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小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乡小农民- 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家都是同村的,年龄也上下差不了几岁,从小一块穿着开裆裤,一块尿尿活泥巴,一块打闹,一块上学,先后走入社会,之后就慢慢地变了味道,那股子童年开始结下的友谊似乎不在了。

都是为了生活啊!

为了能多挣几个钱,为了能生活更好一点,为了结婚的时候更气派一点,为了儿女能吃好点,穿好点,大家慢慢地也有了矛盾,有了争执。

可能因为你家占了他家的一点地,他家孩子把你家孩子给弄哭了,或者是俩家媳妇因为什么话没说对付,闹了起来。

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让这些一块长大的的发小们变得关系不在那么亲密,甚至是见面就怒目而视。老死不相往来。

但是今天,就因为突如其来的这么一阵大风降温,一个契机,让很多人又想起了曾经那些经历过,却被深埋在脑海深处的儿时记忆。

我们曾经都是两小无猜的伙伴啊!

曾经一起去溪边钓鱼。去山上割草,捡野果子,一起上学,一起和外村的那帮不服气的小子们干仗,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走过了十几年无忧无虑的时光的小伙伴啊!

今天。三叔的饭店这里因为突然刮起的那阵大风,让很多人以为要下雪了,所以当时店里的客人都纷纷结账走人了。

本来三叔也是准备要提前打烊,关门歇业了。这个帮人正好赶在三叔要关门的时候,过来了。

“我说刘老三。赶紧的,给哥几个整几个硬菜,上几瓶好酒,在咱哥们可不差钱!”

老九一开口就让三叔提前歇业的打算落空了,要是是工地的那帮工人,或者是村里的小年轻,那刘老三肯定是不伺候了。

可眼前这七八个人可都是自己的老伙计,说起来那还有好几个是自己的小学同学。有的甚至是儿时就认识的发小或者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

两个村子本来离着就没多远,三扯两扯的总能扯上一点关系。亲近的就是我爸是你舅舅,你妈是我大姨之类的。

远一点的就是没法说了。什么舅妈的外甥,婶子的叔伯哥哥的媳妇家的侄子。

农村里本来就是这样,住得近了,见面的次数多了,那么关系远一点也没什么关系,哪怕是七拐八拐的才拉伤的亲戚关系也同样的亲近。

过年的时候。大家在哪家亲戚那里碰上一次,吃上一顿饭。喝上一顿酒,立刻亲如一家。

如果能够在俩家亲戚请客的时候做到一张桌子上。那绝对是亲的跟家里人一样,拍着胸脯的来一句有事你说话!

一句话就把村里北方汉子的豪爽表现的淋淋尽致,虽然之后可能就因为自己的这一句承诺付出极大地代价,但是下次聚会坐到一起的时候,人家一说,在旁人崇拜的目光中,一切的付出和委屈,都会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的骄傲和自豪。

“我说这大冷天的你们这是作啥呀?”

“你哪那么多废话?我说刘老三,你别以为我不知道那次你们村堵我们几个就是你给他们通的风,报的信!”

“你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赶紧的给整菜去,我们要喝酒!”

“要吃肉!”

“要那啥!”

“神经病吧你们?”

嘴上这么说,刘老三还是回到柜台那里,先是弄了几个下酒的小凉菜的用托盘给他们端上来,让他们先喝着。

“喝什么酒?”

“你这不废话吗?刚才不是说了吗?要好酒!”

“就是,你听不懂中国话吗?”

老九因为自己受了伤,说话那是底气十足啊!

“我说老九你是吃枪药了还是让你媳妇给挠了?再他娘的在老子的地方嚷嚷,信不信老子不伺候了!”

为了能吃上菜喝上酒,立刻有几个人站出来打圆场。

“哎,老三,你别跟他一般见识,这人今天受伤了,自觉有功于人民,底气足,当然嗓门大了。”

“行了,行啦,老三你还不知道老九这人吗?就这绉性(绉zhou;读四声,那个字不是本地土话,字典里没这个字,用这个代表一下)。

“就是,怎么着,哥几个到你这来,你还不招待顿饭啊?”

“就是,老三,你当年可没少祸害我们村里的东西。”

“俺们家的柿子就没少被你带*害。”

“还有我们家的枣。”

“嗯,我们家的山里红也没少被他们偷。”

“停,停,合着你们把这事都安我脑袋上啦?”

三叔刚刚平息下来的怒气又上来了,这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帮混蛋玩意也太过分了吧?不就是带人截你们一回吗?事后你们不也一帮人截住我,把我好一顿胖揍吗?

可其他的那些事,你们总不能都安我身上吧?那也不是我一人那么干啊?你们这帮老东西当年也没少祸害我们村的好东西啊?

“老九你个混蛋玩意,你还好意思说。我们家的核桃,那年是谁带人还没熟呢,就给我们家给打了?打了你倒是吃了也行,还故意都留下来,你就是故意祸害我们家啊!”

“不是吧?老九。你还干过这缺德带冒烟的事?”

“怪不得当年你没能生出个儿子呢?”

“你老东西也别打岔,那事也有你的一份。别以为你们干的神不知鬼不觉的,第二天,大丫头就告诉我了。”

“你这是污蔑!”

“对,*裸的污蔑!”

“就是有人告诉你,也不可能是大丫头!”

“我就说嘛。当年大丫头对刘老三有意思,你们还不信?”

“滚一边去!”

“二哥,你回家问问我嫂子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对,二哥,你现在就把我二嫂子给叫过来。咱们跟刘老三他当面对质!反了天了他还!”

“没错,当面对质!”

“打电话,赶紧打电话!”

真是看热闹的不闲事大,一帮年纪最小的也五十大几的老家伙顿时就闹哄起来,起哄的让王大庆把他媳妇大丫头给叫过来当面对质。

“爷爷,你们吵什么呢?雯雯都看不好喜洋洋了!”

这边的吵闹,很显然是声音大了,估计是刘老三媳妇还有儿子儿媳不好意思出来。把雯雯这个全村的宝贝嘎达给派出来了。

别说,雯雯的地位那还真不是吹的,小丫头一露面。饭店里立刻就变得夜深人静一般,一根针落到地上都能听得见了。

一帮当爷爷的,哪好意思在小辈面前说一些老辈人的糗事啊!那要是被雯雯这个精灵鬼给传出去,哪还有脸在村里露面啊?

“哦,没事,没事。俺们正和你爷爷说我们小时候的事呢。吵着你啦?爷爷们都小点声,你赶快去看动画片吧?要不。一会儿该演完了!”

“对对,雯雯最乖了。大人的事你不懂,赶紧去看动画片吧!”

“过来,过来,你九爷这里还有一个大苹果,明明和我要,我都没给他,就给你留着呢!快过来,要不一会儿就让你二爷给抢跑了。!”

“才不会呢,是不是二爷爷?”

雯雯可不那么好糊弄,抱着大苹果瞧着王大庆,小眼珠提溜乱转,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那是,二爷怎么着也不能抢最乖最懂事的雯雯的苹果啊!”

雯雯出来一趟,抱着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回去了。她刚一走,一帮都是爷爷辈的老家伙儿们又开始吹胡子瞪眼睛了。

刘老三下厨,给他们抄了几个热菜,都是简单省事的,他们也不在乎。这一年来的,半山村的家家户户什么好东西没吃过啊?

他们过来就不是为了吃吃喝喝,而是为了回忆,为了纪念。纪念他们曾经的青春年少,曾经的热血年华,曾经的欢乐时光。

“这一年多的日子,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谁说不是呢?搁两三年前,我赶集吃两根油条,喝一碗豆腐脑都得好好寻思寻思。兜里没钱,家里还老的老少的少,真是恨不得一分钱都掰八瓣花啊!”

“大前年,我带小孙子去赶集。小孙子想要我给他买串糖葫芦,可我这手里的钱那都家里那口子预算好的,是有数的啊?哪有那个闲钱给他卖糖葫芦啊?”

“那小子没跟你闹?”

“怎么不闹?又哭又闹的,躺地上打滚不起来。最后实在没办法了,一狠心在那小子屁股上狠狠地来了两巴掌。事后,那小子一个多月没搭理我。”

“是啊,以前谁家里不都是那样?攒俩钱都不容易,能不花就不花呗!”

“哎,那你现在有钱了,没补偿补偿你孙子?”

“怎么没补偿?去年过年时候,我学王勇那小子,连人家卖糖葫芦的垛子都给买下来了。我直接扛了一堆的糖葫芦,往我孙子跟前一放。”

“怎么着了?”

那老人听了,没急着回答,先是喝了一口酒,有抹抹嘴巴,才继续说道。

“我就说啊,爷爷知道你喜欢吃糖葫芦,看看,都是爷爷给你买的,使劲吃,不够爷爷再买去!”

“你老东西也忒胡闹了!”

“就是,哪有你这样的?”

“用现在小年轻的话,你就是个暴发户,土豪啊!”

“暴发户怎么啦?土豪怎么啦?我能给孙子买一堆的的糖葫芦,就为了这,我愿意当土豪,我愿意当暴发户!怎么啦?”

老爷子脸红脖子粗的争辩着,眼圈都红了。

俗话都说隔辈亲,有那个当爷爷的不喜欢自己的孙子?可是那又怎么样?

自己手里没钱;孙子年纪小,不懂事,闹得厉害?那还不是狠狠地给了他两巴掌吗?

可是现在我就是土豪,就是暴发户了!我有钱!我孙子想要啥我就给他买啥?而且是要一个我给他买两个,买三个!

用赵本山的话说,咱就不差钱!

ps:农村的关系在以前真的很亲近,拿房子自己来说,除了亲舅舅之外,就还有过年总能在哪家请亲戚时一起吃顿饭的舅舅五六个,都是老妈儿时的哥哥弟弟什么的,按辈分就的叫舅舅。

现在大家生活好了,过年请亲戚吃饭的却几乎没有了,都嫌麻烦,不愿意这么做啦!

好怀念啊!

第四百零七章不一样的冬闲

在农村里,每年秋收一结束,西北风刚刚刮起来,家家户户即开始闲下来了。有个土说法管这种情况叫“猫儿冬”。

因为当北方的农村,一到深秋季节,天气变冷,地里的庄稼收获完之后,就没啥事情了。只有极少数的家里有果树的,也只是抽出几天时间给果树修剪一下树枝,期望来年能多挂几个果子,多买几个钱。

大部分人都是没什么事干,于是赌博就在各个村里蔚然成风。斗纸牌的,打麻将的,推牌九的,还有极少的摇色子的。

有一把牌一分一毛钱输赢的小打小闹,也有一把牌可能成千上万的大赌局。

有那个好赌脑光精的,家里甚至在自家屋子开起了赌场,当然只是最简单的。

一般也就是提供赌博场所,提供赌博用具,什么扑克牌,麻将,色子,牌九什么的,然后还管一顿面条的什么。

一个冬天下来,人家按天收费,你还别说,还不少来钱!

这种情况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而变得愈演愈烈。各个村里都出现了从城里学来有自动麻将机的麻将馆,数目还不少。

少的村子有个一俩家,多的甚至有个十来家。当然,这都是富裕的村子,一般都是乡镇所在地。

整天的你就看吧,天一亮就是大批的人来早饭都顾不吃,就跑到麻将馆里先占上座位。这狼多肉少,来晚了你可就只能看着人家玩干瞪眼了。

因为赌博之风的兴起,这引起的各种矛盾也随之而来。

尤其是一些家庭妇女,光顾的打牌了。家里老人也不管,孩子也不顾,猪也不喂了,鸡鸭也不养了,衣服也不洗了。饭也不做了,那在外打工的当家人一听说还能好的了?

再说,在牌桌上就讲究一个赌场无父子,输就输,赢就是赢,因为一句口角。打得头破血流,老死不相往来的事可不少。

没听老话说吗,喝酒是越喝越厚,打牌是越打越薄。喝酒的时候大家都劝酒,你多喝点。喝,不喝就是瞧不起人。都愿意让对方多喝点,最好是能喝的人事不省,那让主人才觉得有面子。当然也不排除有那个起了坏心眼子,就像看你大醉厚的丑态的。

打牌就不一样的,各个都瞪大了红眼睛,恨不得就自己一个人赢,其它人都输。这种心态哪还能有好吗?

政府为了这事也是伤透了脑筋,却一直也没啥好办法。

你去抓赌吧?都是村里乡里乡亲,没人回去派出所里举报哪哪有赌场。都是警车进村了,立刻就跟对付鬼子一般,不出一分钟就全村都知道了,你啥证据都拿不到。

而且大部分人都是小赌,每次有个几十块钱的输赢都算是大的了,你这怎么处罚?

何况都是这一片地方的。打断骨头连着筋,民警没准就和谁沾亲带故的。你也不忍心就因为打了一会儿一毛钱一炮的麻将就把人家给关半月拘留吧?

后来,政府又想出了新法子。那就是鼓励村民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

什么免费电影下乡,举行广场舞比赛,扭秧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