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袖手旁观,别人也挑不出过错。孝字大如天,宝玉这一句话,便等同是断了林家这一门亲戚。
  史鼎夫人感慨道:“眼下这些孩子,哪能就这样继续天真烂漫下去呢?难道因为无心为之,哪怕杀人放火,就该被谅解么?二嫂,我看,云丫头你好生教导,在贾家长了这么些年,可别学了宝玉的性子来,免得做了什么错事,一句无心便揭过不提。”
  说实话,史鼎夫人心里十分同情这位嫂子,幸亏史鼐当初袭的是保龄侯传下来的爵位,所以史湘云养在保龄侯府,若是养在自己府上,自己不知如何面对她。虽然湘云在史鼐夫人跟前从来都是乖巧懂事,但是史鼎夫人却能看得出来,她心系着荣国府。史湘云从未在他们跟前流露出来对荣国府的不舍,若不是有一回她去贾家,丫鬟同贾家的丫鬟说闲话,她还不知道呢,但凡有史家的人在,史湘云总是对叔叔婶婶十分感激,人走了,就又是另一种形容。
  史鼐夫人叹道:“你说的,我何尝不知?咱们不是云丫头的亲爹亲娘,打不是,骂不是,太严苛了不是,太宽松了也不是,你叫我怎么办?这些年,你都看在眼里,咱们可曾短过云丫头什么?衣饰和雪丫头是一样的,一样请先生读书识字,一样请嬷嬷教导针黹女工,一样带她出门应酬交际,现今又给她说亲,咱们做到什么地步,才能得个好?”
  拍拍她的手,意似安抚,史鼎夫人道:“难为嫂嫂了。”
  妯娌两个都想着早些给湘云定亲,商议过后,等史鼐和史鼎回来,各自对丈夫一说,自然是十分同意,尤其不屑贾母的提议。
  卫将军本就是贾史王薛四大家的世交,也是心中仰慕史鼐和史鼎的为人本事,并不嫌弃史湘云襁褓之中父母违的出身,按世人所看,史湘云命硬得很,克夫克母,未必比俞恒天煞孤星的名声好,卫将军愿意结亲,可见其为人。
  两家本就有意,听史鼐一说,次日便打发官媒婆来提亲,史鼐立时便应了。
  湘云正在屋里给宝玉绣扇套,袭人说照料宝玉累得很,手里的活计做不完,湘云去贾家一趟回来,便拿回了这些活计替她做,扎的出奇的花儿,精致异常,便是湘云自己也没穿戴过这样精致的活计,忽见湘雪过来道喜,又有下人过来磕头道喜,她顿时愣住了。
  湘雪抿嘴笑道:“姐姐欢喜傻了不成?姐姐虽比林家的姐姐小,定亲却比林姐姐早呢。”
  湘云低下头来,并不言语。
  因下人也来磕头道喜,翠缕连忙拿荷包赏给她们,心里长长叹息一声。她本是贾母给湘云使唤的丫头,自是湘云跟前心腹第一人,本想着还能回荣国府去,不想湘云竟定了亲,而且那卫将军的公子,她听着也是极好的。
  等林睿考完试,贾敏便带黛玉出门,闻得史湘云定的人家,细细一想,竟是处处妥帖,十分相配,可见史鼐夫妇并没有苛待史湘云,亦过来道贺。
  黛玉初见湘云、湘雪,忙与之厮见,湘雪久慕黛玉,亲敬异常。
  定亲后,史鼐夫人便拘着湘云在家做文定的针线,然后方向贾母赔罪。
  听史鼐夫人说史鼎早和卫将军说定了,自己说得却是迟了,故而不能应承自己,贾母登时气得面白气弱,却也知道此事不能强求,更兼亲事已定,即便自己恼怒也无计可施,好在宝玉命格儿好,未必说不到更好的,只得再次作罢。
  幸亏贾母向史鼐夫人提亲时,湘云不知,不然,不知道会惹出什么事情来。
  史鼐夫人尚未告辞,便有人来道喜,道:“老太太大喜,琏二爷中了,中了二甲第一百六十三名,赐进士出身。”
  贾母脸上露出一丝儿笑意,忙问道:“二爷竟中了?是一百六十三名?一共多少名?”贾琏高中,对于贾母而言,倒是意外之喜。
  来人笑道:“老太太忘记了?一甲三名,二甲一百八十三名,三甲一百七十四人,咱们二爷中了第一百六十三名,虽说名字略靠后了些,可是除了林家大爷寥寥几个,哪有二爷这样年轻俊俏的进士?也是要披红挂彩的呢!”
  史鼐夫人忙向贾母道贺,又问道:“你们姑太太家的林大爷可中了?”
  来人听史鼐夫人询问,也想讨贾母的欢喜,忙道:“林大爷中了一甲第三名,点了探花郎呢!和林姑娘定亲的俞国舅中了二甲第九名,可惜林大爷的大舅爷不能考进士,所以榜上无名。”
  史鼐夫人听了,暗暗惊叹,林睿以十九岁之龄高中探花,真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过当年林如海是因守孝耽误了,故在二十六岁方参加殿试,点为头名状元。父状元,子探花,将来不知林睿又是何等俊才。
  贾母顿时喜笑颜开,忙命人预备离去送去林家给林睿。
  史鼐夫人见状,告辞回家,亦将预备好的礼物打发人送往林家,史鼎夫人亦听说了,不枉她早早预备好贺礼,送了贺礼后,又与史鼐夫人联袂登门道贺。
  林如海依然休假在家,听闻报喜说林睿中了探花,故作淡定地道:“又不是状元,有什么值得骄傲?都消停些,别心急火燎地放炮仗,怕别人不知道似的。咱们家到了这样的时候,莫要太过招摇了。等睿儿吃过琼林宴回来再说。”
  自从林睿参加完殿试,黛玉每日都穿着大红纱衫,系着白绫裙子,好博个彩头,得知林睿高中探花后,喜得黛玉连忙拿出进京后给林睿做的衣裳鞋袜,等他回来送他。
  林如海见了,心里一酸,道:“入夏了,我夏天的衣裳还没得呢。”其实林家自有做针线的下人,每逢换季之前,应季的衣裳都得了,林如海疼爱黛玉,每逢黛玉给自己做时,还劝着不让黛玉做,但今日见她给林睿做,难免吃起醋来。
  黛玉听完,忙又命丫鬟拿出一个宝蓝绸子包袱,打开,竟是早就替林如海做了一身,不止衣裳鞋袜俱全,连扇套荷包都有,针线着实精致得了不得。
  林如海皱眉道:“你几时做的?我竟不知。我早说过,家里有做针线的人,你何苦亲自动手?仔细伤着眼睛。”
  黛玉笑道:“做了半年才得,每日只做小半个时辰,爹爹放心。”
  林如海道:“日后做些小物件便罢了,别做这些费心神的衣裳,你素日还要读书呢。”
  黛玉心里一暖,含笑答应下来。
  林如海又嘱咐道:“你除了读书,还得出门,连小物件也别做了,咱们家横竖不缺。你从前给为父做的,都还八成新呢,穿戴出去,谁不羡慕?”
  黛玉笑道:“话虽如此,可是也总不能穿旧衣裳。”
  林如海心里顿时十分熨帖。
  一时外面人齐齐来贺喜,林如海连忙穿戴着黛玉的针线出去迎接,他虽已年将半百,仍旧显得儒雅非凡,竟将才跨马游街回来的林睿都比下去了,更显得风流,他还私下向苏黎炫耀道:“这是我女儿亲手做的,做了半年。”
  苏黎瞧着他得意的样子,语气一酸,道:“你这是刺我呢?”
  妙玉才气纵横,琴棋书画诗酒茶样样精通,唯独对于针黹女工不大上心,即便是做出一个荷包,怕还不如黛玉六七岁时所做,苏黎夫妇心疼女儿,只好说家里针线上的人极多,不必妙玉亲自动手,又陪嫁了两个绣工极好的绣娘,单给妙玉做针线。
  打从黛玉会做针线开始,首先便给林如海做,连贾敏都吃醋,这些苏黎夫妇没少听他们夫妇书信中说,因此羡慕得不得了。不过他们疼爱妙玉,倒也不至于对妙玉失望。
  林如海笑道:“得了好东西,总得有倾诉之处才是。”
  苏黎哼了一声,道:“黛玉那孩子再好,将来还不是别人家的?昨儿我在宫里,还听圣上说今日放榜的时候一并下旨,你就等着给黛玉备嫁罢。”先跟林如海说一声,免得到时他却又舍不得了,露出形迹来。
  林如海脸色一沉,犹未说话,便见门房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说圣旨到了。
  林如海瞪了苏黎一眼,忙撤了酒席戏曲,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来下旨的却是礼部侍郎,可见长庆帝对这桩婚事的看重,旨意极长,花团锦簇一番话,最终的意思就是赞林如海长女和一等公俞恒乃是天作之合,故赐婚云云。
  林如海心里空空落落的,疼了这么些年的女儿,将来就是别人家的了。听着礼部侍郎念着圣旨,他面色淡然无波,乃因舍不得黛玉,但是看在旁人眼里,便觉得林如海果然非同小可,遇到如此喜事仍旧沉得住气。
  他接了圣旨起来,问礼部侍郎道:“俞哥儿封了一等公?”
  林如海出了假便是吏部尚书,又深得圣意,礼部侍郎奉承不及,满脸堆笑道:“恭喜林大人了,俞公爷确实是封了一等公,乃是不降等袭自老公爷。俞家老公爷和公追封为一等公,谥号武毅,其长子即俞公爷长兄亦追封为一等公,只是没有谥号,乃因老公爷和大公爷都是未得爵而故,因此俞公爷亦为一等公。同时还吩咐户部拨钱派人扩建俞宅,要造公府呢。”
  对林如海他是羡慕得了不得,女儿不过才十一岁,将来嫁过去就是一等公夫人,一等公的夫人乃是超品,上有皇后这样的大姑子,身份只比诸王爷公主略低些罢了。至于俞恒,礼部侍郎啧啧称赞,除了封爵以外,还是进士,谁不说他靠的是本事,而非祖荫和恩宠?
  林如海深感意外,本来他想俞恒封侯便已极好了,没想到竟是一等公,长庆帝对这位小舅子倒是信任有加。俞恒又考中了进士,林睿是必进翰林院,俞恒虽只第九名,但是以长庆帝的意思,恐怕也要点为翰林,说不定相比林睿而言,俞恒一日三迁呢。
  林如海看了林睿一眼,别看他高中探花,比俞恒强,但是论及圣宠,却远远不如俞恒,若是他所料不错的话,俞恒一年之内,实缺必定能升到四品。为国为民,真正爱民如子的只有圣人,因为天下是他的,而文武百官皆是名利驱使,只有用自己人,圣上才能放心。所以,俞恒注定了前程似锦,必进凌烟阁绝非虚话。
  送走礼部侍郎等人,林如海回来复又令人摆酒唱戏,接受大家道喜。
  黛玉本随着贾敏接待女眷,她和妙玉并清然等人在自己院落中顽。因见黛玉小小一处居所,粉墙黛瓦,外面小桥流水,桥下还停着乌篷船,里面数楹修舍,千百竿翠竹掩映,匾额上书有凤来仪四字。待进了门,便是曲折游廊,石子漫的路直通台阶上三明两暗五间房舍,小巧玲珑,进了屋,里面一水儿黄花梨木的家具,皆合着地步。众人绕到后院,却是一株梧桐,三间退步,后院墙下开隙,一脉清泉灌入墙中,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根而出。
  清然赞道:“好清雅所在,这是谁画的图样?建的房舍?明儿我也修一处。”
  黛玉请人进来,笑道:“这是我父亲亲自画的呢,我们还没进京时,我父亲就把图样给我母亲兄弟,等我们来时,已经修建好了。”
  若说此处似潇湘馆,其实并不十分相似,比潇湘馆多了几间房舍退步,若说不像,却又处处仿佛,林如海也不知道为何,给黛玉设计房舍时,忽然神来一笔,等回过神来,图样已得,只是不似潇湘馆里那般狭小,也没有梨花和芭蕉,而是一株茂盛的梧桐。
  林如海本想作废,黛玉命丧于潇湘馆中,哪里肯给黛玉建一处和潇湘馆相似的房舍?偏生黛玉见到了图样,顿时爱得不得了,定要如此,拗不过她,林如海只得令人按图建造。而有凤来仪四个字却是黛玉自己亲笔所题,并非林如海。
  清然笑道:“可见林公疼你。古有神鸟曰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清泉不饮,你这里梧桐繁茂,翠竹碧绿,清泉透彻,也只你配住这里。”
  遥想黛玉居住其中,翠竹摇曳,清泉叮咚,梧桐清音,如同置身于仙境一般。
  黛玉亲自递了茶给她们,用的是宜兴的紫砂茶具,比之瓷器另有一番风味,口内说道:“哪里就如此了?偏你们这么说。不过我就爱住在这里,京城的房舍我都看到了,过于宏伟庄严,不失神都风采,但不若江南的秀美玲珑。”
  清然站在窗下透着窗纱往外看,因未免梧桐翠竹皆是绿色,故窗纱都是银红色,如同烟雾一般,可巧窗外架子上的鹦鹉扑棱棱振翅而飞,倒唬了清然一跳。
  清然转身道:“夏日住在你这里,必然凉爽非常,冬日,是否太过湿冷了些?”
  黛玉道:“江南多水,我本就习惯于湿润之地,倒不妨。”
  妙玉也道:“我觉得此处甚好,正适合妹妹。神都虽好,可到底太过干冷了些,这里有清泉翠竹梧桐,好似置身江南一般,你们不适合住,我们却适合。”
  妙玉闻香品茗,乃对黛玉道:“你这烹茶的水虽不如雪水轻浮,倒更感清透,可是山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