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姐-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典瞧着李月姐那笑容,便有些失神,回想起来。李家阿姐可鲜少冲着他笑,以前不是凶他就是教训他,再就是叮嘱,如今才发现李家阿姐笑起来也挺好看的嘛,想着便不由的抓了抓头,一边一个侍卫便瞪眼过来,显然怪他失礼。 

    李月姐只得横了他一眼,郑典这才规规矩矩的立着。 

    “宣郑典。李氏进见。”这时,门开了,一个侍卫出来道。 

    李月姐便低垂着头。跟在那侍卫后面进了内堂。眼角首先就看着坐在一边位置上的二王爷和七王爷,另一边首位上是一个六十来岁的男子,她听郑典在外面介绍过。应该就是此刻的钦差申大人,他的下手坐的正是通州府正堂陈宇陈大人。 

    至于正前高坐的那位,李月姐没敢抬头看,只是紧了几小步,到得跟前,跪拜后三呼万岁。 

    “让你带的东西带来了吗?”一边二王爷问话。 

    李月姐连忙从怀里拿出那本河工笔记,一边一个侍卫接过,然后递了上去。 

    一时,屋里一丝声响也没有,只有上座那位翻看书页的声音。 

    “嗯,这位李相公倒是个干事的人,可惜了……国家失了一位可用之才啊。”过了好一会儿,李月姐便听到皇上低沉的声音。 

    “谢皇上,家父能得皇上赏识,便是在泉下也会倍感欣慰的。”李月姐复又跪下道。 

    “那这么说杨东城用李墨易做河工总甲也是有情由的。”这时皇上又道。 

    “吾弟虽年幼,但自小跟着我父,也颇学了一些河工之道,后又跟在工部大人们后面学习,于河工之道更是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疏忽,民女这里还有一本河工笔记,乃是出自吾弟之手。”李月姐这时又从怀里拿出一本河工笔记。 

    “哦,递上来我看看。”皇上微微有些诧异道,一边那侍卫听命,便又接过李月姐手上的河工笔记,递了上去。 

    李墨易的河工笔记记的一丝不苟,内有学习心德,更有一些对河道事物的记录,皇上看了微微点头:“倒是个有钻劲的,颇有其父之风啊。你起来吧。” 

    李月姐谢过,起身站在一边。 

    屋里又静了,显然都在思考着溃坝案的事情。 

    “申大人,陈大人,你们二位对此次柳洼溃坝案怎么看?”这时,皇上问道。 

    “由之前审问的案情来看,实乃天灾。”申大人起身回道。 

    “虽是天灾,但柳洼河坝建成不到三年,而且之前李墨易所说,他建那河坝时本就是按五十年一遇的水灾来建的,按此,河坝就不应该溃坝,可最后还是溃坝了,本来可以挡灾的河坝最后却没起到担灾的作用,这说明什么?这更说明这河坝有问题,至于河工笔记,它只能证明李墨易有担当河工总甲的能力,却不能证明在这河坝上他没有偷工减料。”这时,那通州府正堂陈大人道。 

    他这一翻话,在座的人都皱了眉头,细分析一下,却是有理啊,按这河工笔记上所说,李墨易是建了一道能挡五十年水灾的河坝的,最坏的打算在当初就已经考虑进去了,如果物料没有问题的话,那就不存在溃坝的事情啊,可如今的事实却是溃坝了,这不得不让人更加的猜疑,这河工笔记,虽然解释了杨东城的用人问题,但反而更让人觉得河坝有问题了。 

    李月姐在边上听得大急啊,若这么一下,那自家墨易没罪都没成有罪了,最后狠了狠心,又走了出来,卟嗵一声跪下道:“启禀皇上,溃坝之事,实另内情。” 

    她这话跟炸雷一样惊醒了众人。 

    “李姑娘。慎言。”那二王爷瞪着李月姐喝道。 

    “哦,什么内情,说来听听。”皇上这时又打量了李月姐一眼,语音低沉的道。 

    “溃坝之事非天灾乃是人祸,是柳洼周家用炸药炸开了河坝,才至使此次柳洼水患的。还请皇上为干河渠两岸的百姓主持公道。”到得这时,李月姐反而豁出去了,整个人拜倒在地上道。 

    “抬起头来,说是周家炸坝,你有何证据?”皇上喝问道。声色俱厉。 

    李月姐这时才抬起头,看着主位上坐着的皇上,一身明黄。让人不敢逼视,尤其是此时,一脸厉色,让李月姐也不由的吞着口水。 

    而周围所有的人都呆了,俱是满腹疑问,只是皇上在问话,没有充许,谁敢插嘴? 

    舍得一身剐。李月姐这时反倒淡然了,从怀里拿出那几封信道:“我堂妹是周家长媳,这是她临死前留下的几封信。皇上看过自有分晓。” 

    “呈上。”皇上一脸阴沉的道,此事若真是人为炸坝的话,那真就是太可恨了。 

    一边侍卫不待皇上招呼。连忙上前拿过李月姐手上的信,恭敬的呈上。 

    屋里再次没了声音,但气氛却十分的压抑,让人有一种呼吸不畅的感觉。 

    “令人发指,令人发指……”咣当一声,桌上的茶杯被砸到了地上,碎成片片,皇上一脸铁青。 

    “皇上稍怒。”所有的人都跪了下来。 

    “都起来吧,老二,你几封信你看过了吗?”好一会儿,皇上突然冲着二王爷问。 

    “儿臣未曾看过。”朱二有些狐疑,不知父皇为什么突然这么问。 

    “那也看看吧。”皇上说着,便让一边的侍卫将信递给朱二爷。 

    朱二爷看过之后,那脸便阴沉了下来,终于明白父皇为什么这么问了,李月姐明是告周家,实则却是告太子,而父皇定然认为是他假借李月姐之手在背后操控了。想着,那眼神便如刀似的刺过李月姐最后瞪着郑典,冷哼一声。 

    李月姐死垂着头,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对于这种情形,她多少有些料到了,而她不告诉郑典也是有这方面的顾虑的。 

    这事情,如果告诉郑典,郑典肯定要禀告二王爷,可目前的情形是,二王爷已经就赈灾银的事情告了太子一状,太子之位已经不保了,若是这时,再告溃坝之案,这就是要太子的命了,那样二王爷在皇上的面前就会落得个兄弟凉薄的印象,为皇上所不喜。 

    亲亲相为隐,到了这时,若是这事叫二王爷知道,他定然会把事情压下的。 

    可是李月姐却不能不告啊,其一,墨易身陷其中,她要还墨易清白。其二,干河渠边上的累累白骨,常让她恶梦连连,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便是家里人今后的安危啊。 

    这几天她想的很多啊,金凤和小囡儿最后为什么没有撤走,这几封信是如何落到金凤手上的,她不了解内情,但却不能保证周家最后不发现这几封信的事情,由此次炸坝可见,周家的狠毒更胜于前世,她不能不防啊。 

    所以,这状一定得告,即使是会得罪二王爷,她也不退缩,不过,郑典怕是要因为自己而被二王爷怪罪了。想着,李月姐便侧脸看了郑典一眼,这小子这会儿正一脸又气又急的瞪着李月姐,显然气李月姐这么重要的事情不事先告诉他。 

    李月姐抿了抿唇,又低下头,反正只要典小子不负她,便是上天入地,她陪着就是。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太太



   “老二,这件事情,既是你的人提供的证据,那此事就交由你配合申大人和陈大人去查吧,查清之后,所有涉案人员,绝不姑息。”这时,皇上又冷哼着道,然后一挥袖子,带着人离开了。 

    屋子里的人连忙相送,却被皇上伸手阻止了。只得回屋里继续坐下。二王爷拧着眉,薄薄的唇紧抿着,神色十分的板正,此刻却是一言不发,他不发话,朱七爷也闲闲的坐着,一副郎当样儿,只有李月姐和墨易仍然跪着。 

    申大人和陈大人虽从李月姐的嘴里知道周家炸坝之事,但对于信的内容却并不知晓,再看二王爷此刻如此神色,都是官场成了精的老狐狸了,哪里会猜不到那情怕是另要内情,要不然区区一个周家,又哪里值得二王爷亲自出手,又如何能让二爷这般慎重。 

    “二王爷,不知下官可否看一下证物?”到底陈宇陈大人年轻些哪,城府不够深,先开口了,一边的申大人一手轻轻的摸着有些花白的胡子,让人看不出他的心思。 

    听到陈大人的问话,朱二才抬起头,朝着一边的朱七爷撇了撇头,朱七爷便拿过那信,递给陈大人,陈大人接过细细读着,申大人也凑过头,两人一起看信。 

    看完之后两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明白了,这事牵涉到太子,他们怎么查?显然的,虽然皇帝说是让二爷配合他们查,实则却是让他们配合二王爷查。 

    只是······ 

    此时那申大人又抬眼看了看仍跪着的李月姐心里却在思量着这事倒底是不是二王爷在背后操控,还是仅仅只是一个巧合? 

    皇上登基的晚,再加上这两年旱灾水灾不断,朝廷又各种积弊日深,国库空虚,皇上是忧心如焚,再加上后宫美妃日日缠绵,那身体便是每况愈下,于此皇子的争斗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因此,这事若说是二王爷在背后操控那也在情理之中,但申大人又觉得若真说是二王爷操控,那手段又太赤果果了,不象是二王爷的办事个性,据他所知,二王爷明面上行事板正,刻薄,但绝不蛮撞,因此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将事情捅开应该是暗地里跟太子沟通,然后由皇上裁决,这才是二王爷的行事手法。 

    而现在这种情形,皇上等于被逼到台面上了,太子亦没有了退路,二王爷更将承担一个兄弟不恭之名,而天下人都知道,皇上当太子四十几年,最重的就是兄弟情谊,登基以来对同宗兄弟甚厚,那么,此事若真是二王爷布局那二王爷反倒会因此失了圣心了,那绝对是得不偿失的,毕竟,太子也早失了圣心,谁都清楚,太子被废那将是迟早的事情,又何须多此一举呢,倒不如背后卖个巧压下这事暗里处理,全了兄弟情谊。 

    所以由此来看,申大人倒觉得此事或许并不是二王爷所为而是这位李姑娘自己的主意。 

    说起这位李姑娘,申大人虽然从未见过面,但却是久仰大名啊,当年贿举案,正是她的出头,才让他们江淮仕林逃脱灭顶之灾,而今这溃坝案要是结了,怕是要掀翻一个太子,不得了啊。 

    只是很显然的,这事情对二王爷来说却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啊。 

    “那二王爷,本官二人就先去查查周家。”二王爷明显心情不好,申大人和陈大人便告退下去查案去了。 

    “二爷,七爷,若是现在没什么事,小的就先带月姐儿回家,再来听候两位爷差遣。”等申大人和陈大人离开,郑典这时才一脸恭敬的上前道。 

    “你这小子,怎么?想溜啊,没门,说,这信的事情,你知不知道。”一边朱七爷瞪着眼睛,抬腿朝郑典踢了一脚。 

    “知道啊,这我哪能不知道呢。”郑典也不躲,生生的受了朱七爷一脚,却仍一脸嬉笑的道。 

    “七爷,这事不关郑典的事情。”李月姐在一边急了,磕着头道,她不能让郑典替她受过。 

    “行了,你打这小子干什么?他们也没做错。”二王爷这才回过神来,横了朱七一眼,然后扫过郑典,最后那眼光落在李月姐身上,他可以肯定郑典是不知晓的,要不然,以那小子的脾性,不可能不告诉他。而今郑典这么说,显然是怕他责罚李姑娘,他倒是料差了,本还以为这两人之间,没什么情份,倒没想到,这小子倒是挺维护那李姑娘。 

    只是这李月姐胆大的很哪,又实在有些不安份。 

    “好了,你们回去吧,这事情以后也不要再多问了,自有朝廷做主,郑典你回去好好为你老太守孝,至于你,李姑娘······”朱二说着,深深的看了李月姐一眼道:“回去好好读读女诫,好自为之吧。”朱二摆摆手道,然后背过身,再也不理会两人。 

    “是,民女回去一定好好读。”李姐战战兢兢的回道。 

    惊的一身的冷汗,才有些发抖的站起来跟着郑典离开了御史衙门。 

    “你说你这女人,你想找死不成啊,这么重要的事情不跟我说,你知不知道,刚才若是惹恼的皇帝,直接就将你拉出去杖毙了。”出得大门,郑典一摸额上的汗,就扯着李月姐跑的飞快,连跑还边吼着,一脸的气急败坏。 

    不一会儿,两人就到了郑典在运河边搭的那木屋里。 

    “有些事情总是要做的。”李月姐喃喃的回道,背上一片冰冷,但那心却终于安定了。 

    “要做那也要看怎么做啊,你当我死人哪。”郑典跳着脚。 

    “哪有,你现在不是活蹦乱跳的嘛。”李月姐转移话题,淡笑着回道。 

    “你……”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