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干呕了两口,李鑫又指着杨锐道:“我昨天找了你一晚,你去哪里了?”

    杨锐望着浑身乱糟糟的李鑫,道:“你问这个,不合适吧。”

    画风妥妥的不合适。

    李鑫扶着墙站起来,摇头道:“你得赔我。”

    “陪你?你想多了吧。”杨锐猛然间有点胆寒,这货好像是没女朋友没结婚啊,相亲也是匆匆忙忙的被自己打断了,看不出来本人的想法,万一……没想到80年代的单身狗这么可怕……

    “你得赔我。”李鑫挣扎着转身,靠着墙,喘气道:“魏振学是和你一起的,我已经知道了。他写了文章,把我给陷在了里面,这账咱们以后再算,你把魏振学的实验的原始资料给我,就当是利息,我暂时放过你。”

    通过答辩是李鑫唯一的机会,但可以想象,说是重新答辩,难度一定是非常高的,那些明知道他论文作假的教授,心里十有**已经做好了摘掉他的硕士帽的准备。

    除非拿到魏振学做的论文的原始数据,李鑫才有一点点的可能,通过答辩。

    他想不到别的办法,其父也影响不到华东纺织工学院,事实上,如果不是他有这样一个背景,重新答辩的机会都是没有的,直接取消硕士帽省时省力,学校领导不会在乎一名学生的前途如何的。

    杨锐摇摇头,道:“作假是你自己做的,享受了作假的好处,你就得有承受恶果的心理准备,再说了,你让人给我通报批评的时候,我也没找你收利息吧。”

    李鑫睁大了眼,咬牙道:“果然是你。”

    被醉汉试探穿帮了,杨锐愣了两秒钟,郁闷的站直了,说:“清醒了?清醒了就回家去吧,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

    看李鑫这样,他倒是觉得解气。当日李鑫和孟亮合起来,险些给了他一个通报批评,如果不是有高教司的关系,这个通报批评妥妥的打乱他的科研计划,别的不说,首先在学校申请项目就不要想了,而不能在学校申请项目就没有正式的名头,仅靠华锐香港公司,很多东西都是不能做的,遇到的麻烦也会多的多。

    最坏的结果,是他头顶一个目无尊长的帽子,还有学校的通报批评定性。可以想象,在未来的数年乃至十数年里,年轻的杨锐但凡遇到学术讨论或者学术会议,都有可能被这顶帽子所干扰。

    孟亮和李鑫,现在享受的,很有可能就是杨锐原本会遇到的麻烦。

    当然,李鑫本人是不会这样想的,他听杨锐成人了,已是恨的眼红,恶声道:“你最好把魏振学的研究资料交出来,否则……”

    “否则怎么样?”杨锐对他的威胁一点兴趣都没有。威胁这种东西,你必须要有实现它的准备,就像是威胁要发动战争,或者威胁要杀了谁一样,你如果没有发动战争或者杀人的想法,那提出这种威胁,又有什么意义?

    李鑫毕竟喝了酒,头脑不够清醒,被杨锐堵的说不出话来,最后盯着杨锐看了一会,狠狠的揣了一脚门,在巨大的撞击声中离开了。

    杨锐想了想,下楼找了台电话,拨给了程裕。

    程裕身为教育部高教司综合处的处长,实权不能说有多大,信息是绝对的灵通,听了杨锐的描述就笑道:“华东纺织工学院的事情我知道,培养的研究生论文造假,还向主管部门备案了,现在的重新答辩就是给学生一个申辩的机会,除非有确凿的证据,否则是翻不了案了。”

    杨锐在电话另一头颔首说:“答辩不成功的话,硕士学位就会被取消?”

    “答辩成功,硕士学位也有可能取消的,因为他的论文已经确定是造假了,除非他能证明毕业论文没有造假,否则,现在无论表现的有多好,硕士学位都有可能取消。”

    “那答辩还有什么意义?”杨锐不明白了。

    程裕笑声爽快的说:“如果答辩的好,证明还有挽救的希望,华东纺织工学院很可能给他重读硕士的机会,这样再过两三年,他还能重新拿回硕士帽。否则,一旦硕士文凭被取消,是不能再考的。”

    杨锐哑然,道:“他是确实造假了,这么说,他最好的结果也就是重读硕士了。”

    “耽搁两三年的时间,总比什么都没有好。”程裕笑了两声,问:“你这边什么想法,要不要我打个招呼给华东纺织工学院?”

    “不用了,顺其自然吧。”杨锐还真不在乎李鑫以后还是不是硕士,只要他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晃就行了。

    两三年以后,李鑫能蹭到身边来,也算他厉害。

    下午。

    杨锐来到唐集中实验室,继续他的钾通道实验。

    学校批的2000块经费都被他买了耗材,仪器全用实验室里已有的,只能说是勉强够用。不过,他脑袋里的论文太多,在方向正确的情况下,重复实验的次数就少了,做出来的结果比两万元经费的都要多。

    杨锐一口气写出来的四篇论文能结结实实的发往sci,也都得益于实验做的够充分。

    剩下的材料还有一些,杨锐准备补做两次实验,同时喊来孙汝岳,问:“你会写申请验收的报告吗?学着一份出来。”

    正收拾试验台的孙汝岳奇怪的问:“验收哪里?”

    “我的项目啊,论文都发表出来了,当然要验收了。”项目经费不是白拿的,你前期得证明自己的项目有意义,需要这么多钱,中期要证明自己的项目进行的顺利正常,用钱用的合理,后期得证明自己的项目成果有价值,花钱花对了地方。

    只有验收了,一次项目才算是结束。

    孙如月却是诧异道:“这就做完了?

    杨锐耸耸肩:“钱花完了,论文写出来了,要不然呢?”

    “太快了吧,唐教授的项目一般都要进行一年以上。”何全贵抬起头来。

    杨锐笑道:“唐教授一次能申请好几个项目,我要申请新项目,总得结束前面一个项目,对不对?”

    “这学期都快结束了,现在申请验收也来不及申请新项目了。”

    “排队好了,对了,再帮写一份请假说明书,我找唐教授盖章去。”

    “这个我熟。”孙汝岳才是大二,加入实验室以来,每门课都需要请假说明了。

    ……

   
………………………………

第323章 高端

    “杨锐,你怎么过来了。”班长刘平安见到杨锐进门,第一句话是这个,旋即,他皱起眉头:好像是有哪里不对。

    杨锐找了快人少的靠墙位置坐下,笑道:“这不是来上课嘛,今天最后一节了不是?”

    “确实是最后一节……说明你还有看课表,还行,要不要笔记,借给你看看?”刘平安挺热情的,身为班长,他一直想把杨锐这头迷途的野牛拉回到羊群中来。

    杨锐一怔,道谢拿了过来,然后坐下翻看。这节课是无机化学,内容比高中化学稍微深一点,但也没有深入多少,基本属于补课的性质,因此,不止是杨锐,很多学生上了半学期以后都跑了,特别是一些擅长自习的学生,几个星期的时间,往往就可以超出教学进度一大截,之后就不怎么愿意来了。

    有喜欢自习的学生,自然也有喜欢听课的学生,从效率上来说,后者的效率往往更高,因此,当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室里还是坐了好几十人,听的颇为认真。

    杨锐既来之则安之,先将笔记略读了一遍,然后再听老师讲课,倒也觉得时间过的很快。

    课程过半,身边“嘎吱”一声响,却是白玲偷偷坐了过来。

    “胆儿真大。”杨锐瞥了她一眼,也不知是说她的课堂换座位的动作,还是她主动坐到男生边的勇气。

    80年代的大学,虽然不说有男女分隔,但气氛还是相对保守的,尤其是女生们,即使是故作矜持,也要表现的如此。白玲此时的动作,差不多可以加上一个勇敢的形容词了。

    坐在杨锐身边,白玲用一本书做遮挡,写了张小纸条,推了给他。

    杨锐展开来看,只见上面写着:期末考在即,是否需要笔记。

    杨锐想了一下,微微点头,在纸条上回写:你有暂时不复习的课程的笔记,借看我一天。

    现在的学校还是很重视成绩的,临时抱佛脚,若是能得一个较好的分数,也有利于他明年继续翘课。

    白玲也是点头,却是用笔头轻触了一下嘴唇,写道:我们一起看,我提供笔记,你提供辅导。

    杨锐犹豫了一下,写:我的空闲时间不多。

    白玲悠悠的看了他一眼,写:时间你定。

    杨锐不好推脱,点头轻声说“好”。

    白玲微笑起来,小小的鼻子翘起来,很有些得意似的。

    杨锐努力将精力集中在课堂上,从小到大,从上一世到这一世,他都不善于与异性打交道。好在这终究是一个看脸的世界,长的丑,自然是没人理,也用不着与异性打交道了,找的漂亮,即使一次失败,两次失败,也总有人给你第二次机会。

    80年代是个很美好的时代,尤其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他们不世俗不现实又充满了理想,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没有哪个女生或者男生会因为好房好车或者好手表而看上一个人,他(她)们最多关注一番对方的事业与学历,然后就看脸决定。

    简单、单纯、美好!

    叮铃铃。

    下课铃响,杨锐快步窜到讲台上,抢在几个问问题的学生前面,道:“王教授,我是生物科学专业的杨锐,前阵子落了几堂课,这是我的请假条。”

    王教授五十多岁,带黑框圆形眼镜,气场沉重,瞅了他一眼,接过请假条,道:“到了大学,同学们的社会活动增加是很正常的,但读书是参加社会活动的基础,学生不来上课也是不行的。这里说你加入了唐集中教授的实验室……哦,还申请了一个学校的项目,做了什么?”

    看到后面,王教授的态度明显和缓了一些。

    杨锐放松的道:“做钾离子通道的分子机理的研究。”

    “钾离子通道的分子机理?”王教授复述了一遍,表情变的严肃了,道:“年轻人喜欢做研究是好事,好高骛远可要不得……”

    杨锐一愣,赶忙道:“我已经做出了一些成果,有发表在sci的期刊上。”

    他理解王教授的态度变化,肯定是以为他吹牛了。

    钾离子通道的研究是80年代才开始的,而分子机理的研究通常是一种纵向的深入研究。也就是说,在1984年,钾离子通道的分子机理是生物热点研究中的高难度研究,属于世界性的研究课题。

    在2000年以后,中国科学家参与世界性课题的研究已经习以为常,即使是研究生们,选题的时候也会奔着热点而去,毕竟,热点容易被引用,热点也容易被刊载,想发表论文,这是一条康庄大道。

    但在80年代,中国学者对世界性课题其实是存在畏惧之心的。这其实很容易理解,课题研究是一种竞争关系,尤其是基础学科的论文期刊都是公开的,某个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从而变成了热点,立刻就有无数的研究小组跟进。

    虽然各个研究小组的选题可能不一样,但选题碰撞或者相交叉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在80年代,一般的中国学者根本不敢参与这种竞争,因为不等你把实验做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研究所,很可能已经把论文都发表了,这个时候,花费巨资的热点研究就变成了鸡肋,不能在国外期刊上发表也就罢了,是否继续下去都变成了一个难题。

    中国早期参与的比较有名的生物竞赛,当属人工合成胰岛素。这个研究分解下来,其实就是一系列的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实验。中国集全国之力,在与另外两个外国教授的竞争中终获胜利,耗费不菲,当然,结果是很美妙的,这是中国建国以后,生物界的最强力量,光是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就发表了20多篇论文,堪称优秀。

    可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这次耗资不菲,声势浩大的国际竞争失败了,参与其中的院士、教授们,又会面临何等的政治风险和学术风险?

    而在全世界的科学研究中,类似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大命题是很多的,比如癌症相关的分子机理、靶点等等,都是经久不衰的热点,每年消耗着数以千亿的资金、支撑着数以万亿的产业。

    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80年代的普通学者,既没有好的实验室条件,也没有充沛的经验,更缺乏成熟的团队,敢于参与这种争分夺秒的热点问题的,至少得是唐集中水平的牛人才行。

    不看实验室经费,光看团队成员就能发现差距。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研究所此时已经全是phd的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