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匈奴皇帝-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结束。

    赵军士卒分列两侧,袁尚缓缓靠上前来,脚步声响在殿中,抬眼望着那依旧高高在上的天子刘协。

    刘协也淡漠地打量着袁尚,这个被邺都上下呼为“极类赵公”的如玉公子。

    “臣,卫将军,袁尚参见陛下!”袁尚手持利剑,极为冷淡地唤一声,毫无人臣之礼。左右已经彻底撕破脸了。

    “汝是来取朕性命的吧!”刘协声音平静。

    “臣岂敢!董承、吴硕等贼子,矫陛下诏,谋逆作乱,欲害赵公,做下人神共愤之事。臣已领军将之尽数诛杀,陛下安全再无忧!”袁尚微微一笑。手中宝剑翻转两下,剑身上还染着鲜血,刘协瞧得真真的。

    刘协哂笑两声:“天下何人不知,袁绍名为汉臣,实为汉贼!比起董卓、李郭,为恶更甚,浪子野望,篡汉之心,何人不晓?董承、吴等人,虽无旷世之才,却知忠君爱国,不似尔等乱臣贼子。。。。。。”

    “陛下如此说,可伤了忠臣之心呐!”看刘协喋喋不休,袁尚声音高昂,直接打断。

    “还请陛下暂回寝宫,这邺都不知还有多少阴谋叛逆之徒,还需臣去清理!”袁尚轻蔑地盯了刘协一眼:“你们护送陛下回宫,好生给我保护着!”

    “诺!”

    “这大汉江山,终究是要落入你父子手中啊!”这个时候刘协幽幽道:“九泉之下,朕实无颜面见历代先祖啊!”

    闻此言,转身未过半的袁尚立刻回转,厉声喝道:“来人,近身保护天子!”

    见袁尚反应,刘协暗叹,这个袁尚却是不凡。眼中闪过追忆之情,面上露出解脱之色,这些年他太累了,负担太重了。从袖中取出两粒药丸,一看便明了,那是毒药。在发难之前,刘协便准备好了,他其实对成功也没抱太大希望。不成功,便成仁,如是而已。

    温柔地看了董氏一眼,在疾步奔上来的赵卒到达之前,吞了下去。

    毒药,绝对是剧毒。殿中众人,包括袁尚,就眼睁睁低看着刘协,痛苦地挣扎两下,发出几声痛苦的呻吟,伏于御案上,亡了。大汉天子,哪怕是傀儡,就这么驾崩了。

    袁尚稍显无措,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刘协竟然变得如此刚烈。旁边的董皇后大声呼一声“陛下”,悲切地痛嚎一声,拾起剩下的一粒药,就要吞毒而亡,她清楚,那是刘协为她准备的。

    在旁士卒欲阻止,被袁尚挥手止住了。董皇后含泪吞毒,迅速地步刘协后尘而去,二人同案而亡。

    “公子!陛下与皇后,都亡了!”让人检查了检查尸体,亲兵低声道,语气显得有些慌张,那是毕竟天子啊。

    “先行收殓起来,等父亲归来处理!”袁尚语气严厉对左右命令道:“今日之事,严格保密,不准对外泄露分毫,违者杀无赦!”

    想了想还不保险,但见入殿者不过数十人,又吩咐道:“汝数十人,近日先委屈一下,先行寻一宫室居处,不得与外联系!”

    “诺!”

    悄悄地,袁绍唤来亲卫统领:“找些未见天子之亡的将士,将那数十人看住!”

    刘协与董皇后的尸体被悄悄收殓,消息被严密封锁,外人根本无从得知,大汉天子亡了,大汉的天要变了。

    带人缓缓踏出宫门,袁尚面无表情,脚步沉重,似乎刘协的死带给他的影响。但在眼神深处,却有淡淡的兴奋色彩闪动。刘协既死,大汉无主,那袁绍是否可趁机登基为帝。

    像之前有人上书晋位赵王,如今可直接越过了。比起赵公之子,袁尚更希望成为大赵皇子,或者说大赵太子,这是他期待许久的了。

    第二日,文丑领军先行回邺,此时的邺都已经渐渐稳定下来,在审配等重臣的主持下,邺都的秩序缓缓恢复,逃散的士民,也陆续回城。不过经此变乱,整个邺城暗流涌动。

    袁尚自觉刘协之死,旁人无从得知,却不知,在邺都的世家重臣中,已经有不少人得悉此消息。邺城,在动乱平息后,依旧暗流涌动,比之前更甚,只等袁绍回都,爆发出来。


………………………………

第381章 汉祚之亡

    终出太行,复归冀州,得知袁尚已然控制住了邺城局势,袁绍开始控制着行军速度,他要想好怎么处置那不安分的天子刘协。

    经此变乱,他袁氏这汉贼的身份怕是要坐实了,袁绍对此有所预料。终究是天子,名分在那儿,大义在那儿,不好处置啊。

    “赵公,邺都急报!”来自邺城袁尚的密报再次呈于袁绍案前。

    袁绍几乎是惊坐而起,将手中信件轻轻放下。

    见袁绍脸色大变,在侧的赵臣也是一惊,邺都出现那般状况都未见袁绍有如此表情,如今是什么情况?

    “赵公,是否邺都又出现什么变故?”

    “皇帝,驾崩了!”袁绍寥寥几字,令众臣都惊骇不已。

    “在座的都是孤之心腹重臣,孤也不瞒诸位!”袁绍心态似乎恢复地很快,眼神清明,将详情解释一遍。

    “还请赵公速速回都!”许攸当即请道,眉宇间含着些许兴奋。

    事实上自邺都之乱传到他们这些人耳中后,私底下早将局势推演过无数次了,就是刘协死了,也不是没想过。在许攸看来,天子之亡,也不过尔尔,当今天下,礼乐崩坏,天子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诸侯霸世,称帝、称王也已成为平常之事,韩遂那地不过二郡,民不过十万的小军阀也敢称公了。似许攸等人,这些年多有期待袁绍称王、称帝者,他们都迫切地想要成为从龙之臣,成为新朝之高官重爵。

    如今赵之强敌,唯夏与魏。北方大战方休,各国亟待修养,未来数年局势会再次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至多有些局部争端。袁绍称帝,并不惧汉室余威,些许后遗症已经足以镇压了。

    对许攸等人的想法,袁绍怎会不知。他自己都时时期待者,将袁氏升级为天家,也是袁绍的夙愿。

    “传令下去,再加快速度,回都!”袁绍表情莫名,沉声吩咐道。

    天已经开始飘雪了,冒着寒风,袁绍领军回邺,带着些许忐忑与热切。

    。。。。。。

    乾德四年已经过去了,冬意渐渐褪去。持续数月,席卷数州诸大势力的大战,已然告终。胡夏、袁赵、曹魏、刘楚,包括孙吴,都罢兵。

    最寒冷的节气已经过去,大战的创伤还需夏国上下缓缓恢复,但此时的大夏帝都长安,气氛却稍显活跃。所有人,都在筹备着不足半月的上元佳节。

    “未曾想到,这汉天子刘协,竟然如此刚烈!”在宣室殿中,刘渊对殿下几臣感叹道。

    脑中回忆起当年那个阶下之囚,刘协长什么样子,都有些模糊了。

    邺都之乱,在刚刚过去的岁末,可是好生吸引了一波天下人的眼球,各方势力都密切地关注着局势发展。刘协给袁绍造成的麻烦,令人惊讶,袁氏快速扑平他,也没有出人意料。

    汉帝之死的消息,终究是捂不住的,各种事变前后的版本亦轰传天下。大汉又将迎来变局,这是有识之士,心里明了的。

    刘渊得到的,自然是最接近事实的版本。

    此时宣室殿中,多为汉臣,李儒、贾诩、蔡邕、崔烈、种邵、卫凯、法衍、郗虑等三省官员,皆在座。

    蔡邕、崔烈几人,神情之间似五味杂陈,表情很复杂,尤其是种邵。刘渊无意地瞥了其一眼,心中冷哼一声,这种邵,降夏多年,还偶尔表露出对大汉的同情。以往刘渊是不在意的,可如今,心思开始慢慢变化了,面对这等心系“前朝”的人,他开始有清理的想法了。

    “这刘协,多少岁?”看殿上诸臣反应,刘渊左右张望几眼问道。

    “回陛下,怀帝生于灵帝光和四年,至陛下乾德四年,年十八!”刘渊的“宠臣”郗虑此时主动禀道。

    刘协的后事,袁绍已经处理完毕,谥号怀。

    “与朕三位皇子年岁倒是相仿!”刘渊再叹:“只可惜,生不逢时啊!”

    见刘渊这对已故汉帝流露出的些许赞叹,诸臣都不作话,这实际上是有些无聊而作叹。

    “刘协既死,大汉无主,诸位爱卿觉得,接下来袁绍会怎么办?”刘渊终于提到正题。

    说到此事,观诸臣表情,看起来都有想法。

    纳言李儒抚须道:“怀帝有诸幼子,或扶持其一为儿皇帝,继续摄政;或直接称帝,代汉!”

    “文优觉得,袁绍会作何选择?”刘渊淡淡一笑。

    “不论袁绍如何选择,经此一变,大汉之国祚必然消亡,被袁氏取代是迟早之事!以臣料,邺城那边,不久便有消息传来,陛下只需安等便可!”李儒应道。

    “汉祚亡了!”刘渊表情平淡低语道:“从朕当年入长安始,就已经亡了!”

    。。。。。。

    在长安上下,准备欢庆上元时,在新岁到来之际,邺都正在恭贺新帝登基。袁绍回邺,将都城上下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洗,最后忠于大汉的力量,几乎全数被毁灭。

    其后,袁绍否决诸赵臣篡汉称帝的建议,立怀帝刘协幼子刘冯为皇帝,晋位赵王,秉政天下。

    在大多数人觉得河北风波将止,邺城局势将复归平稳之时,波澜再起。

    一众臣子联名上奏,请袁绍登基称帝。与之前的不同者,此次为汉帝主动禅让。就那不满四岁的刘冯,也被教会亲请禅位赵王袁绍。

    此次,袁绍的态度暧昧。一辞,再辞,三辞!

    其后,袁绍难拂众意,很是“无奈”地接受禅让。

    袁术,在皇宫中喂了数年的马,邺都之乱时逃了出去。袁绍归邺,赦免其罪。这这场禅让劝进风波中,他代表着袁氏宗族,出了大力。

    汉建宁六年正月,在刘冯登基不足十日后,便“主动”禅让于赵王袁绍。

    袁绍于邺宫大殿登基称帝,建大赵帝国,改元建武。

    大汉正统,自此宣告灭亡。

    邺宫大殿之上,一片庄严肃穆,百官着崭新朝服静立,袁绍身着他渴求多年的华丽帝袍,登顶御阶。

    听着大殿内外,山呼陛下之声,袁绍心情极其振奋。


………………………………

第382章 诸国时代

    邺宫内外,除了少数人心里默默滴血外,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新朝之立,满是新气象。从汉臣到赵臣身份的转变,袁绍的臣子们很是适应,加官进爵,摇身一变,没有丝毫不谐。

    殿上饮宴,群臣相和,其乐融融。

    觥筹相和间,袁尚瞥了眼回都的袁谭与袁熙两个兄弟。袁绍一登基,这等大事,出镇青、幽多年的二人回邺很快。袁尚心知,这是来争太子位了,就是那一向老实低调的袁熙,只怕也存着这心思。

    袁绍称帝改元,诸子皆封王。袁谭为临淄王,袁熙为广阳王,袁尚为安平王。曾有流言出,袁绍本有意立袁尚为太子,只是为郭图、许攸、荀谌等人所劝阻,遂罢,改封安平。

    不管流言真假,袁尚心底对许攸等人心有忌意。赵国之立,是以往袁氏宗族为基础,辅以中原、河北世家势力而成。而许攸、郭图、辛评等来自中原的士人先天的便联合在一起,纵使内有龃龉但在面对河北世家势力时,是一直对外的。

    袁绍的统治基业为河北,对审配、逢纪等人而言,来自中原兖豫如许攸、郭图者,这些外来者,完全是来攫取他们的利益,分薄他们的权力的。

    在袁绍臣下,中原、河北士族势力的对立,事实上早就有所体现,只是之前一直为袁绍所压制。但随着赵国建立后,这矛盾实则已经慢慢尖锐起来,随着赵帝国的建立,更显剧烈。最直接的体现,该是将来袁赵内部的储位之争。

    审配等人支持袁尚,那郭图等人毫不犹豫地支持袁谭,尤其以郭图态度最为鲜明,“立嫡立长”这个旗号,在哪里都是有市场的。

    心思百转,举爵示意二人,遥敬一杯。袁熙“受宠若惊”赶紧举杯相应,袁谭则摸了摸自己的小胡子,严肃着脸扫了袁尚一眼,一饮而尽。其后偏头与郭图、辛评交谈,时而瞄袁尚一下,似乎在向他示威。

    在殿中,也有袁术一席之地,不过略显格格不入,对于这个有“前科”的袁氏嫡子,旁人并不敢太过亲近。

    “皇叔!”袁尚风度翩翩地靠近,对袁术一礼:“尚,敬皇叔一杯!”

    袁绍称帝建国,袁术臣服于其脚下,对这个与自己争袁氏主导权,争了几十年的兄弟,袁绍表现出了自己的“大度”。封爵汝南王,甚至有意委任其为宗正,连有人那袁术之前的“逆举”说事,也不顾忌。

    袁术看了袁尚一眼,看他满脸的亲切之意,淡淡一笑:“显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