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匈奴皇帝- 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谭那边如何?”顿了片刻,袁尚表情微凝,问道。

    “回陛下!”司马懿心底简单措辞,方禀道:“临淄王急奔临淄,正联络旧部,怕是准备动兵了!”

    “朕这个皇兄,果真是不欲安分守己啊!”袁尚语气中冷意阵阵:“殊不知,如今的青州,可不是当年他坐镇之青州了!”

    “派人严密盯着青州,一旦其动兵,各路大军,立刻进行围剿!必须从速,不能使乱事扩大!”一甩袖,袁尚很是冷酷道:“至于袁谭,生死不论!”

    “诺!”

    作为自己最大的对手,袁尚对袁谭是忌惮不已,哪怕他如今胜利了。他本就有“得位不正”的嫌疑,在袁绍尸骨未寒之时,也不敢贸然犯下杀兄的恶举。

    但袁谭一日不除,袁尚就一日难安。问计于司马懿,献上此计。诱袁谭作乱,以大义平灭之。这也是袁谭能在邺都被袁尚牢牢掌控的情况下安然遁出邺都。

    袁尚也不怕袁谭在青州闹出大乱子,这些年,袁谭费心于邺城与袁尚争,而袁尚则在司马懿的建议下悄然于幽、青挖两个兄弟的墙角。袁谭想要籍如今青州与袁尚作对,很不现实。就他一至青州便召唤的心腹大将焦触,暗地里已经臣服袁尚。

    “那些中原士族,既入河北,此前却一直支持袁谭与朕作对!”低着声音,袁尚神色极冷:“如今朕得位,定要好生清算一番!”

    听出了袁尚言语中的意味,司马懿微微摇头,轻声劝道:“于陛下而言,如今大局已定,中原士族已然为陛下之臣,过去的矛盾,陛下当放下了。如今陛下当团结各方势力,积聚民心,稳定国内,共同应对天下大局!”

    司马懿娓娓而谈:“再者,中原、河北士族如陛下双足也,若弃一足,如何正常行路?请陛下恕臣大胆直言,若无中原士族,陛下将以何制衡河北世家?中原士族,人才众多,以臣之见,只要陛下稍施善意,其必心悦臣服!”

    听司马懿剖析一番,袁尚若有所思,沉吟许久,突然抬头看着他:“不知仲达,属于中原士族,抑或河北士族?”

    眼神古今无波,司马懿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埋着头拱手道:“臣只欲为效忠陛下之孤臣!”

    闻其言,袁尚不置可否,淡淡一笑,略带玩味地盯了司马懿一眼。他非庸才,对司马懿这表忠心之言,自然不会全信。

    “仲达,登基大典,朕欲用你主持,如何?”

    司马懿直接仆地推辞:“微臣何德何能,万望陛下收回成命,另择股肱之臣!”

    “仲达不就是朕之股肱嘛!”袁尚轻笑着,两眼一瞥:“那仲达觉得何人合适?”

    “审正南公!”司马懿毫不犹豫答道。

    “启禀陛下!侍中许攸求见!”在袁尚与司马懿交谈甚欢之时,外边传来了宦官的通禀声。

    眼神一亮,袁尚同司马懿对视一眼,嘴角挂着笑容,一挥手:“宣!”

    。。。。。。

    与袁绍差不多时间驾崩的,是楚汉的刘表。在两三年前,在大部分人的眼中,老迈多病的刘表命不久矣,许多人都默默地替刘表掐着日子。

    可惜让很多人略感失望的是,刘表硬是吊着一口气,活了这两三年,于江陵的楚宫黯然逝去。继承人问题,仍旧是楚国的大问题,刘表一死,大将军蔡瑁便矫诏扶了刘琮继位,同时鸩杀房陵王刘琦。

    蔡氏想要籍此掌控楚汉大权,显然是打错了算盘,且其鸩杀刘琦更是昏招,犯了众怒,大失人心。如今的楚国,外边可有着刘备这个手掌重军的“宗室大将”在,不少人都指望着刘备能够拨乱反正。

    蔡瑁掌权后的第一件事,便将目标放到了刘备身上。想当然地下诏让刘备回江陵,同时派人往夏口,欲掌控大军,结果岂能如其愿。

    刘备,在河北至中原,在道荆州,苦心经营十多年,头发都熬得泛白了,终于将迎来他人生的巅峰。这些年,蔡瑁等人的明枪暗箭,刘表时时表露的猜忌,大敌孙吴的攻伐,都让刘备给避过了。

    一直到如今刘表之死,蔡瑁逆举,终于给他一个名正言顺,权掌荆汉的机会。在夏口,刘备祭天,祭刘表,尔后高举义旗,打出“讨逆”的旗号,号召楚汉上下,讨伐蔡瑁。

    刘备显然是筹备充足的,扎根荆襄十多年,积累的实力一下子全数爆发出来,上下响应刘备者众。这些年,楚汉对外,战绩多为负,也就刘备领军时尚能撑撑场面。荆襄仁人志士,亟待一个英主,而刘备显然成了他们的目标。

    而荆、湘两州之郡县,或亮明旗号支持刘备,或缄默不语,就是没有支持江陵蔡瑁者。从一开始,大势便向刘备。

    东面要防孙吴,刘备不敢轻动江夏之军,只领五千军队西向江陵。北面要防曹魏,亲去一手书,让言辞恳切,力求将军文聘以大局为重,为楚汉守御北疆。

    刘备真正动的军队,还是湘州之兵。平武陵蛮,镇守湘州数年,沉积多年的威望一朝利用爆发出来。

    一下让荆襄士族们明白,刘备不止在东面掌控着楚汉最精锐的大军,南面的湘州,一样被刘备暗地了完全渗透了。如蒯氏兄弟,都清楚刘备城府极深,到这个时候,方觉自己依旧小觑了他。

    但东、南之“勤王大军”浩荡压向江陵之时,所有回过味来的荆襄士人,都不寒而栗。人畜无害的刘备,实乃一代枭雄。

    在徐庶等谋臣的策划之下,刘备从举旗始,便定下了以大势平蔡瑁的基调。楚汉周边强敌林立,他要迅速安定国内局势,不欲引发较大的战事。

    蔡瑁连江陵都难稳稳掌握,面对撕破脸皮的刘备,急急忙忙地下诏讨伐之,整个楚汉竟然没有一个响应的声音。枯守江陵,蔡瑁一干人坐蜡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备两面进军。

    从刘表之死,到蔡瑁掌权,再到刘备进军江陵。楚汉局势的风云变幻,牵动的是整个南国,包括中原曹魏与关中的刘夏。


………………………………

第438章 闻声而动

    楚汉突生剧变,半月之间而乾坤颠转,在刘备进军江陵的同时,江左的东吴坐不住了。初闻楚汉之变,建邺的吴王孙权立刻召集文武,大议荆、湘事。

    孙权统治下的东吴,相比于其父兄时代,进攻性虽然弱了不少,但对于长江上游的楚汉依旧抱有巨大而强烈的野心。

    孙权继位的这几年,吴国上下“一片和谐”,孙氏三世君主,也就孙权与江东世家之间的关系处得好。当上下人心皆向孙权,都认同他这个吴王之后,孙权方慢慢地从桓阶、张昭等辅政大臣手中接过大权,亲政。

    以弱冠之年而继位,这几年孙权也表现出了其雄主之姿。最大气者,莫过于尽付军权于周瑜,令其主征伐之事。从进入孙权时代后,东吴的军队就慢慢形成了大都督府统管的水陆精锐与建邺中军两部分。而孙权给周瑜的职衔上加了一个都督中外军事,是把中军的之权亦付之。

    面对孙权付以的巨大信任,周瑜虽然受之,但对建邺的“中央军”没有一点染指的意思。孙权这两年,在军中悄然间提拔了如吕蒙、朱然、凌统、丁奉、潘璋等年纪将校,而周瑜很是配合地辅助其加强吴王在军队中的影响力。

    主臣二人,这两三年间,配合地极其默契。

    孙权与诸臣商议,议了许久,也没商量出个结果。最终还得去信问在外的周瑜。这两年,周瑜亲自出马,率蒋钦、贺齐等将,剿、抚、逼、降山越,历整整一岁,得山民口数十万,尽数迁至东吴郡县屯田。

    简其精壮万五成军,以作南攻之用,这些常年与山林为伴,奔走于穷山恶水之间的山越民,用以南渡山岭而攻交州,确是好用多了。

    在准备充分之后,在周瑜强力推动下,吴国在去岁入秋,发动了对交州的攻略。南面虽有多有不便,山川阻隔,瘴气毒虫肆掠,但突破至交州境内后,打起来,可比打楚汉容易多了。

    周瑜亲自统军,配合着江东将才人杰,岂是兵寡民少的交州所能抵挡的。从庐陵、会稽两郡兵分两路而入交州,自东向西攻,吴军势如破竹,连战连胜,席卷州内。

    苍梧太守吴巨意图抵抗,与蒋钦统率的吴军前锋野战,一战被击灭。交州,基本在士燮兄弟的控制中,而周瑜的打击目标便在士家。

    经过半岁的时间,南海、苍梧、郁林、合浦几郡城邑多数为吴军所占,而对俘虏的士燮兄弟都未杀伤。考虑到士燮在交州的巨大威望,周瑜没有继续动兵攻交趾,他有心劝降之。若能得士燮的投诚,对孙吴在交州建立统治有大利,仅以强兵压之,不利于其长治久安。

    打交州,也是耗费了不少国力的,孙权与周瑜也不欲得到一个糜烂的交州。

    来自建邺的加急询问文书,让周瑜加快了对士燮的逼降动作。给孙权的回复很明确,攻楚。错过了此次,又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有略得荆汉土地的机会。刘备不是个好对付的人,周瑜心里深知,那蔡瑁不过坐死之徒,若让刘备稳定住了楚汉,东吴西进大业,将难上加难。

    而周瑜主张攻取交州,也有两面夹击楚汉的打算,只是未曾想到刘表熬了那么久,说死就死了,来得突然。让孙吴还未平靖交州化为己用,就不得不将重心转向。

    有周瑜的态度在这儿,孙吴再起西征,几乎成为定局。

    。。。。。。

    称霸中原的曹魏,在天下南北风云涌动之时,也面临着一个抉择。

    又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曹操取得南阳十余县,有摆脱了河南雒阳那块大包袱,这段时间着重于“修炼内功”。外无战事,而内部安稳,中原曹魏之发展,一直呈现上升之势。

    而曹操,前不久还在感叹袁绍走得早,甚为感慨。毕竟是“老兄弟”了,袁绍的故去,也让曹操难免生出岁月无情流逝的伤怀。他曹操这些年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也到了知天命之年,两鬓也是灰发丛生。

    不过能喊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老大,心情收拾地很快,迅速将目光投放到河北大地上。遁至青州的袁谭派人传信,欲请叔父曹操出兵“仲裁”,讨伐伪赵帝袁尚。

    这么好的机会,曹操初闻便动心了。然而召集群臣,还未商议出个结果,楚汉的变故也传来了,这下,曹魏君臣纠结了。

    魏国诸臣,分为两派,北上南下,各执一词。曹操也很头疼,河北之富庶,令他眼馋,又怕火中取栗。楚汉也一样,但北军不习南水,且南面局势更加复杂,刘备也不是好与之辈,楚虽乱,一样没表面看上去那般好取利。

    郑重地考虑了几日,曹操还是做出了决定,二度伐楚。不攻赵,还是那个老问题,西有胡夏在,联赵抗夏的国策便不能轻易改变,除非他真的能平灭荆扬,否则最后得利的,绝不是他魏国。

    而此番攻楚,曹操决意真正联合孙吴攻刘,不管战后怎么分赃,先灭了楚国再说。魏使一至建邺,吴王孙权闻之,几乎是一拍即合。至于当年曹操于九江大败孙坚,累吴军损兵折将的旧怨,都被两方默契地忽视掉了,那么“久远”的事情,何须挂怀。

    没过太久,曹操就为没有贸然出兵参与袁赵兄弟之间的斗争而稍感庆幸,那就是一颗裹了层蜜的毒药。

    北边消息传来地不慢,袁谭在临淄称齐王,历数袁尚之“无道”,举旗讨伐袁尚。声势闹得不小,未及三日便被扑平。

    袁尚要的就是袁谭之公然反叛,他好师出有名而击之。动作很快,在司马懿等臣子谋划下,早给袁谭准备好了天罗地网。袁谭一动,雷霆打击立至,尤其袁谭十分信任的焦触的反水,更让他连临淄都未出,便走向灭亡。

    在临淄,发生了一场混乱,而袁谭殁于乱兵之中,不知被哪名小卒取了首级。

    今天就这一章了,争取10章之内完结本书,完全不想再水下去了。
………………………………

第439章 对益州下手的机会来了

    冬春相交之际,冷热交替,似乎总是人抵抗能力最弱的时节。乾德十一年开春不久后,大夏之宜梁公、前宰相、兰氏族长兰稚卒,享年七十又三。

    兰稚也算得上是寿终正寝了,到死之前都没有太大的身体异常,受到严重病痛的折磨。若自南匈奴时代算起,兰稚从伊陵若尸逐就单于,到屠特,到呼征,再到刘渊,货真价实的四朝老臣。

    在刘渊开历史之先河,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助其稳定后方,调节矛盾,释放内部压力,功不可没。侍奉刘渊长达二十多年,也就把持了“相权”二十多年,从匈奴到夏王国再到夏帝国,从无变更。

    对于刘渊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