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艺生活-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子轩知道冯晓刚很看重这部戏,想依靠这部戏转型,为此费心费力。

    此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还要到处跑着拍外景,怎么会不疲劳。

    这属于演艺圈的通病。

    一旦工作起来没有个准时候,饮食作息都不规律,一般都有慢性的胃病,不注意调养的话兴许就会患上心脏病。

    冯晓刚感觉好一点后还想着去拍摄现场。

    这是和好莱坞合作,好莱坞演员在合同上有明确的档期,到时间人家就走,要是耽搁上几天,后面就很难完成进度了。

    “冯哥,你在医院里好好休息,不是还有副导演么?让他先顶着。”林子轩劝说道。

    “这不成,他镇不住那帮人,我怕要重拍,还是自个儿看了才放心。”冯晓刚坚持道。

    “那我去还不成么?不信连我都镇不住。”林子轩如此说道。

    好说歹说,总算让冯晓刚在医院里躺下了,林子轩亲自到拍摄现场坐镇。

    他在影视圈混了这么多年,还有个做导演的妹妹,对导演这个行业颇为了解。

    当然,以他掌握的常识糊弄外行足够了,真要拍电影还是不靠谱,怎么说呢,拍电影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挺难。

    拍部烂片挺简单,想要拍好不容易。

    林子轩没想着过把导演瘾,他就是来镇场子的,免得由于导演不在,剧组里人心浮动,不好好干活,把戏给拍砸了。

    他坐在椅子上,看着监视器,让副导演去安排。

    怎么布景,怎么调度灯光,镜头怎么走,演员该在什么位置上,林子轩不去管这些杂事,副导演就是干这个的。

    等一切准备好了,正式开拍。

    “林总,你看行么?”这一段演完,副导演征询道。

    “再来一遍吧,看着不怎么对劲。”林子轩回应道。

    林子轩不是瞎说,和那么多导演合作过,看了那么多部电影,他可能不懂怎么调度,不懂怎么和演员说戏,但基本的欣赏水准还是有的。

    就这么拍了一天戏,无论是演员还是工作人员都很认真,谁也不想撞到老板的枪口上。

    冯晓刚或许只会骂上两句,林子轩却可以直接开除他们。

    “你比晓刚有艺术追求,这么拍咱们明年能拿奥斯卡了。”葛尤调侃道。

    “我就没想过当导演,做人不能太过分,总得给那些导演留口饭吃。”林子轩玩笑道。

    这是大实话,人不是万能的。

    再说,导演这个职业太辛苦,没看冯晓刚都住院了么。

    几天后,冯晓刚迫不及待的出院,他真担心林子轩把这部戏给导砸了。

    看过拍摄的素材,他松了口气,虽然和他设想的多少有点出入,不过应该不用重拍了。
………………………………

第五百三十章 人心的问题

    在这三部电影里,最让林子轩操心的还是《渴望》的续集。

    这部电影就叫做《渴望》,林子轩没有给它起一个像是《新渴望》或者《渴望一九九九》等诸如此类的名字,那么做有点画蛇添足。

    既然《渴望》的电视剧那么受欢迎,说明观众认可这个名字。

    这两个字在观众心目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再说,这可是用八百万买来的,不能浪费了。

    《渴望》续集经过前期的艰难筹备,已经在影视基地开机拍摄了。

    整个过程一言难尽。

    林子轩认为以后这类备受社会关注的主旋律影片还是由华影集团主导的好,只有华影集团才能承受的住各方面的压力。

    好梦公司还是走商业片和文艺片相结合的路线,少碰主旋律的题材。

    这部戏需要还原九十年代各个时期的生活场景,都要在影视基地的摄影棚里搭建。

    光是搭建这些场景就需要至少三百万。

    当年,五十集长度的《渴望》总投资只有一百万人民币,照样在摄影棚里真实还原了八十年代的生活场景,连细节都尽可能的做到逼真。

    《渴望》被称为国内第一部长篇室内剧是有原因的,它的绝大部分剧情都发生在室内。

    不是剧组不想拍外景,而是拍外景要花钱,租场地、开车、工作人员的食宿都是开销。

    但那时候的人工作认真,即便条件再艰苦,也会想方设法的做到最好。

    举个例子,观众在现在的电视剧里时常会看到穿帮的镜头,历史剧里都能出现简体字和电子手表,可在那些老电视剧里就很难找到类似的镜头。

    这是一个创作态度的问题。

    如今要拍《渴望》的电影,资金充裕了,更不能马虎大意,要精益求精才行。

    除了场景的搭建,演员的心态同样发生了变化。

    《渴望》的热播的确捧红了一批演员,像张凯莉和李雪建都早已成名成腕,不过剧中其他演员的命运则不大相同。

    比如扮演王沪生的演员,王沪生这个角色不讨人喜欢,播出的时候被观众痛骂。

    他后来虽然还在演戏,却一直不温不火。

    也有人离开了演艺圈,去过自己的生活,十年后大家再次相聚,继续扮演过去的角色,要说心态上还能保持平衡那是假话。

    看看各人的片酬就知道了。

    张凯莉出演《渴望》的时候是一百二十块一集,演了半年戏总共到手的也就几千块钱,如今拍电影版本拿到了八十万的片酬。

    其他二三线的演员只能拿到十万或者二十万的片酬。

    以前演员的片酬差距很小,一集也就差个十几块的样子,现在则是越来越大了。

    金钱虽然不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可也是标准之一,这就造成了演员心态上的异样。

    老演员经历的多,不太在乎这个,能够泰然处之,青年演员就没有那么的淡定了。

    他们或者自卑,或者自负,或者带着一点的不甘心。

    这种情绪难免带入到表演之中,让表演不够真诚自然。

    林晓玲注意到这种情况,和演员交谈过,效果不大,说到底,这是人心的问题。

    要么继续做思想工作,要么演员自己进行调整,想通了就行了。

    林子轩没有太好的办法,这就是用原班人马拍摄续集的难处,一旦换了演员,观众就找不到怀旧的感觉了。

    想要原汁原味,就只能克服眼前的困难。

    不过这部戏里还是有不少新加盟的演员,比如刘小芳的扮演者。

    刘小芳是刘慧芳收养的孩子,在电视剧里,小芳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却由于一场意外身体瘫痪,最后经过医治,恢复了健康。

    剧中的这个角色曾经让无数观众感动落泪。

    看着那么乖巧的孩子遭受生活的折磨,谁能忍心呢。

    刘小芳原本的扮演者不愿意出演,经过试镜选了一位叫做高园园的女演员。

    高园园出身广告圈,拍过不少商业广告。

    尤其是一款口香糖广告,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或许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不过给人的印象还不错,有种邻家女孩的小清新。

    高园园这两年进入演艺圈发展,拍了几部影视剧,反响一般。

    《渴望》续集无疑是今年最受关注的影片之一,剧组发出试镜通知后,立刻就有很多年轻的女演员前来试镜。

    对于她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刘小芳这个角色是京城人,年龄在二十岁上下,正在上大学,性格上温柔开朗,她代表着新时代的年轻人,有理想和文化。

    高园园通过试镜获得了这个角色,她比较符合女学生的清纯形象。

    张凯莉和高园园在影片中饰演一对复杂的母女,有不少的对手戏。

    这个角色或许不能让她大红大紫,可只要演好了,至少能让观众记住她的名字。

    “你怎么会选择高园园?她又不是科班出身。”林子轩奇怪道。

    “我看过她拍的广告,感觉还不错,这个角色不需要太好的演技,只要本色出演就行。”林晓玲回答道,“找一个观众熟悉点的演员更能引起观众的兴趣。”

    高园园毕业于华国工运学院,专业是文秘,和影视圈没什么关系。

    如今进入演艺圈的门槛越来越低,通过拍广告或者模特成为演员的例子不在少数,不一定非要是艺术院校科班出身。

    只是,她们刚开始或许凭借着外貌就能得到角色,很容易获得成功。

    但想要在这个圈子里混得开,要么有后台力捧,要么就下功夫磨练自己的演技,否则一辈子只能扮演花瓶的角色。

    对演员来说,最根本的还是表演和作品。

    不过在这个愈发浮躁的社会里,往往本末倒置,大家更看重演员的容貌而不是演技。

    林子轩并不歧视非科班出身的演员,他自己就不是影视专业毕业,属于外行,自然不会有科班出身的那种骄傲感。

    冯晓刚和葛尤都不是科班出身,他们取得现在的成绩主要是自身的努力。

    林子轩觉得只要懂得努力、有上进心的演员就是一名合格的演员。
………………………………

第五百三十一章 配角

    八月中旬,张嘉绎离开京城前往承德,加入《卧虎藏龙》的剧组。

    他在电影里扮演一位小配角,戏份不多,顺利的话一个礼拜就能拍完。

    像这类角色在影片中的作用不大,后期导演剪辑的时候很容易给剪掉,就算保留下来,估计也就不到一分钟的镜头,比那种几秒钟的角色强上一些。

    张嘉绎这次过去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想凭着这类角色出名显然不现实。

    能够和好莱坞大导演,以及国内顶尖的演员合作,本身就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和张嘉绎一同过去的还有张国粒。

    张国粒在影片中扮演刘泰保,刘泰保是贝勒府的教拳师傅,在京城地面上小有名气,算是市井游侠一类的人物,说白了就是混混儿。

    这个人物不是主角,却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不可或缺。

    前期没有张国粒的戏份,他的戏份主要在京城,只是京城的戏份不会在京城拍,而是挪到了承德的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曾经是皇家园林,是皇帝度假的地方,有保存完好的皇家宫苑。

    如果在京城拍,不仅花费高,还不太方便,不可能让剧组在京城弄个直升机俯拍地面上的建筑物,就算申请了也批不下来。

    在承德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能把整个宫苑纳入到镜头里,显得气势十足。

    此时电影已经摄制过半,拍完避暑山庄和苍岩山的戏份,剩下的镜头可以在京城的摄影棚内完成,不需要出外景了。

    对张嘉绎来说,张国粒属于圈子里的前辈。

    张国粒早在八十年代就有了名气,九十年代凭借着戏说历史剧红遍全国,现在更是开起了影视公司,自导自演,弄得风生水起。

    两人以往没什么渊源,如今因为好梦公司倒是有了些关系。

    张国粒虽然自己开了影视公司,不过仍然在好梦公司挂了个艺术顾问的头衔,和好梦公司走得很近,公司的不少活动他都会参加。

    如果拍戏需要演员和工作人员,也会从好梦公司找人,用着方便。

    像他们这种夫妻店的经营模式想要做大不太容易,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培养演员,不过好处是更为自由,也能赚到更多的钱。

    这是国内演艺圈的常态,有了名气和资金的演员往往会选择开办影视公司和工作室。

    依靠着好梦公司,张国粒不用太过担心未来的发展前景。

    同时,他凭借着自身的影响力也能给好梦公司带来好处,这是互补的关系。

    在京城演艺圈,像是张国粒、赵宝钢和王钟军等人创办的影视公司,和好梦公司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大家互通有无。

    竞争当然也有,不过在遇到麻烦的时候会抱团儿,一致对外。

    “张老师,您最近的那部戏收视率创下新高,各大卫视都抢着播,还闹出新闻来了,实在是太火了。”张嘉绎恭喜道。

    “那是吃老本儿,观众给面子捧场。”张国粒自嘲道,“说心里话,我其实不愿意重复,可现在这个形势,投资人要看到收益,拍其他的题材他们不投资。”

    张国粒主演的微服私访记今年拍到了第四部,形成了一个品牌。

    老百姓对这部戏感兴趣,里面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大家爱看,就会有市场。

    无论是京城电视艺术中心,还是其他投资人,都希望把这个系列继续做下去,能赚钱的电视剧为什么不拍。

    如果张国粒拍一个新的题材,比如都市情感剧。

    不能说没有号召力,而是投资人和电视台心里没底,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