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再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门再兴-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得到凛珠,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不过,别说得到凛珠,就算玄远此刻将【凛珠粉尘】、【白石寒气】以及【霜月蚌珠】这三样极寒之物全部凑齐,他也不会立刻开始着手炼制归雪丹,至少得再多积累些炼丹经验。

    玄远将鱼儿拾了起来,对着三个小家伙说道:“晚饭有着落了。”

    。。。。。。

    。。。。。。

    两个小时后。

    经过了一天的折腾,玄微玄明元乐也着实有些乏累,挤在一张石床上睡了过去。

    解下外衣道袍,玄远将其搭在了三个小家伙身上。

    轻手轻脚地来到树屋一侧,玄远招呼了下不远处鸟巢中的小翠鸟,指了指书架。

    会意,小翠鸟翅膀一扇飞到了书架前,随后随着鸟喙一啄,一道透明薄膜随之消失。

    趁此机会,玄远将里面仅剩的书籍拿了出来。

    小翠鸟见目的达到,蹭了蹭玄远的手掌,再次回到鸟巢之中,伸展翅膀轻轻覆盖在碧蛋上,闭上小眼睛安然入睡。

    玄远看着它悉心呵护着同伴的模样,心里不由得有些触动。

    沉默了片刻,玄远拿起手中书籍来到一旁。法诀掐动,手中燃起一丝火苗,就着不算明亮的火光,玄远翻阅起这些遗落的书籍来。

    这些书籍似乎并不算是什么高明篇章,放眼看去,书本的封面写着的,尽是一些普通的道书名称,什么《清静经》、《黄庭外景经》、《黄庭内景经》,还有《玉皇经》、《玉枢经》、《洞玄灵宝定观经》等等,全是一些流传度较广的道教经典书籍。

    粗略地翻阅半天,玄远从身前这堆书中抽了两本书出来。一本名为《心炼剑经》,一本名为《安都观第七隐脉名录》。

    安都观,刚开始看见这个名字时,玄远非常惊讶。

    当初寻访计容山时,自己在墓穴中就曾发现过一个罗盘,上面就刻了“安都观”三个字,没想到时隔多日,自己再次看到这三个字。

    翻开《安都观庚号隐脉名录》,一大排名字映入玄远眼中。

    “第一代隐脉守山主:桓向明,亲传弟子:濮阳子琪,申屠博远”

    “第二代隐脉守山主:申屠博远,亲传弟子:姜安和,慕泰河”

    “第三代隐脉守山主:姜安和,亲传弟子:伏和宜,盖浩星”

    “。。。。。。”

    “第三十七代隐脉守山主:闵风行,亲传弟子:计安元,柳扶枝”

    隐脉?是说宗门的隐藏力量,还是隐藏起来的传承火种?庚号,第七号?这个名为安都观的宗派,不只有一处隐脉?

    光凭一个名册,玄远实在推演不出什么东西来,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对此进行一些揣测。

    大概在多年前,这个所谓的第七隐脉可能在猝不及防下,遭受了什么巨大的灾祸。

    门中弟子尽皆身亡,形成了井外通道中那些横七竖八的白骨;而驻守在井内这个地下空间的人,似乎也自知难以抵挡灾难,快速地收拾一下东西,逃了出去。

    最终,留下了这片遗迹。

    不过,这。。。。。。这似乎也说不通。

    倘若这个第七隐脉当真遇到了杀劫,既然外面的人无一幸免遇难,那井内空间怎么还会保存得如此完好?

    八卦广场这么明显,肯定不会被忽略。

    或者是水井幻术起了作用?应该不会。

    虽然水井幻术的确高明,比之计容山墓穴的障眼法不知高明了多少倍,但对方既然有能力摧毁整个安都观第七隐脉,对方岂会被区区一道幻术所阻拦?

    对方绝对有能力进入到井下空间,然而,不说其他的,就光说这棵巨树,它看上去像是完全没收到损伤似的。

    虽然它已经失去了生机,但它的躯干枝丫上几乎是被完完整整的被保存了下来,没有受到一点损伤,看上去没有一点打斗迹象。

    无论是划痕,还是腐蚀缺口,亦或是中毒颜色,全都找不到。

    就算敌人有着一些诡异手段,能够使巨树毫无反抗地自然死去,那么树屋呢?

    从一开始进来的时候,树屋里的摆放就是井然有序的,花圃的花开得正旺,书架的框架也结实得很,没有任何一丝被暴力破坏的模样。

    唯一有点可疑的,就是书架上遗留下来的显得略微凌乱的书籍,似乎被人胡乱翻过。

    不过转念一想,假若当时驻守井下空间的人逃出生天,那么他必然会力保传承不失,携带这些书籍时略有仓促,也情有可原。

    将名录放下,玄远摁了摁眉心。

    将这些无法得到证实的杂念排除脑海,玄远拿起最后一本书籍看了起来。

    这大概是一些基础法门吧,玄远颇有些不在意地翻开扉页,随意浏览起来。

    然而,随着时间过去,他眼中突然泛出一丝惊喜。

    Ps:咸鱼作者菌来求一波订阅,没在yue文看的朋友快来给作者菌***啊~


………………………………

136紫府之争

    《心炼剑经》,安都观入室弟子基础法决。

    一般而言,根据修行流派划分,几乎所有的大宗门都有主脉与分脉之分。

    而每一方道脉,多把弟子分为亲传、入室、记名三类。

    记名弟子,很容易理解,并不被师傅认作正式徒弟,只是因为各种原因而出言指点一番。

    比如,玄远收下花季明作为记名弟子,就是因为三点原因:一,惜才,不想让他颇为初中的灵觉资质给埋没;二,他对求道的执着于坚定;三,孙老汉的请求,

    然而,虽然将花季明收为记名弟子的理由不少,但玄远能够做到的,却也仅仅只是传授他一些炼形道武。

    若不出意外的话,日后玄远或许还会传授他一些呼吸吐纳的法门,甚至一些普通术法——但也就仅仅止于此了。

    而亲传弟子,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获得了师傅亲自指导的弟子。

    作为宗门传承的延续,亲传弟子往往能够习得他所在道脉的真本事。其中最为出众的人,便可被视为衣钵传人。

    至于入室弟子,则是指是经过完整的拜师程序,被宗门正式接收的弟子。

    相比亲传弟子,他们与前者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没有拜入宗门内某位前辈高人的门庭,不能获得前辈的亲自教导。

    不过,没有拜入师门,并不意味着入室弟子无法得到任何指点。

    在每月固定的时间,宗门都会派人讲道,专门为入室弟子解答修行中的疑惑。

    这些人可能是宗门内某个流派的大弟子,也可能是某位修为深厚的闲散高人,甚至还可能是宗门内某一道脉的一脉之主。

    作为宗门的基层,入室弟子往往是宗门的中坚力量。

    当然,这些“主脉与分脉”、“亲传弟子、入室弟子与记名弟子”的名头,也仅仅只是在一些诸如归元观、岚山琴台之类的大宗门内才能看到。

    像清微观这种小门小户的子孙庙,基本都是一脉相承。目前来说,没有那么精细的讲究。

    眼前这本《心炼剑经》作为安都观入室弟子的基础法决,自然是有其独特之处。

    以心炼剑,以神御剑,通过独特的法门,能够在法剑上轻易地打下自己的心神烙印。

    这样的法门,不正好能缓解自己的尴尬局面吗?

    自己空有一把顶尖法器级别的霜降法剑,却因为没有对应法诀,屡次想要打下烙印,却屡次被剑身上的独特阵纹给拒之门外。

    这也导致每次使用法剑时,自己都得耗费不少的法力——甚至即便耗费了大把法力,自己能引动的也只是法剑的部分阵纹!

    就算法剑威力不俗,可这样事倍功半的事情,实在让人郁闷。

    而如今,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玄远迫不及待地继续翻动书页,随之映入眼帘的,是一副观想图。

    观想图的背景是一片如墨黑色,在如墨黑色的背景图上,则是陈列着一柄纯白道剑。

    静静地注视着观想图,玄远沉浸心神,半晌后,闭上了眼睛。瞬间,道剑从眼中消散,却又立马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道剑剑锋三尺,造型简洁古朴,散发出一股莫名的意味。

    是万籁俱寂的无言缄默,是飞雪万里的冷冽凛然,是万物凋零的死寂萧条。玄远仿佛置身于一片白茫茫之中。

    天地俱静,风霜洒洒,难以言说的孤独自心底油然而生。

    心神触动,神识在摇曳牵引下,不知不觉间,开始自行勾勒道剑的完整全貌。

    一丝一缕,缓缓交织。道剑的细节逐渐显现,栩栩如生,玄远甚至能够看清剑柄处细若蚊蝇的一个小字:鼕。

    与此同时,现实当中霜降法剑寒光闪现,自行从袖袍中飞出,浮在地面三尺玄远身前七寸处。

    随后一道如水流光只剑柄生出,渐渐又划过整个剑身,最后化作一缕毫芒剑气对准玄远指尖一刺。

    一滴殷红鲜血出现,仿佛被什么牵引着,它竟是自行汇入到霜降法剑的剑身中央。交融瞬间,道道纹路浮现,随后又迅速隐去。

    如此交叉反复,霜降法剑似乎是被激活了般,整个剑身散发出远超之前十倍的寒气,一股紧密的联系自剑身延伸至玄远心神。

    不过一两分钟的时间,阴差阳错下,玄远彻底掌控了霜降法剑。

    紫府中的道剑最终成型,然而,就在它即将扎根紫府之时,玄远的紫府突然一阵剧烈晃动,一柄三宝玉如意自虚空中缓缓浮现。

    依旧是模糊不清的大体概貌,依旧是时隐时现的飘忽不定,它一如既往的神秘。

    似乎是在宣示主权,三宝玉如意微微颤动,顿时,一丝浩大古老的气息从中释放。

    刹那间,什么万籁俱寂,什么飞雪万里,什么万物凋零,尽皆化作湮灭飞灰!纯白道剑还未来得及反抗,就直接被碾至粉碎!

    神识逸散,玄远面色一白,神色萎靡,从观想中惊醒。

    而悬浮的霜降法剑受到影响,突然间阵纹光华大作,道道殷红的血线从剑身上浮现,似乎想要将玄远的精血再次逼出。

    玄远怎会任其作为!

    强提精神,玄远眼中精光一闪,法力汇聚手心,一巴掌排在剑身之上,同时,依靠着依旧残存的几分掌控力,玄远全力抑制着法剑的反抗。

    连消带打下,法剑光华顿时黯淡七分,血丝溢出的速度也随之陡然大减。

    不过,法剑受了一记巴掌的同时,玄远也受到了影响。气血翻涌,玄远险些控制不住手中那不断挣扎的法剑。

    一咬舌尖,玄远眼神再次清明,趁此机会,又顺势将舌尖精血喷至霜降。

    受此刺激,法剑的反抗愈发剧烈,道道银蓝色光华喷薄而出,宛若九天下倾泻的纯洁月华。

    负隅顽抗!

    玄远眼中厉色一闪,不顾自己也会受到损伤,再次增加法力将法剑紧紧禁锢。同时一咬舌尖,大量精血化作血雨喷向剑身。

    玄远顿时面若金纸,一阵头晕目眩,几欲昏倒。


………………………………

137观剑一脉

    (女生文学 )    “。。。。。。赤。。。。。。鳞甲。。。。。。四兵。。。。。。脉主法剑。。。。。。归位。。。。。。安莱州。。。。。。”

    似乎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随着时间的流逝,寄托在霜降法剑上的神念几乎已经被损耗了大半,传递出来的信息也是支离破碎。

    即便玄远全力感应着神念所传达的念头,却也得不到准确的信息。

    罢了,既然感应不到,也就随他吧。

    毕竟,就算不明白它表达的究竟是什么,这对玄远也产生不了什么负面影响。

    要知道,隐脉覆灭多年,安都观的主脉却一直没有找上门来。光这一件事实,就已经说明了很多事情。

    哪怕安都观处于外岛,主脉与隐脉之间很难相互联系;但这么多年,有一两次联系应该是最为基本的吧?

    然而,按照一路走过来所看到的状况来推测,答案是没有。

    安都观主脉要么是遇上麻烦无暇顾及其他,要么就是已经没落无力照顾隐脉。甚至,它可能早就消亡,从历史中完全抹除。

    当然,也可能存在主脉隐脉之间,完全隔绝消息——这便最好。

    总为言之,无论是那种情况都对玄远有利,反正不会有人为了霜降法剑来找他麻烦。

    抚摸着手中法剑,玄远收起心中念头。看着霜降法剑,心中越看越欢喜。

    成功地掌控霜降法剑,这不仅意味着寒霜剑气的消耗变得小得多,也意味着玄远能够发挥出法剑更为强大的威力。

    稍微感受比较一番,玄远发现,之前挥出一道寒霜剑气大约需要一成多的法力,而现在仅仅只需要半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