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艺生活-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闻隽替他们分析了目前香江影坛的形势,从嘉和谈到永胜,从独立制片谈到宝岛的资金,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很难找到投资商。

    投资商投资电影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赚钱,所以他们愿意投资商业片。

    艺术片也能赚钱,前提是要是张亿谋那样的导演,巩莉那种国际知名的演员才行,《阳光灿烂的日子》不符合这个标准。

    一个新手导演带着一群没有名气的演员,就算是剧本再精彩也没办法获取投资商的信任。

    “其实,我们最想要合作的伙伴是你。”听了闻隽的分析,刘晓青真诚的说道。

    这句话刘晓青这几天说了不少次,每一次都是那么的诚恳,绝对称得上是华国演技最出色的女演员之一。
………………………………

第一百六十八章 投资未来

    这是林子轩三人商量后做出的调整。

    经过前面三天的接触,他们发现直接和香江的投资商交流很难说服他们。

    一个是这部电影的确存在着风险,不被看好很正常,还有就是香江人有排外心理,不怎么相信内地人,以及内地的投资环境。

    平时交谈中可能看不出来,一旦牵扯到投资香江人就会极为谨慎。

    于是,他们改变策略,准备用香江人来说服香江投资商,这就需要一位可靠的人选。

    这个人要是个熟人,还要在香江的电影圈有一定的影响力,熟悉电影的投资和制作,只要全力说服这个人,事情就好办了。

    刘晓青想到了以前有过合作的闻隽。

    闻隽最早出身于香江的一家电视台,后来进入电影圈,做过编剧和制片人,也做过明星的经纪人,在香江娱乐圈有一定的名气。

    这个人脑子比较活,善于把握机会。

    他听到刘晓青的话,有点惊讶,不过倒是没有怀疑刘晓青和姜闻要坑他,这两人都是华国的著名演员,还有一个知名的编剧,没必要合伙骗他。

    他在考虑从中能得到什么好处。

    香江回归不可避免,华国国内的电影市场据说今年也放开了,允许外部资金进入,以后香江和内地电影圈的合作交流一定会更加频繁。

    虽然香江娱乐圈的人对此持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闻隽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时机。

    他想和内地的电影人建立一种密切的合作关系,为日后早做打算。

    刚才姜闻和林子轩讲了一些京城演艺圈的掌故,闻隽从中能够听出这两人在京城影视圈的地位不低,姜闻是军人家庭出身,林子轩年纪轻轻已经是一家电视制作单位的负责人了,还到美国拍摄了一部投资高达150万美金的电视剧。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两人在京城的背景很硬,关系很深,就算不是手眼通天的人物,也有不小的能量。

    他心里这么想着,却没有立刻答应。

    “刘小姐,你这可是为难我了,我到哪里去找有钱的老板啊。”闻隽推脱道。

    “你太谦虚了,以你在香江电影圈的地位,那些老板都要来找你呢。”刘晓青恭维道。

    “好吧,我帮你们问问先。”闻隽勉强道。

    到这时候他还是没有说死,留有余地。

    告辞之后,闻隽回到家里,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始打电话,最好查证的是《阿郎的故事》,这部电影的确有林子轩的参与。

    他向在花城的朋友询问,内地热播的那部《京城人在纽约》投资规模和制作单位都没错,是林子轩和姜闻合作的电视剧。

    至于更深的信息他就查不到了,比如林子轩的岳父是文化部的官员。

    闻隽在京城还没有那么深的关系网,内地的信息还是相当的封闭,不是真正一个圈子的熟人不可能知道的那么清楚。

    不过有了这些也就足够了。

    闻隽下定了决心,作为一名制片人,他和不少投资商都很熟悉,对于这部《阳光灿烂的日子》他有自己的打算。

    这部电影的风险的确大了些,那就找人共同承担风险好了,多找几位投资商共同投资。

    他从和自己关系不错的投资商中选择了四个人,两名香江人和两名宝岛人。

    “投资这部片子应该是划算的,姜闻是一位演技很好的演员,我相信也会是一位好导演,他在大陆很有名气,刘晓青不用我说,你们都清楚,还有一位著名的编剧,在大陆的影视行业很有地位。”闻隽劝说道“我们出钱,就当不是投资这部片子,而是投资到这些人身上,以后肯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那资金怎么监管?不能随便他们用吧?”有位投资商疑问道。

    他对大陆的环境不放心,觉得这些人拿着钱会乱用掉,最终什么都落不到。

    “这个请放心,我会担任这部片子的监制,到内地帮着他们拍戏。”闻隽回答道。

    监制主要负责监督剧组的开支,协助安排日常事务,包括拍摄日程计划和后勤保障等,和制片人有很大不同。

    在香江电影圈,监制是个很重要的角色,他能对导演的创作提出意见和要求。

    有了闻隽的保证,投资商放下心来,他们以前和闻隽合作过,相信自己人。

    除了一位宝岛的投资商觉得风险太大退出外,另外三位投资商达成了合作协议,每人拿出大约三十三万美金,总共一百万美金,投资给姜闻的这部新片。

    他们对这部文艺片兴趣不大,只是想借机打通和内地的关系。

    这个关系可能现在用不到,但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拿两三百万港币投机一次很划算。

    这笔钱不会一次到位,而是分批支付,这是担心如果拍摄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及时撤资,不至于血本无归。

    有了前期的资金,剧组就能筹备起来,挑选演员,尽快开机了。

    谈好了这一百万美金的投资,闻隽打电话给刘晓青,告诉她这个好消息,约好明天见面,签署协议,明确投资商的收益和分配问题。

    电影虽然还没有筹备,但以后的票房和版权的归属要先说清楚,这就是在商言商。

    而且,既然是合拍片还要成立一家香江的电影公司和内地的华国电影制片公司签署协议。

    这种电影公司相当于皮包公司,在香江非常普遍,有时候拍完电影,大家分完帐公司就解散了,下次拍电影的时候再建一个新公司就是。

    在香江,一部电影就是一个商业项目,采用的是商业模式,不像内地电影厂拍摄电影采用的是行政模式,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华国电影想要和世界电影接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成了!一百万美金!”挂掉电话,刘晓青兴奋道。

    “看来咱们的策略奏效了,前几天的路子走错了。”林子轩判断道。

    “闻隽是个好同志啊,可惜还是有点少了。”姜闻不满意道。

    “你就知足吧,要求太多就把投资商给吓跑了,不够的咱们自己想办法,你先做前期筹备吧,记着省着点花。”刘晓青叮嘱道。
………………………………

第一百六十九章 仿如昨日

    事情能够这么顺利和金像奖有很大的关系。

    香江电影金像奖不单纯的只是一个颁奖礼,在此期间,香江大部分的电影从业人员都会参与,包括大导演和大明星。

    这自然少不了香江和宝岛的电影投资商,他们会过来寻找投资机会。

    一部电影获奖,导演和演员的身价倍增,和这些人交好很有益处,或许还会发掘一些有前途的年轻人,把这些年轻人培养成大明星也会有成就感。

    电影奖不仅仅是电影奖,还是一次电影行业交流的盛会,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这就是国内为什么要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节的原因。

    闻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投资商,敲定这笔投资,正是因为香江金像奖的举行。

    这些投资商就在香江,正在寻找投资的机会,听到闻隽的介绍,觉得可行就定了下来。

    这些人是电影行业的幕后推手,他们可以投资电影,也可以投资电影人,就看你有没有值得他们投资的资格了。

    他们投资张亿谋,那是觉得张亿谋的片子能赚钱,投资姜闻,是看好姜闻未来的潜力。

    刘晓青毕竟是内地人,还是演员,认识的香江投资商有限,找的人都不怎么靠谱。

    所以说,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办,他们找闻隽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在兰桂坊的一家高档餐厅里,林子轩三人和投资商吃了一顿午饭,席间这些投资商对京城演艺圈非常有兴趣,旁敲侧击的打听着。

    既然这三位投资商那么的慷慨,林子轩和姜闻就陪着他们半真半假的侃着。

    在京城生活,谁还不认识几个部门领导啊,就算不认识也听说过一些轶闻趣事,挑几件聊聊,忽悠这些香江人足够了。

    怎么说林子轩也被国家领导人接见过,这点底气还是有的。

    在这个时代,香江人对内地的了解极为有限,尤其是京城,总给他们一种水太深的感觉。

    吃完饭,大家谈起了正事,这个由林子轩负责。

    姜闻和刘晓青都是演员,对这方面不太熟悉,林子轩做过制片人,了解该怎么操作。

    在国内的时候,他询问过张亿谋。

    对于这种合拍片,投资人的权利很大,导演只相当于给他们打工,他们会委派一个人做代表监督整个剧组,也就是监制。

    张亿谋是大导演,拥有极大的自主权,不过监制为了市场有权对剧本提出修改意见,以及在后期制作中拥有最终剪辑的权利。

    在内地是导演中心制,以导演为主。

    在香江和好莱坞这种商业化运作的地方,导演的权利很小,投资方才是主导者,除非你有足够的资本让投资方让步,姜闻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林子轩无意改变这种模式,他也改变不了。

    这是一个商业社会,国产电影想要走出去,和世界电影接轨,先要学会适应规则。

    他要做的是尽力为姜闻争取电影制作时的主导权,拍一部他想拍的电影,当然还有导演的酬劳,这个也必须争取。

    作为一名新手导演,没必要谈什么票房分成,那不现实,投资商也不会答应,像这种文艺片卖的是版权,没有人会看好票房成绩。

    在这个时代,国内的导演都是拿固定片酬。

    张亿谋拍摄《活着》拿了80万港币,不过《活着》是大投资,张亿谋是大导演,拿这种酬劳很正常,对于姜闻来说,林子轩认为15万港币很合适。

    这就是市场,片酬能体现一个导演的价值。

    姜闻倒是不怎么在意片酬,他想的是电影能尽快投入拍摄,和投资商商谈之后最后把姜闻的片酬定在了10万港币,林子轩作为编剧和制片人拿6万港币。

    闻隽对此表示同意,他明白内地不是香江。

    作为监制,他可以管理剧组,制定拍摄计划,却没办法协调京城各方面的关系,这种工作只能是京城本地人才能胜任。

    林子轩负责过一个150万美金的大项目,作为这部电影的制片人没有问题。

    这些投资商对影片没有抱太大希望,更多的是想和他们打好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分歧不大,很快就取得了一致。

    这次商谈只是达成了初步的意向,草签了合作协议。

    第一笔三十万美金的资金会很快到位,到时候闻隽会前往京城协助剧组的筹备工作。

    商谈完毕,林子轩三人回到酒店,要了一瓶价格不菲的红酒,他们到房间里庆祝。

    “干杯!”

    三支酒杯碰在一起,酒杯中的红酒散发着诱人的芬芳。

    他们望着窗外夕阳的余晖,以及夕阳下香江的高楼大厦,品尝着红酒,畅谈着未来,似乎美好的生活就要来临。

    在此之前,刘晓青和姜闻虽然演过不少电影,却没有从事过幕后工作,林子轩也是刚刚接触电影行业,三人都算是新手。

    正是他们三个新手,拿着一份不怎么靠谱的剧本,忽悠到了100万美金的投资。

    这是很多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不管怎么说,他们拿到了投资,有了一个好的开端,这部电影终于要开拍了。

    昨晚三人喝了不少红酒,林子轩起的有些晚,刘晓青和姜闻已经出去了,估计是逛街了,他们晚上要参加金像奖的颁奖礼,明天返回京城。

    林子轩一个人在酒店里发呆,脑海里想着不少事儿。

    透过窗户,能看到不远处的兰桂坊,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是人来人往,这几天的经历让他见识到了香江的灯红酒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