫。寝宫里,独孤雁和嫣然都在抱着孩子,各自逗着,脸上带着笑意。
  两个小家伙已经有了名字,儿子就叫杨世业,女儿叫杨萱。两个小家伙已经就要满月了,脸蛋肉肉的,皮肤粉嫩,看起来格外可爱,满月的日子就在后天,杨侑打算办个满月酒,再走。
  看见杨侑进来,独孤雁和嫣然施礼,杨侑摆摆手,道:“这两个小家伙今天居然不哭?”
  “哭什么,他们可乖着呢!”独孤雁不满地白了杨侑一眼。
  杨侑呵呵一笑,走上前去,从独孤雁手中接过儿子,杨侑伸出食指,轻轻挠着孩子的脖子,孩子裂开嘴笑着,露出粉红色的舌头。尽管孩子这是无意识的笑,仍然让杨侑心中欢喜,他不停地逗着孩子。
  嫣然感到了一丝不寻常,她站起身来,道:“陛下,莫非要走了吗?”
  杨侑的笑容凝固了,他苦笑着摇摇头,道:“还有五天,我就准备去江陵了,现在江陵视察几天,再去襄阳看一看,然后从襄阳坐船去汉阳。”顿了一顿,又道:“张善安带兵数万,进逼江夏,我得去看看。”
  独孤雁抓着杨侑的手臂,轻轻叹了一口气,这一次杨侑赶来,本来说呆一个月,但最后差不多等了两个月,已经多出了一个月了。军国大事重要,独孤雁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丈夫又要离去,让她十分舍不得。
  杨侑任由妻子抓着手臂,另一个手抱着杨世业,轻轻的晃动着。过了片刻,他又抱过杨萱,逗着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是嫡长子,一个是长女,是未来大隋的希望。
  嫣然走上来,在杨侑身边坐下,轻声道:“阴妹妹和窦妹妹,你就打算让她们一直住在皇宫里吗?”
  杨侑愣了一下,这些日子两女都是住在皇宫,杨侑并没有注意到什么不妥,但实际上,就算他是皇帝,在隋唐之际,这却是不符合礼制的。窦红线还好说,毕竟他的亲人在河北,为了安全考虑,住在皇宫也没有太大非议,但阴少华却不同,她在成都有家。
  这个时代的皇权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皇帝做事也不能随心所欲,礼部没有弹劾自己,是因为袁天罡的案子刚刚落定,张启文自然不敢去触这个霉头。
  杨侑想了一想,道:“既然是这样,她们就先住在阴少华家,我拨两百士兵去保护,你看这样如何?”
  嫣然脸色一红,低下头,道:“这是你的事,何必问我?”
  “在这家中,你最聪明,我自然要问你了!”杨侑说着,将孩子递给她,又拉了独孤雁坐下,左手拉着嫣然,右手拉着独孤雁,道:“我这一次去荆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不能呆在你们身边,委屈你们了。”
  “去了江陵,我会尽快让萧阁老回来主持大局,如果没有大事,不要外出,我怕伪唐的探子对你俩不利。若有什么事,可以找他商量,我会定时写信给你们。”杨侑笑着道。
  独孤雁点点头,道:“夫君,你就放心吧。”
  杨侑笑了笑,道:“今天就在梓童宫里吃饭,再叫上阴少华、窦红线吧,过两日会比较忙。”
  独孤雁和嫣然点头,道:“正当如此!” 
  


第391章 冲突

  八月二日,杨侑带着越王杨侗、杜如晦、侯君集及五千骑兵赶往荆襄,成都的政事交给了内阁,禁军兵权由韦松、吴克掌握,各郡凡是调动五百人以上,需要向内阁备案审批,方可调动。蜀郡尤其是成都城,调集百人以上,也要向内阁审批。
  杨侑的心中虽然不舍家中娇妻,还有刚出生的孩子,但还是放下了心头的牵挂,一路奔向位于成都城东二十多里外的码头,那里已经准备好了十几艘战舰,杨侑将沿着江水南下,途径隆山、眉山、犍为三郡,在犍为郡僰道县(今四川宜宾市),江水与长江汇合,从这里之后,便是一路东进,直抵巴郡、巴东,然后抵达夷陵、南郡。
  杨侑之所以选择这一条路径,是因为以往走的是绵水,是另一条路,与这条路径截然不同。杨侑的目的在于考察,他想要知道在这些地方,经济发展的怎么样。
  经过一个时辰的奔波,五千骑兵赶到了码头,士兵们纷纷下马上船,各自分散在十几艘战舰上,其实五百人只用五六艘战舰就足够了,关键是战马,占的空间比较大。五千人平均下来,每一艘战舰不到五十人。
  战舰迅速扬帆南下,杨侑站在船头,感受着夏风的吹拂。就在两日前,两个孩子的满月酒还历历在目,而两日后,他就不得不踏上了征程。一切都是生活所迫啊,杨侑如是想着。
  由于是顺流,战舰的速度很快,当日傍晚就抵达了离成都九十里的隆山县。
  隆山郡的郡治并不是隆山县,而是叫做仁寿,由于仁寿县并没有挨着江水,所以杨侑并没有打算过去看看,只是将战舰靠在了隆山县。隆山县境内多浅丘陵,地处四川盆地川西平原南缘,由于靠近江水,从去年开始,农田改种水稻,取得了不错的收成。
  杨侑趁着士兵造饭的时候,与杨侗、杜如晦、侯君集三人下船,在两岸巡视,身后,化装成便衣的独孤千山带着十几人跟在身后。在江水两岸,地势还算平坦,种着无数良田。
  此时田里的水稻已经齐腰,水稻金黄一片,显得格外诱人。偶尔地,田间还有百姓走动,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笑意。
  杨侑慢慢走了上去,询问道:“老人家,就要收割水稻了吧?”
  这是一个年约六旬的老翁,此时身着短裤,没有穿上衣,露出了精瘦的上身,他正在田间除着稗草,由于稗草和水稻长的差不多,所以要除掉比较困难。
  听到杨侑的询问,老翁看了杨侑一眼,见他身后带着几人,虽然是便衣,却器宇轩昂,有着不凡。老翁抬脚从田里走了出来,憨厚地笑道:“快了,再过两三天,就要收割了。”
  杨侑点点头,这是第一季水稻,在南方,只要光热足够,第一季在四月左右播种,七月底八月初就可以收割,在收割的同时可以抢种第二季,然后在十月中下旬,就可以收割了。
  据杨侑所知,这个时间还可以缩短一些,但是想到这个时候的水稻差一些,成熟期可能回略长。
  “人手够吗?”杨侑又问。
  老翁笑道:“够,官府说了,若是人手不够,可以去备案,由官府统一组织抢收,一亩地只需要缴纳五枚铜钱。”
  杨侑还算满意,这证明隆山县的县令的做事情还算不错,执行的也到位。杨侑来视察,目的就是在于此,他不希望被贪官蒙蔽,百姓食不果腹却被说成有吃有喝。
  其实当年祖父巡视天下,也有这样的含义,只不过他的巡游,太过于浩大,反而劳民伤财,得不偿失。那时候祖父每每经过一地,那一地就被吃喝一空,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杨侑不会犯这种错误,所以他只会带着数人,一点都不招摇。当然这也是如今的形势决定,朝廷的粮食不多,财政也有些入不敷出,不宜大手大脚。
  杨侑还想问着什么,忽然前方突然出现了大火,很快就映红了半个天空。
  杨侑极目望去,大火是五里外,那里应该是浅丘陵地带,杨侑皱眉,有人放火?
  这时,老翁忽然跪了下来,朝着西方跪拜着,口中喃喃自语着。而这时,农田里的百姓们也都放下了手中活计,转而朝着西方,纷纷跪拜。
  “陛下,难道真有鬼火?”杜如晦皱皱眉,低声问道。
  杨侑摇头,鬼火他自然是不信的,这应该是别的问题,想了想,道:“走,去看看!”
  独孤千山牵过战马,杨侑跨上战马,十几人朝着五里外的丘陵奔去。这时,那老翁站了起来,看着杨侑远去的背影,眼中闪动着精光,思考了片刻,朝着村子奔了回去。
  五里的距离并不长,花费了一炷香的时间,杨侑就抵达了浅丘陵,放眼看去了,浅丘陵有一处山口,大火熊熊,劲风吹拂,将火苗刮得四处飞舞,仿佛一个张牙舞爪的红色魔鬼。
  整个浅丘陵没有多少植物,按道理并没有燃烧的条件,再说就算有,也不会如此大。这样的情况让杨侑觉得有些奇怪,他跳下了战马,在火光下,朝着燃烧的洞口走去。
  杨侗急忙拉住他,道:“陛下,这场大火来的蹊跷,可不能靠近。”
  杨侑摇摇头,道:“尽管来就是,不用害怕!”说着继续前行。
  越靠近洞口,杨侑的心中越发肯定了,这场大火虽然奇怪,却也不是没有科学依据,杨侑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前世杨侑就记得四川境内多天然气,同时还产有石油。
  此时浅丘陵的大火,毫无疑问是天然气引发的。想来是这个山口是天然气的出口,又因为天气炎热,当温度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引发了燃烧。
  杨侑陷入了沉思,天然气限于如今的技术是无法采集的,但是石油可以。石油和天然气有时候是伴生的,只是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就在杨侑沉思的时候,从东边传来了声音。
  他极目看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