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到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纨绔到底-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绍京与魏知古都同意姚崇入朝,让张说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现在唯一之计就是联合刘幽求,与钟绍京、魏知古二人相抗衡了。

想到这里,张说看向了刘幽求:“刘相公,这姚崇是很难相处的主,若他回来了,恐怕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你不会也同意他入阁拜相吧?”

张说的话说的很明显,姚崇若是回来,你刘幽求也没有好果子吃,你得掂量掂量。

听了张说的话。刘幽求心中也很是矛盾,看着张说一脸的恳求,他想起了姜绞前日与他说的话:姚崇入朝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是他张说能挡的住的,不管是姚崇还是张说在,反正你都不可能做首辅宰相了,还不如给姚崇卖个顺水人情。也杀杀张说的威风,他骑在我们头上拉屎拉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想到这里。刘幽求微微一笑道:“关于这姚崇入朝一事嘛……”

刘幽求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张说一见便急了,他赶忙追问道:“你到底是什么意见,快说呀!”

看张说一脸猴急的模样,刘幽求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他不急不缓道:“我认为魏阁老说的对,我们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而坏了陛下的宏图大计,我同意姚崇回来。”

张说一听,不谛于五雷轰顶。姚崇一旦入朝,那自己的首辅宰相肯定是没戏了。

张说不说话了,钟绍京却不依了,他问道:“张阁老,我们都说了自己的意见,就差你了,你是个什么意见。也说来听听!”

张说见此情景,知道自己一个人也扛不住了,他叹了口气道:“你们都同意了,那我还说什么呢?我马上回禀陛下,就说宰相们已经集体同意姚崇回朝了。”

当李隆基听到了政事堂宰相议事的结果,终于松了口气。

同样松了口气的还有李陶。他得知了这个消息后,迅速找来裴岳道:“马上安排,我要见赵朗真!”

就在李陶与赵朗真见面的第二天,赵朗真飞马离开了长安,看他脸上兴奋与凝重的神色,就知道他的身上肯定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

在大明宫西侧的建福门外,姚崇依例将他煊赫的仪从与精壮的卫队留在了下马桥外。独自一人坐上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皇上恩赐的步辇,由四名千牛卫的侍卫抬着进了大明宫。

姚崇没有让步辇径直向北去政事堂,而是向东来到了含元殿前。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左、右金吾杖院,东、西朝堂,向皇上进言、告御状的肺石、登闻鼓,还有姜皎他祖父监造的那两座精巧绝伦的钟楼和鼓楼。有变化的只是人,这里已经没有武太后一朝人人自危,朝臣由于失眠而面色青黄的恐怖气氛;也没有中宗皇帝以至于到太上皇当朝时人人都以为可以夤缘侥幸,只要胆大、有钱,高官便可唾手而得的浮躁。

不过,姚崇也敏锐地察觉到,朝堂前聚集的数百名衣紫、衣绯的大臣们如一群群漫无目的的蜉蝣,毫无生气。

姚崇暗道:陛下没有经验,不知道在目前混乱的局面下如何措手。但典守者难辞其责,当朝的宰相们让大唐失去了努力的方向,这实在是让人难以容忍。不过,我回来了。有我在,不愁没有你们的事干。当然,在这里面混饭吃的庸才们,我都会把你们赶出长安。

“姚老,请上坐。”在中书令张说率领下,众宰相对姚崇表示出热烈的欢迎。

“这怎么可以?”姚崇向众人叉手为礼,道:“朝廷体制所关,咱们谁也不要客气。依礼还是张相公上坐。”

众人方才坐定,忽见厚重的木棉门帘一挑,进来一位面目清秀,身手便捷的宦官。此人宰相们全都识得,他是陛下的亲近之人高力士。

“皇上有旨。”见众人跪倒在地,高力士朗朗道:“传陛下口谕,姚崇兼任中书令兼兵部尚书,张说改任中书侍郎。中书、门下即刻写旨上来。”

“臣谢恩。”这一点也不出人意外,陛下是不会让姚崇位居资历尚浅,而且比他年少十几岁的张说之下。

“姚相公,恭喜了。”高力士虽然年轻,但很会应酬。

“多谢,日后怕是还有让内相多辛苦的地方。”姚崇与高力士打过几次交道,彼此印像颇深。

“姚老言重了,小人该当效力。”

姚崇与高力士这番大有深意的应答很是让张说不舒服。以往张说对高力士没少应酬,但高力士却从来没有过这等恭敬神态。

这时,刘幽求一把拉住高力士的手臂,将他扯到一边,轻声道:“前几天西市上刚来了一伙波斯胡,那幻术变得当真是神乎其神。后天休沐咱哥俩去瞧瞧?”

高力士小心地瞟了一眼端坐在一旁展读公文的姚崇,又看了看低着头想心事的张说,口中道:“当然,陛下那里要是没有事情,我一定奉陪。”

高力士的声音比刘幽求要高得多,至少姚崇与张说能听得清清楚楚。

……

四百二十三章夜劝姚崇

深夜里,姚崇府邸的书房内,李陶正与姚崇面对面站立着。

姚崇打量着身穿黑色夜行服的李陶,哭笑不得道:“蓝田王,你好歹也算是皇亲重臣,竟用如此方式进入我的府邸?”

李陶一边大大咧咧坐下,一边笑道:“老姚,现在是多事之秋,我不想给你惹麻烦,不得已才出此下策,你也莫少见多怪了。”

待姚崇也坐定后,李陶直接问道:“老姚,你最近的日子不好过吧?”

姚崇叹了口气道:“岂止是不好过,是很难过。”

从表面上来看,姚崇在政事堂中占据了领袖的地位,张说与刘幽求也没有与他一争高下的表示。但是,如果没有全体宰相的合作,姚崇再有本领,皇上对他的支持再多加几分,他的权力也只能表现在政事堂中,而不能贯彻至全国。

问题的关键是,刘幽求是李隆基的大功臣,而张说进入政事堂要比姚崇早的多,要把他们两个弄出政事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他们自己并不是没有给姚崇这样的机会,关键在于姚崇做还是不做。

对刘幽求容易处理一些,因为这个人没有处理政事的能力和经验,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理由。

事情的关键在于张说。驱逐张说出京,虽然会显得姚崇心胸狭窄,但对姚崇与皇上非常地重要。

李陶听了笑道:“其实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办。”

姚崇一听便知道李陶有办法了,他兴奋地刚要张口,却听李陶突然又转了话题:“老姚,营州的你事打算怎么办?”

听到这话,姚崇有些气馁地放下了手中的镶银木箸。“皇上对营州的事下了大决心,如果再强谏怕是要伤皇上的自尊了。”

营州地处大唐与奚、契丹三国边界相接之处,最初大唐设有营州都督镇抚奚与契丹,则天皇帝时,营州都督赵文晖治边失政,营州被奚与契丹攻陷了。从那以后。营州名义上归幽州都督府下的渔阳郡代管,实际上已经是废城一座了,只是偶尔有些大漠上的马贼把那座废墟当作临时的窝点。

去年年底,有人盛传奚、末曷等边族不堪契丹的欺凌,欲投降大唐,只因大唐不肯重建营州,布置军队以为他们与契丹之间的屏障。他们不敢有冒然的举动。支持此种说法最力的人就是现在深受皇上赏识的薛讷,他上书朝廷。请求进击契丹,复置营州。

李隆基这几个月来被他自己恩赐给姚崇的权力约束得有些个不耐烦了,对这种天降机缘,他绝不肯放过。更何况冷径一战大唐损兵折将,这笔帐还没有和粗野无礼的契丹人好好算一算。

然而,姚崇非常清楚,营州地处荒漠,少水无草,把几万军队放在那个地方。单是辎重的转运就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

“蓝田王,你怎么看?”姚崇想听听李陶的想法。

李陶笑道:“营州的事固然重要,但老姚你要想大有所为,就必须要争取到陛下最大限度的支持!”

姚崇皱眉道:“难道我反对重置营州,陛下就不支持我了吗?”

“老姚,大唐经过了几十年的女主统治,终于有了一个英明之主。帮助皇上建立威信是你首要的责任。是不是要重建营州那是一两年以后的事情,但近来契丹人不断侵扰大唐边境这是事实,此时出兵征讨,也不能说是出师无名。”

“那蓝田王认为,此时出兵契丹,能有多少胜机?”姚崇死死盯住李陶不放。

“此战必败!”李陶很肯定。便他又道:“在我看来,内政重于外患,我听说最近外边有很多传言,你也不应该小觑呀!若是一旦君臣失和,实非国家之幸。”

“蓝田王,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让我想想!”看来李陶的话对姚崇大有触动。

近来姚崇忙于应付各种杂乱的事务。却忽视了对李隆基的重视。李隆基目前虽然是一如既往地对姚崇的各种主张全力支持,但似乎在感情上有了不应该的疏远。李陶的话中隐含着一个重要的观点,这一点他本人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李隆基本人才是推动朝政改革的最大动力,没有他,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为皇上竖立威信,把他塑造成一个真正的中兴之主的形像,也就会很自然地堵住了京中正在盛传的姚崇揽权,架空皇上的谣传。

“蓝田王,我明日就去见陛下,同意对契丹发兵。”姚崇思忖良久道。

李陶拍着姚崇的肩头道:“老姚,明日我同你一起去,你既然做出了让步,我也不能让你空手而归,看着吧,我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

姚崇还没有大吃一惊,李隆基先是大吃了一惊。

当李隆基听了李陶的话,不由地瞪大了眼珠:“什么?姚阁老同意了?”

在李隆基看来,姚崇是不可能同意自己出兵意图的,他好不容易才将姚崇请出山,不想用强迫的法子逼姚崇同意自己的想法。这些天来,李隆基一直在为此事而闷闷不乐。今天突然听李陶告诉他,姚崇同意出兵了,让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我怎么会骗三叔呢,不信你问老姚!”李陶说罢指了指一旁的姚崇。

李隆基看向姚崇,姚崇点点头:“微臣考虑再三,同意陛下出兵了!”

李隆基一听姚崇这话,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对李陶跃跃欲试道:“陶儿,你是懂兵之人。姚阁老说此次出兵会失利,你怎么看?”

李陶毫不犹豫给李隆基泼了一盆冷水:“必败无疑!”

“啊?”李隆基愣在了当场,好半晌他才怔怔道:“既是如此,你们还……”

李陶向姚崇使了个眼色。

姚崇会意,他对李隆基道:“陛下,大唐军队已经到了不整顿不可的地步,而要整顿军队就必须找出其弊端,要真正找出让军队强大的法子,就必须在实战中去寻找,这是我们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既然迟早都要付这个代价,那还不如就放在此次。”

四百二十四章人事变动

李隆基意气风发道:“我准备御驾亲征!”

姚崇摇头道:“陛下,我虽然同意了此次出兵,可现在朝堂之上还有许多比这更重要的事情,陛下切莫本未倒置了。”

李陶也劝道:“是呀,三叔,我们的本意是从实战中真正找到大唐军队的薄弱之处,若三步叔亲征,那很多弊端就无处可觅了。再说了,我与姚阁老都预测此次出兵必败,三叔若是御驾亲征,这会对士气打击极大!望三思。”

“这可如何是好?”李隆基眉头紧皱。

“三叔,要不让我替你去吧?”李陶在一旁道。

“你?”李隆基脑袋飞速地运转,良久,他定下决心道:“本来的是准备让薛讷领军的,既然陶儿你愿意去,那就由你挂帅,让薛讷做你的副手!”

李陶笑着摆手道:“三叔,你想哪里去了。我的意思是以校尉的身份,参加此次战役。至于大军,还是由薛讷来领吧!”

“这?”李隆基有些犹豫,李陶对自己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若李陶有个什么闪失,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李陶劝慰着李隆基:“三叔,你放心,我可不是一个人去打仗,还有一好多人陪我一起去呢,若事不可为,至少逃命还是没有问题的。”

“好多人?”李隆基没有听明白。

“三叔,你忘了潞州的那些童奴了?”

“你的意思是!”

“没错,我以潞州团练的名义参战,肯定没人知道。”李陶胸有成竹道。

“那陶儿,你可一定要活着回来呀!”李隆基道。

李陶笑道:“三叔,我知道了。在我走之前,还有一句话想与三叔说一下!”

“陶儿,你说!”

“三叔,你要想让大唐强盛起来,就必须要给老姚创造一个可以一展身手的环境。”

“你是指张说与刘幽求他们?”李隆基问道。

李陶点点头。

“陶儿,你说的是。可是他们都是有功之人。若没个合适的理由,恐怕……”

李陶伸了伸懒腰道:“既然我也要走了,那就再为三叔做一次贡献吧!”

说罢,李陶将自己的计划原原本本说与了李隆基与姚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